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就是对外汉语吧。到底是一个方向还是专业呢。 我是英语专业本科生 请问这属于跨专业吗

我是一个英语专业的学生,但英语不算拔尖,所以想要报考一个对英语要求不太高的研究生。
这个专业是属于汉语方面的吧? 哪些学校比较好?还有就是要考哪些科目 竞争激烈不激烈。每年大慨多少人考这个专业 读这个硕士对英语要求是多高的水平?专业级别还是公共级别? 希望有经验的学长学姐或者老师给一点意见。 谢谢、

汉语国际i教育与对外汉语一个是专硕一个是学硕,英语专业跨考的话难度不算太大。汉语国际教育这个专业全国最好的学校是北语,具体的参考书每个学校都不一样,你可以自己查查,对英语的要求你可以去参考每年研究生考试的国家线,今年是40 分,我认为英语专业的应该没什么问题重点是专业课好好复习一下。希望对你有帮助。祝你一切顺利!追问

我决定考的是川外的汉语言文学的对外汉语方向, 感觉这个要容易些, 但是它的参考书目好像跟对外汉语没什么关系 反而只注重汉语。

追答

我本科读的对外汉语专业,考研也是考得汉硕专业。这个专业还是比较注重汉语基础,每个学校的具体要求不太一样,像北外,北大这些对外汉语的名校要求比较高也比较全面,一般的学校这个专业考研还是相对容易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4-30
具体情况得参照你报考的学校。。。。。凭空说不清楚的。建议你看看12年的招生简章和目录
第2个回答  2012-04-29
编辑本段学科简介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1]是指面向海外母语非汉语者的汉语教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Teaching Chinese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简称MTCSOL。
编辑本段培养目标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为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编辑本段专业要求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具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化知识、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的技能、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编辑本段招生对象
  招生对象一般为学士学位获得者。
编辑本段考试方法
  入学考试采用各校自命题笔试、面试的办法。
编辑本段培养方法
  学习年限2-3年。1年实习(或半年),1-2年学习(实践)与论文   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汉语教学技能为主,同时注重培养外语交际能力和文化传播技能。   培养方法采用课堂教学与国内外教学实习相结合的方式。   学位论文与汉语国际教育或推广紧密结合。论文类型可以是理论研究、调查分析报告、个案研究、毕业设计等多种形式。   课程考试与教学实习合格,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授予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由经国家批准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授予。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证书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统一印制。
编辑本段首师大参考书
  首师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考试科目为: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354汉语基础④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参考书目:   354 汉语基础:   《现代汉语》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黄伯荣、廖序东   《语言学纲要》 北京大学出版社 叶蜚声、徐通锵   445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中国文化要略》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年版) 程裕帧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刘珣
编辑本段北外参考书
  1、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黄伯荣、廖序东著:《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   3、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中华书局。   4、陈琦、刘儒德主编:《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5、程裕祯著:《中国文化要略》,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编辑本段中央民族大学
  1、《中国文化要略》(程裕祯著)   2、《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胡文仲著)   3、《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著)
编辑本段南开大学
  汉语基础   《现代汉语》 黄伯荣、廖序东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4版)   《古代汉语基础》 施向东、冉启斌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版)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刘珣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 胡文仲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第1版)   《中国文化要略》 程裕祯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年第2版)
编辑本段培养方案
  为做好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确保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学习、实习实践、学位论文等环节的规范化和培养质量,特制订《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供各培养单位在制订实施细则时参考。   一、培养目标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国际汉语教师职业相衔接的专业学位。主要培养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良好的文化传播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专门人才。具体要求为:   (一)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二)热爱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具有奉献精神和开拓意识。   (三)具备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科技手段进行教学。   (四)具有较高的中华文化素养和传播能力。   (五)能流利地使用一种外语进行教学和交流,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   (六)具有语言文化国际推广项目的管理、组织与协调能力。   二、招生对象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历)的人员。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其中课程学习1年,实习及毕业论文1年)。   四、培养方式   采用课程学习与汉语国际教育实践相结合,汉语国际教育与中华文化传播相结合, 校内导师指导与校内外导师联合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五、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国际汉语教师的职业需求为目标,围绕汉语教学能力、中华文化传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形成以核心课程为主导、模块拓展为补充、实践训练为重点的课程体系。   (一)课程类型与学分分布   1、采用核心课程 、拓展课程、训练课程三种类型   (1)核心课程(18学分,含学位公共课)   (2)拓展课程(8学分,分模块选修)   (3)训练课程(4学分)   教学实习6学分、学位论文2学分,总学分不低于38学分。   2、学位预备课程(试行,不设学分)   为弥补应届本科毕业生知识结构和实践经验的欠缺,在进入核心课程学习前,试行设置:   (1)综合基础课程   (2)课堂教学观摩与体验   (二)课程与学分结构   1、核心课程(重在提升学生的汉语教学技能、文化传播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   (1)学位公共课程(6学分)   政治(2学分)   外语(4学分)   (2)学位核心课程(12学分)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4学分)   第二语言习得(2学分)   国外汉语课堂教学案例(2学分)   中华文化与传播(2学分)   跨文化交际(2学分)   2、拓展课程(8学分,分为三大模块)   (1)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类(4学分)   汉语语言要素教学   偏误分析   汉外语言对比   课程设计   现代语言教育技术   汉语教材与教学资源   (2)中华文化传播与跨文化交际类(2学分)   中国思想史   国别与地域文化   中外文化交流专题   礼仪与国际关系   (3)教育与教学管理类(2学分)   外语教育心理学   国外中小学教育专题   教学设计与管理   汉语国际推广专题   3、训练课程(4学分)   教学调查与分析(1学分)   课堂观察与实践(1学分)   教学测试与评估(1学分)   中华文化才艺与展示(1学分)   4、教学实习(6学分)   5、学位论文(2学分)   (三)教学方法   1、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力争研究生在课程学习期间能接触到100个以上不同类型的案例,提高教学技能和国外适应能力;   2、50%的核心课程采用外语或双语教学。   六、专业实践   为了保证实习实践效果,各培养单位要提供和保障开展实践的条件,通过多种方式建立一批国内外相对稳定的多种形式的实习实践基地。研究生要通过实习实践为学位论文选题和完成创造条件。   (一)教学实践方式   1、以志愿者身份赴海外顶岗实习,在孔子学院、外国中小学等机构从事汉语教学和文化传播工作;   2、在国内各类学校及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实习。   (二)教学实践管理   1、志愿者由国家汉办或培养学校选拔派出;   2、实习期间,培养学校应安排教师进行指导,研究生要提交实习计划,撰写实习总结报告;   3、由实习单位出具考评意见,学生提交实习报告。   七、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结合汉语国际教育实践,有应用价值。学位论文形式可以是专题研究、调研报告、教学实验报告、典型案例分析、教学设计等。要吸收国际汉语教学第一线(尤其是中小学)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教师参与论文指导。对学位论文的评阅与审核必须正确把握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规格和标准。   八、学位授予   完成课程学习及实习实践环节,修满规定学分,教学实习合格,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者,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