关于年月日知识

要简洁明了,易懂哦! 简洁得来又要些重要的

1每年有12个月:其中7 个大月,每个大月有31 天,分别是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有 4 个小月,每个小月有30天,分别是 四、六、九、十一 月;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2、一年365天,叫作平年。一年有366,叫作闰年。我们居住的地球总是绕着太阳转,地球绕太阳转一周需要365天5小时48分46秒,每四年相差近一天,为了方便,把这一天加在2月份里,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每400年就要多算3日2时53分20秒,所以每400年应该少增加3天,为了便于计算,就做了“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的规定。因此科学家又做了一项补充规定:“年份是整百年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3、一年分为四个季度:

1、2、3月 —— 第一季度 90天(平年) 91天(闰年)

4、5、6月 —— 第二季度 91天

7、8、9月 —— 第三季度 92天

10、11、12月—— 第四季度 92天

  


应用和方法

1、连续的大月有( 7 )月和 ( 8 )月,天数是共( 62 )天。、12月和1月也是连续的大月。一个大月和一个小月合起来是61天。

2、平年:2月(28)天,全年(365)天;上半年有(181)天。 闰年:2月(29)天,全年(366)天,上半年有(182)天。每年下半年都是(184)天。

3、 求有多少个星期:用天数÷7。 → 如:52天 52÷7=7(个)……3(天)4、一个星期有7天,每个月至少有4个星期日,最多有5个星期日。

4、 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

 一般的公历年份÷4,正好余数是0,就是闰年;

公历年份是整百的÷400,余数是0,就是闰年。

5、通常每4年里有( 1 )个闰年, ( 3 )个平年。如果说某个人不是每年都能过到生日,8岁过两次生日,12岁过3次生日,那么他的生日就是2月29日。

6、经过的天数的计算:公式→ 结束时间—开始时间+1

7、 1日=24时 → 24时也叫0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06

年月日,是一种计时单位,人们根据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形成了“日”的概念;根据月亮绕地球公转,产生朔望,形成“月”的概念,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产生的四季交替现象而形成了“年”的概念。 

这三个概念所依据的物质运动是互相独立的。根据精确测定,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约为365.2422平太阳日,这叫一个回归年。而从一次新月到接连发生的下一次新月的时间间隔为29.5306平太阳日,这叫一个朔望月。

计算方法:

历法用于推算年、月、日的长度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制订时间顺序的法则叫"历法"。以回归年为单位,在一年中安排多少个整数月,在一个月中又安排多少个整数天的方法和怎样选取一年的起算点的方法就叫历法。

历法问题的复杂性全在于回归年和朔望月这两个周期太零碎,它们同"日"之间的关系,不像公里同米之间的关系那样简单;而且,它们彼此之间也不能通约。

所以,历法总是顾此失彼,不能同时协调两个周期。由于这两个原因,历法一般地分为三类;太阴历、太阳历和阴阳历。侧重协调朔望和历月关系的叫太阳历,简称阳历;兼顾朔望月和回归年、历月和历年的叫阴阳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5-08
一年,就是地球绕太阳公转了一周的时间.
一个月,就是月亮绕地球一周,也就是一个朔望月。
一日,就是地球本身自转一周的时间,也就是一个白天加一个黑夜,共计24小时。(其实一日大约有23分56秒)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11-10
(1)一年有12个月。
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每年有7个大月,是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
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每年有4个小月,是4月、6月、9月、11月。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28或29天)
。7月和8月、12月和1月都是连续的大月。 在同一年中,那么只有7月和8月是连续的大月。
2月只有28天的这一年是平年,平年全年有365天。 2月 有 29天的这一年是闰年,闰年全年有366天。 通常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公历年份数除以4没有余数的一般是闰年。公历年份数是整百数的,必须除以400没有余数才是闰年。
(2)一年有4个季度。
第一季度是1月、2月、3月,平年的第一季度有90天, 闰年的第一季度有91天
第二季度是4月、5月、6月,每年固定是91天
第三季度是7月、8月、9月,每年固定是92天
第四季度是10月、11月、12月,每年固定是92天。 我们平时所说的一年四季,是按照农历的节气划分的,即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
季节和季度是不一样的,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是根据温度变化进行区分的,而季度是根据月份区分的。
(3)一天有 24小时
1、普通计时法又叫12时计时法,就是把一天分成两个12时表示,在表示的时刻前必须加时间段词语做前缀。(如凌晨,早上,上午,中午,下午,晚上)
2、24时计时法,就是把一天分成24时表示,在表示的时间前可以不加表示的时间段词语前缀。
3、 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年、月、日、时、分、秒。
1世纪=100年 1年 =12个月
1天(日)=24小时 1时=60分=3600秒
1分=60秒 1 星期 = 7天
第4个回答  2014-06-03
人们根据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形成了"日"的概念;根据月亮绕地球公转,产生朔望,形成"月"的概念,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产生的四季交替现象而形成了"年"的概念。这三个概念所依据的物质运动是互相独立的。根据精确测定,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约为365.2422平太阳日,这叫一个回归年。而从一次新月到接连发生的下一次新月的时间间隔为29.5306平太阳日,这叫一个朔望月。以回归年为单位,在一年中安排多少个整数月,在一个月中又安排多少个整数天的方法和怎样选取一年的起算点的方法就叫历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