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金融衍生工具发展及监管》论文

1万3千字以上,并非网上直接复制,往届毕业生写过此类论文原稿更好,论文要求参考文献20篇以上,有大学本科论文的基本格式,小弟在此先谢谢大家的帮忙了,如果你的论文质量好,我将追加悬赏!

谢谢!!!!

提供几个相关联论文供你参考:

论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及其监管:http://www.lw90.com/paper/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20060615/51720/index.html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应选择统一监管模式:http://qiqi8.cn/article/1/8/2007/2007072554258.html

瑞富破产警示中国开发金融衍生产品业务要谨慎:http://qiqi8.cn/article/42/193/194/2006/200610039757.html

金融衍生工具对财务会计理论的冲击及对策:http://qiqi8.cn/article/54/208/209/2007/2007051548497.html

从中航油巨亏事件再看金融衍生产品:http://qiqi8.cn/article/42/193/201/2007/2007051447944.html

加强对金融衍生工具的审计:
http://www.studa.net/Audits/060722/10104687.html

新加坡:衍生产品市场和金融监管的发展及借鉴:
http://business.sohu.com/20051128/n240818110.shtml

OTC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及其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
http://www.66wen.com/02jjx/jingjixue/jinrong/06514/15759_2.html

参考《金融衍生工具--发展与监管》

美国金融衍生工具监管体制及各项改革提议:
http://wwjj.xiashanet.com/2004-12-9/news2004129133713.htm

刍议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监管
http://www.shandongkuaiji.com/Article/kjlw/glkj/200704/29443.html

论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及监管
http://a.lwen8.com/LunWen/Html/5903.shtml

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监管法制构建中的三个关键问题
http://www.civillaw.com.cn/article/default.asp?id=30594

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及其规范监管的探讨
http://www.cfrn.com.cn/paper/download.php?filename=20030909474.pdf&PHPSESSID=dc7dbb4e95a505a4182f031b9aafa7ba

希望以上相关论文对你能起到一些作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12-08
金融衍生产品风险控制与交易机制创新
摘 要: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正处在快速发展的时期,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的风险,其中主要为市场风险、信
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我国商业银行在发展金融衍生品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对风险的控
制,在培育银行金融衍生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加快金融创新以及改进衍生产品业务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实
施交易机制创新,以减少金融风险,实现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衍生品;商业银行;风险
中图分类号:F83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007(2006)07-0015-04
Abstract:The finance of Chinese derivatives productmarket is being into developing period fast.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also a lot of risks. They are market risk and credit risk, mobility risk, operating risk, legal risk. The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 control for risk highlywhen they develop financial derivatives at the same time. We must cultivate
its key competition power, accelerate financial innovation as well as improve it’s management system and operation mechinemade
aspect to implement transaction mechanism innovation. So as to reduce financial risk, realize health to develop by order.
Key Words:Derivatives Product; Commercial Bank; Risk
2003年2月5日,银监会出台了《金融机构衍
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而此前刚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
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则指出,要“研究开发
与股票和债券相关的新品种及其衍生产品。”这预示
着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将会有一个较大的发展。但
2005年初银监会向中资银行发出了金融衍生品交
易的风险提示,这表明有关机构参与衍生品交易的
情况,已经引起监管机构的严重关注。
金融衍生产品在我国毕竟是一种新型的金融业
务,商业银行在发展这种业务时如何趋利避害,在发
展自身的同时如何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减少金融
风险,做到健康有序发展,则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发展现状分析
据了解,目前全球金融衍生品共有2万多种,交
易规模也非常可观,几乎每天都有新的品种诞生。
截至去年底,已有8家中资银行、11家外资银行和
一家中外合资银行获得官方颁予的全面经营金融衍
生品业务的牌照。外资银行的加盟,意味着金融衍
生品市场开始了激烈的竞争,衍生产品的巨大利润
将激起中外商业银行的又一场”淘金热”,也意味着
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这些业务对银行稳定和争揽外汇存款,带动国际结
算、外汇融资等业务都将发挥积极作用。但是,目前
中资金融机构所从事的这些衍生品交易多局限于外
汇市场,真正的人民币衍生产品基本没有。而且除
自营类业务外,代理类业务主要针对的是公司客户,
个人代理业务开展不多。在债券市场,早已酝酿推
出的债券开放式回购和远期交易目前仍未推出,股
指期货尚停留在讨论阶段。至于人民币利率衍生
品,由于尚未实行人民币利率市场化,因此要推出这
些产品也为时尚早。
由于在《办法》出台以前,我国对衍生产品交易
没有一个规范化、系统化的规定要求,各商业银行在
操作中面临一些产品能不能做的疑惑。如果不做可
能会丧失市场机会,而做又担心有违监管的要求,这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办法》
出台伊始,商业银行可以在《办法》的框架内规范、健
康地开展衍生产品交易,这对业务发展具有促进作
用。《办法》对于今后培育国内金融市场,对于人民
币业务中一些创新产品的推出,也是一个很好的纲
领性文件。但其所作规定相对于复杂的衍生品而言
太过简单,只是规范了市场准入条件,对于市场主体
的交易行为等并没有规范,而且也未对投资出现纠
纷后适用何种、何地的法律作出规定。这些都不利
于金融机构对衍生产品交易业务实行有效的风险管
理,也不利于监管部门实施审慎监管。在外资银行
较多的城市,有许多投资者因购买其所提供的理财
产品而导致较大亏损。由于法律空缺,投资者接受
外资银行外汇理财服务出现较大亏损后,找不到保
护自己的法律依据,只好通过协商解决问题,而这样
的结果对投资者和金融机构都没有进一步的警示作
用。而在金融市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如果发生同
样的事件,外资银行和相关金融从业人员将可能受
到取消金融从业资格等严厉的处罚;对于广大投资
者来说,金融衍生品的发展可以大大扩展投资品种,
提高金融市场的流动性。这些做法是值得我们思考
和借鉴的。
二、金融衍生产品交易
的主要风险及控制
我国发展金融衍生产品的宏观经济条件已初步
具备,但是,在微观市场条件方面还存在缺陷。相对
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法律体系很不完善,监管制度
尚不健全,市场参与者风险意识不强、素质较低,盲
目发展金融衍生品、参与衍生品交易的潜在风险非
常突出。目前,国内各银行都推出自己的外汇理财
产品,为增强对客户的吸引力,很多都打上“个人外
汇理财年回报10%以上”的广告,使商业银行面临
蒙受巨大损失的风险。
金融衍生交易的各种风险中,市场风险是最为
普遍和最为经常的风险,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有
了市场风险,才会出现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可
以说,市场风险存在于每一种衍生产品交易之中。
商业银行参与衍生品交易之所以会面临很大的
风险,乃源于衍生品交易本身的杠杆性原理。众所
周知,市场的参与者只需要动用少量的资金就可以
控制资金量巨大的交易合约,一旦交易失误,造成的
风险损失也将非常巨大。衍生产品交易具有多方面
的风险,按照巴塞尔委员会的分类,与衍生金融交易
有关的基本风险通常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
性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在实际交易中,一个
具体的衍生金融交易事件可能是由多种风险交织而
造成的。
在金融衍生交易的各种风险中,市场风险是最
为普遍和最为经常的风险,它存在于每一种衍生产
品交易之中。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有了市场风
险,才会出现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从商业银行看,具有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的银行
均存在因衍生产品标的资产价格波动带来的市场风
险,并且将随着交易的期限而增长。一般而言,银行
应尽力去避免市场风险而不遭受可能带来的损失。
例如,一家银行卖出远期利率协议并固定客户的借
款利率,那它将采取卖出一个对冲的远期利率协议
给投资者,或者利用票据期货市场或利率互换购进
对冲期货,或者通过资金市场拆入资金对冲头寸。
但银行通过上述方式只能是一定程度上规避了风
险,并不能抵补因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损失风险。
衍生品交易的信用风险等于其敞口头寸乘以交
易对手方违约的可能性,衍生产品的到期期限越长,
其信用风险也就越大。例如,在期限较长的利率互
换合约中,如果市场利率上升,固定利率的支付者将
获益;但与此同时,由于期限较长,支付浮动利率而
成本增加,其交易对手的信用风险将增大。在衍生
交易合约中,敞口头寸包含着一定的信用风险,对于
拥有较大敞口头寸的商业银行来说,测定和控制信
用风险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对于场内交易而言,场外交易面临着更大的
信用风险。因为场外交易产品既没有保证金的强行
要求(有赖于交易双方的约定),也没有集中的清算
制度,所以,交易对手到期是否履约是无法控制的。
这完全取决于交易对手履约的能力和意愿,签订协
议的双方随时都可能无法履约,从而导致信用风险
的发生。所以,在场外衍生产品交易中,一般都对交
易对手的信用等级要求比较高,通常要求必须是IS-
DA的成员。
而流动性风险的大小取决于合约标准化程度、
市场交易规模和市场环境的变化。由于场外交易产
品是根据客户的特殊需要设计的,其市场流动性比
标准化的产品小,可能在平仓时不容易及时找到合
适的交易对手,或者得不到合理的价格,因此,场外
交易比场内交易有更大的流动性风险。对商业银行
来说,规避流动性风险是很大的挑战。另外,衍生产
品作为商业银行资金运作的组成部分,与商业银行
的整体经营水平和资产负债状况密切相关,一旦经
16 现代财经 2006年7月
营不善或资金来源短缺,不能及时履行合约义务或
追加保证金,其后果往往是灾难性的。
操作风险是指衍生产品交易时,由于商业银行
内部管理不善,操作系统、内控系统、信息系统不完
善,人为错误等原因而造成亏损的风险。巴林银行
事件中,交易员尼克·里森在日经指数期货上的违规
操作,最终直接导致了巴林银行破产的绝境。
造成操作风险的原因很多。比如,越权交易,即
超越委托限额,挪用客户保证金为自己进行衍生品
交易,把赔本、亏损留给客户等;会计处理偏差或管
理失误;误导客户,即向客户提供虚假行情,夸大盈
利,隐瞒风险,诱导客户大量投资,蒙骗客户等;主体
不合法,未经批准从事非法交易;进行私下对冲等。
此类风险在衍生品交易中危险性极大。衍生品交易
涉及的操作风险主要有两种类型:第一类是指在日
常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而
给整个银行带来巨额损失的风险。第二类是指由于
衍生交易制度上的漏洞和管理上的缺位,使交易员
在交易决策中出现故意的错误或者非故意的失误,
从而给整个银行带来巨额损失的风险。
在衍生金融交易活动中,值得关注的另一类风
险就是法律风险。它是由于法律或法规不适用或合
约不能执行而带来损失的风险。在衍生产品交易中
发生的亏损有相当部分是源自于法律风险。一方面
是衍生金融市场的发展迅猛,另一方面是相关法律
法规的滞后。比如,在一些法域中,终止净额结算规
定的法律效力并不明确;能否执行衍生产品合约抵
押品也是疑问,等等。ISDA协议是商业银行与外国
的交易对手进行部分衍生产品交易时签订的标准协
议。目前,我国的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均是ISDA的成
员。按照ISDA协议的有关条款规定,如果交易双方
发生交易纠纷需要司法解决,原则上应由英国法院
或者纽约州法院管辖,我国法律并不适用。但是这
种管辖并不是排他性的。在交易双方同意的前提
下,接受我国法院的司法管辖也是可行的,在这种情
况下,我国法律也可适用。但是由于我国目前还没
有发布有关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方面的法律法规,监
管部门如果要求商业银行与境外交易对手签订IS-
DA协议时规定由我国司法管辖,没有实质上的意
义,这又在一定程度上使我国的商业银行开展的衍
生交易得不到我国司法的保护。因此,衍生交易相
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一定的
风险。
三、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机制的创新
1.培育银行金融衍生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银行金融衍生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
银行面对更多、更复杂的衍生产品如何去报价、去平
掉风险头寸的能力上。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这方面
与国外差距还比较大,以往的操作主要是采取“背对
背”的方式在国际市场上寻找较好报价的交易对手
达成交易,这样很难赚取较高利润。对简单产品如
一般的外汇交易,平掉其风险敞口就比较容易操作,
各银行也都有这种能力。但一家核心竞争力强的银
行,其利润高的原因在于能够通过相应手段把复杂
的衍生产品分解成基础的、简单的、流动性好的产
品,因为越基础的产品其市场越透明,价差就越小,
这种分解复杂产品和用相对简单的产品平掉风险的
能力,恰恰体现了一家银行在衍生产品市场上的竞
争力。正像其他产业一样,只有掌握了核心技术而
不是简单的来料组装,银行才具有了真正的核心竞
争力。
2.加快金融创新
入世后银行业竞争压力加大,人民币国际化和
资本项目对外开放将成为趋势,人民币资产的汇率
风险将日益显现出来,已迫使以人民币为主要资产
的中资商业银行必须注意汇率风险的管理,并关注
跨国公司通过人民币衍生工具以规避人民币收入和
利润可能面临的汇率风险。在新加坡、香港已存在
人民币衍生金融市场,其中主要交易产品有人民币
非交割远期(NDF)、非交割期权(NDO)、非交割远期
期权(NDFO)、非交割调期(NDS)、结构性票据(Struc-
turedNotes)、与人民币升值挂钩的外汇存款等等。其
中,2003年人民币非交割远期(NDF)合约交易额已
达1500亿美元左右。迹象表明,外资银行已向客户
提供人民币衍生产品,争夺中资银行高端客户。在
境内,中行从1997年开始做人民币远期,2002年4
月1日后,农、工、建三家也开始涉足人民币远期业
务,不过成交量一直规模不大,到2003年,全年仅成
交90亿美元。
应当指出,缺乏以证券、股票指数、利率、信用、
贵金属以及重要商品为基础的衍生产品,不能满足
中资商业银行和投资者在金融市场的需求。目前国
内的商品衍生品交易品种主要有上海期货交易所的
铜、铝、天然橡胶和燃料油(2004年新批),大连商品
交易所的大豆和豆粕,郑州商品交易所的小麦和棉
17第26卷第7期范敏娟:金融衍生产品风险控制与交易机制创新2006年7月
花(2004年新批);金融类衍生品也仅仅有人民币远
期结售汇。2004年2月,国务院推出了《国务院推
进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九条意见》,《意见》明确指出
“要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逐步推出为大宗商品
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发现价格和套期保值功能的商
品期货品种”和“研究开发与股票和债券相关的新品
种及其衍生产品”。
循序渐进,适时推出已具备发展条件的金融衍
生品,应当是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机制创新的良好开
端。从产品形态看,应先发展较简单的远期交易,其
次是金融期货,互换和期权因需更加严格的交易条
件、更完备的市场环境和复杂的技术要求,其推出尚
需更长时间;从原生资产看,应首推股指期货,随着
利率、汇率市场化的最终实现,应逐步推出国债期货
和外汇期货,并渐次发展其他金融衍生产品;从交易
方法看,应先发展具有流动性强、透明程度高、风险
监控体系严密、更具安全保障等优势的场内交易衍
生品。
3.改进衍生产品业务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完善的经济指标披露制度是金融市场的信息基
础。而我国国内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尚不够规范,
除上市银行按中国证监会的要求披露年报外,其他
商业银行少有披露者。即使有披露的,由于缺乏一
个可信赖、综合、透明、连续的信息发布完整体系,国
内商业银行也对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情况基本不涉
及,与金融衍生产品相关的业务没有得到真实的反
映,使投资者不能对市场价格形成理性预期,不利于
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健康发展。
外资商业银行在华经营的货币资产业务急剧上
升,而其在国内经营的货币业务可以通过国际金融
市场上的期货、期权、远期和掉期等金融衍生产品进
行套期保值。而国内商业银行经营的货币业务却不
能运用这些产品,致使国内银行在竞争中处于不利
地位。应用金融衍生产品须通过外资银行等中间商
进入国际金融衍生市场。要满足目前客户比较复杂
的外汇理财需求,须运用典型而复杂的金融衍生产
品,但现在国内银行缺乏相应的技术手段和充足的
专业人才,因而应用金融衍生产品还得通过外资银
行等中间商进入国际金融衍生市场。
当前,各银行衍生产品的操作流程、支持系统都
比较规范了,但对业务收入及业绩的科学考核却是
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说,有些事实上盈利的衍生
产品交易在银行内部核算时却是亏损的,这样,正常
衍生交易的开展就受到了影响。问题的症结在于现
行的银行会计制度与业务发展不适应。解决的办法
是,一方面,国内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应参考国际惯例
进行调整,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应尽快建立基于管理
会计标准的资金业务绩效考核系统,这也是内部运
作的关键问题。目前国内银行很多考核标准是按财
务会计的要求做的,财务会计显示的数据很可能与
产品的实际情况不完全相同,这就无法进行科学的
考核。为更科学地考核业务人员的能力,国外银行
对衍生产品业务的考核主要使用管理会计数值。有
鉴于此,我们也应建立起以管理会计为基础的绩效
考核机制,并在这方面要做大量的工作。
在业务管理体制上,今后的方向应是建立一个
面向全球的、全面的管理体系。在实际运作中,风险
管理部门应负责整体的风险监控政策制定,而包括
资金业务部在内的业务部门应在风险管理政策的指
引下,针对产品的具体特点进行有效的监控,并且使
这种监控职能独立于前台交易。在报告路线上,监
控管理人员既要向业务主管汇报,又要向风险主管
汇报,真正起到风险窗口的作用。在任何新业务开
展之前,业务部门要和风险管理部门进行充分的沟
通,然后报最高管理层批准后实行,以在控制风险的
前提下发展业务。
总之,我国在发展衍生金融交易的同时,必须高
度重视对风险的监管,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逐步完善
对衍生品交易风险的监管手段、监管方式和监管措
施,努力做到在增强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同时,不出
现风险的积聚,使衍生金融交易真正服务于我国商
业银行经营机制创新。
参考文献:
[1]杨迈军,等.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M].北京:中国物价
出版社,2004.
[2]吴晓灵,等.中国金融年鉴[M].北京:中国金融年鉴编辑
部,2004.
第2个回答  2007-12-11
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与监管
通过半年多对金融的学习,基本上了解什么是金融?而且通过自己在网上的一些了解,和老师的指导了解到一些与金融有关的东西,例如金融的衍生工具,它的发展直接影响着金融行业的发展,所以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与监管在金融行业里起者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要在金融行业有所发展一定要了解什么是金融衍生工具?它的发展将会怎么样?而它的相映监管制度又是什么样的?以下就是我自己的一点浅显的认识。
首先说金融衍生工具:金融衍生工具作为金融工具创新,不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应用实践,在世界范围都是一个前沿领域。金融衍生工具在我国的存在还是近十年的事。我国曾经存在或现在仍存在的金融衍生工具主要有货币期货、股票指数期货、可转换债券、国债期货等,外汇远期和货币互换也曾经在小范围内存在过。但除国债期货外,其它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都未能形成较大规模。故基本上可作出以下结论:目前我国金融衍生工具的品种少,规模小,加之所依赖的证券市场属于新兴市场,故其发展还处于幼稚阶段。但是,随着衍生工具的功能和作用慢慢在为我国企业界人士所认识,我国开展衍生工具的条件也在逐渐成熟,再加之我国即将加入WTO,金融的开放需要与之相适应的金融衍生工具的开展。

在金融自由化的趋势下,20多年来,国际金融领域发生了一系列巨大而深刻的变化。金融对经济的渗透力与影响力与日俱增,金融活动日趋市场化、技术化。在这些变化中,金融创新经历了一个持续的过程,金融衍生工具得到了蓬勃发展。当今的全球金融市场,平均每星期都有新的衍生工具在产生,而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被喻为20世纪最重大的金融创新。从金融创新到金融衍生工具从没有如此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我国亦应从战略上作好安排,积极进行金融创新,为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创造条件。

只有全面准确地认识金融衍生工具,才能合理地评价其对金融业及经济发展的作用,这是我们对其进行研究的前提。
(一)金融衍生工具属于衍生工具中的一类。衍生工具包括金融衍生工具和商品衍生工具。对于金融衍生工具,是相对于金融原生工具(如现金、债券、股票、利率、外汇、指数等)而言的,既属于金融工具的范畴,又属于衍生工具的范畴,是二者的交集。如我国曾开展过的国债期货属于金融衍生工具。目前国内开展的小麦、大豆、铜等商品期货则属于商品类衍生工具。
(二)金融衍生工具的基础应涵盖完整的金融市场。人们习惯于将金融衍生工具按照交易方式和特点分为以下四类:金融远期、金融期货、金融期权和金融互换,许多对金融衍生工具的研究也是以此为基础而进行的。这种分类无论从方式上或者是内容上已无法总括当前所有的金融衍生工具,束缚了人们对金融衍生工具的全面认识,使人们仅仅停留在利率、汇率、指数等原生工具的衍生工具上。而与完整的金融体系相对应,基础工具不但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的金融工具,还包括保险、信托等专业市场的产品或工具。伴随着银行业务业务创新、证券业务创新、保险业务创新、信托业务创新,将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衍生工具及组合性衍生工具。
(三)不能忽视场外交易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目前国内对衍生金融工具的研究中,一般集中在交易所内交易的产品上,对于衍生金融工具的场外交易品种,从研究到实践则相对较少。而场外交易则以其量身定做的灵活性和低廉的交易成本广泛存在于国际金融市场之中。如利率互换与货币互换,其交易量的增长幅度已经超过了有组织的场内交易的增长幅度。

研究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不能脱离金融环境,也离不开金融创新

(一)金融工具及金融市场创新直接促进了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一是原生工具的创新,为新的衍生工具的出现提供了基础。二是衍生金融工具的创新,作为金融工具创新的最高层次,直接丰富了衍生工具的品种。

(二)金融制度创新为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提供了厚重的制度基础。际上当我们讨论金融创新时,很难离开制度创新。制度是带有全局性的,制度创新是最根本的,从监管制度、金融机构产权制度、金融管理制度,其对发展金融衍生工具的作用是基础性的。通过金融制度的创新,可以为我们提供这样一个环境,价格、供求关系、竞争、成本、收益这些机制都开始发挥作用,使得所有的金融机构及其中的每个人都成为创新的源泉。
(三)金融机构创新为金融衍生工具提供更多的投资主体和创新主体。我国金融业经过20年的改革与发展,已建立了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信用社等在内多种金融机构,在将来金融创新的过程中将会出现新的金融机构并发生变化。

其次再说金融监管:金融监管是金融监督与金融管理的复合称谓。金融监督是指金融监管当局对金融机构实施全面的、经常性的检查和督促,并以此促使金融机构依法稳健地经营、安全可靠和健康的发展。金融管理是指金融监管当局依法对金融机构及其经营活动实行的领导、组织、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的活动。狭义的金融监管是指金融监管当局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的授权对整个金融业(包括金融机构以及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上所有的业务活动)实施的监督管理。广义的金融监管是在上述监管之外,还包括了金融机构内部控制与稽核的自律性监管、同业组织的互律性监管、社会中介组织和舆论的社会性监管等。

众所周知,金融衍生工具既能规避风险,又能产生风险,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加强市场监管和发展金融衍生工具同样必不可缺,而作为加强金融衍生市场监管的一部分——会计制度监管也变得十分重要,企业在会计核算中对金融衍生工具的不反映和不规范反映都将引致不可预期的严重后果。在国内发展金融衍生工具呼声高涨的大环境下,改革企业有关金融衍生品的会计核算制度也显得日益紧迫。
在经济和金融发展的不同时期,金融监管的目标、内容、方式和力度都不尽相同,金融监管体系也是随着经济和金融的发展而不断充实和完善的。各市场经济国家的金融监管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①本世纪30年代前的相对宽松阶段;②本世纪30-70年代的严格管制阶段;③20世纪70年代初至今:完善强化阶段。 金融监管体制的类型有两种划分方法。如按监管机构的设立划分,大致可去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中央银行独家行使金融监管职责的单一监管体制;另一类是由中央银行和其它金融监管机构共同承担监管指责得多元监管体制。如按监管机制的监管范围划分,又可分集中监管体制和分业监管体制。

金融监管目标是实现金融有效监管的前提和监管当局采取监管行动的依据。金融监管的目标可分为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一般目标应该是促成建立和维护一个稳定、健全和高效的金融体系,保证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健康的发展,从而保护金融活动各方特别是存款人的利益,推动经济和金融发展;具体监管目标各国有差异。

我国现阶段的金融监管目标可概括为:一般目标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安全,保护公平竞争和金融效率的提高,保证中国金融业的稳健运行和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具体目标是经营的安全性、竞争的公平性和政策的一致性。

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包括:监管主体的独立性原则;依法监管原则;“内控”与“外控”相结合的原则;稳健运行与风险预防原则和母国与东道国共同监管原则。这些原则渗透和贯穿在监管体系的各个环节和整个过程的始终。

金融监管的内容包括:市场准入监管;市场运作过程的监管和市场退出的监管。

金融监管的手段与方式有:依法实施金融监管,运用金融稽核手段实施金融监管和“四结合”并用的全方位的监管方法。

对商业银行的监管主要包括:市场准入监管-对设立和组织机构业务范围的监管、市场运作监管-对资本充足性、存款人保护、流动性、贷款风险、准备金、财务会计的监管、市场退出的监管。

金融市场监管大致包括两个层次的含义:其一是指国家或政府对金融市场上各类参与机构和交易活动所进行的监管;其二是指金融市场上各类机构及行业组织进行的自律性管理。

金融市场监管原则: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制止背信的原则;禁止欺诈、操纵市场的原则。监管内容:①金融工具发行的监管;②金融工具转让交易的监管;③证券市场参与者的监管。

金融市场监管机构是指专门对金融市场行使监管职能的机构。中央银行和国家专设的监管机构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属于外部监管;证券交易所和金融系统内各类行业性协会组织是金融市场的自律性监管机构。我国的金融市场管理机构主要是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自律性监管机构,除深圳、上海两家证券交易所外,影响最大的是中国证券业协会。

这些或许并不是那么全面,因为我的知识量还是比较匮乏,有的知识只是浅显的描写了一下,但好多东西都是通过网上了解到的,或许老师会说你大部分是抄袭的,或引用了别人的东西,但是事实就是这样,好多东西根本不是课本上所涉及到的,也不是平时能够学的到的,通过网络真的学到好多东西,通过这次作业对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和监管就有了初步的认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