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有哪些皇帝 在位几年

如题所述

元朝十一位皇帝,忽必烈(1271年-1294年);铁穆耳(1295年-1307年);海山(1308年-1311年);爱育黎拔力八达(1312年-1320年);硕德八剌(1321年-1323年);

也孙铁木儿(1324年-1328年);阿速吉八(1328年,不满一年);图帖睦尔(1328年-1332年);和世琜(1329年,不满一年);懿璘质班(1332年,不满一年);妥欢帖睦尔(1333年-1368年)。

1、忽必烈

孛儿只斤·忽必烈(1215年—1294年),即元世祖,蒙古族,政治家、军事家。监国托雷第四子,元宪宗蒙哥弟。大蒙古国的末代可汗,同时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蒙古尊号“薛禅汗”。 

1251年,蒙哥任忽必烈为总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南驻爪忽都之地。他先后任汉族儒士整饬邢州吏治,立经略司于汴梁,整顿河南(今洛阳)军政,并屯田唐、邓,收到积极效果。

1253年,受京兆(今陕西西安)封地。同年,忽必烈受命与大将兀良合台远征云南,灭大理国。1258年蒙哥兴师伐南宋,授命忽必烈代总东路军。1259年9月,蒙哥在合州前线病逝。

1260年3月,忽必烈在部分诸王的推戴下,即汗位于开平,建元中统。忽必烈以汉地丰富的人力、物力为依托,出兵击败阿里不哥。

1271年(至元八年),取《易经》“大哉乾元”之义,建国号为大元,确定以大都为首都。1274年(至元十一年),命伯颜大举伐宋。1279年(至元十六年)最后消灭了流亡在崖山的南宋残余势力,完成了全国的大统一。

统一全国后,忽必烈重用回回人阿合马。阿合马从中统初便主管中央财政,多方搜刮,权势日重。后阿合马独擅朝政。1282年(至元十九年),大都发生了王著、高和尚刺杀阿合马事件。

此后,忽必烈又先后任卢世荣、桑哥专理财政,都以失败告终。同期,忽必烈接连派遣军队远征日本、安南、占城、缅甸与爪哇,都遭到失败。但抗击海都、笃哇等西北诸王的侵扰和平服东北诸王乃颜叛乱,具有一定积极作用。

1294年(至元三十一年),忽必烈病逝,庙号世祖。

2、海山

孛儿只斤·海山(1281年—1311年),元朝第三任皇帝,蒙古帝国第七任大汗(1307年—1311年在位)。

他是元世祖忽必烈的曾孙、裕宗真金之孙、顺宗答剌麻八剌之子、成宗铁穆耳之侄。母亲是昭献元圣皇后答己,弟弟是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

海山早年在宫中受过一定程度的儒学教育,1299年受命出镇漠北,平息海都之乱。1304年被封为怀宁王。

1307年元成宗无嗣而崩,爱育黎拔力八达在大都发动政变,除掉了成宗皇后伯岳吾·卜鲁罕及她试图拥立的安西王阿难答,海山则自漠北率军南下,取得皇位继承权,并登基于上都。作为报酬,他册封爱育黎拔力八达为皇太子。

海山在位不足四年,却实施了许多改革。他标榜“溥从宽大”,大范围地封官赏赐,在中书省外另立尚书省,兴建元中都,推行理财政策,发行“至大银钞”和“至大通宝”,强化海运、增课赋税。

文化上,在崇信藏传佛教的同时延续宗教自由政策,并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1311年初,海山驾崩于大都,皇太子爱育黎拔力八达继位,海山的所有改革措施未收成效便戛然而止。

海山去世后,庙号武宗,谥号仁惠宣孝皇帝。蒙古汗号是曲律汗。

3、硕德八剌

孛儿只斤·硕德八剌(1303年2月22日—1323年9月4日),即元英宗(1320年—1323年在位),蒙古族,元朝第五位皇帝,蒙古帝国第九位大汗。元仁宗嫡子。 

大德七年(1303年)出生,延祐三年(1316年)立为皇太子,延祐七年(1320年)三月即位,时年17岁,次年改元“至治”。

元英宗自幼受儒学熏陶,登基后推行“以儒治国”政策,元英宗亲政后进行改革,并实施了一些新政,比如裁减冗官,监督官员不法行为,颁布新法律,采用“助役法”以减轻人民的差役负担,至治三年(1323年)二月十九日颁布了《大元通制》。史称“至治改革”。

元英宗的新政使得元朝国势大有起色,但新政却触及到了蒙古保守贵族的利益,引起了他们的不满。

至治三年(1323年)八月,元英宗、拜住自上都(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东)北返大都(今北京),途中驻营于南坡店(上都西南三十里)被铁木迭儿的义子铁失等刺杀,史称“南坡之变”。

元英宗在位四年,享年二十岁,庙号英宗,谥号睿圣文孝皇帝,蒙古语称号格坚皇帝。

4、阿速吉八

孛儿只斤·阿速吉八(一作阿里吉八,Ragibagh/Arigabag,1320年—1328年),元朝第7代皇帝,蒙古帝国第11代大汗(1328年在位)。

孛儿只斤·阿速吉八是元泰定帝孛儿只斤·也孙铁木儿与八不罕皇后所生之长子,1324年获册封为皇太子,1328年九月在上都被权臣倒剌沙拥立为帝,与大都的元文宗图帖睦尔对抗,展开两都之战。一个月后上都一方战败,阿速吉八被杀。无汉文庙号、谥号与蒙古汗号。

5、和世㻋

孛儿只斤·和世㻋(Kusala,梵语意为“善”,又作火失剌、禾失剌、忽失剌,清译和实拉;1300年12月22日—1329年8月30日),即元明宗(1329在位),元朝第九任皇帝,蒙古帝国第十三任大汗。元武宗长子,元文宗之兄,元宁宗、元惠宗之父。

延祐二年(1316年)被叔父元仁宗封为周王,翌年在就藩云南途中因为部下起兵拥戴他失败而被迫流亡察合台汗国。天历元年(1328年)被其弟文宗图帖睦尔迎回元朝。

天历二年(1329年)年继位于漠北草原。同年在南下大都的途中暴死,在位仅半年。庙号明宗,谥号翼献景孝皇帝,蒙古汗号为忽都笃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元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孛儿只斤·忽必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孛儿只斤·海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孛儿只斤·硕德八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孛儿只斤·阿速吉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孛儿只斤·和世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5-03
元朝皇帝谱
太祖铁木真(1162-1227)
1206年称汗,在位22年
太祖铁木真,姓奇渥温,名铁木真,蒙古族人。1206年,被蒙古贵族推举为“成吉思汗”。之后进行大规模的侵略扩张,死于1227年,庙号太祖。
太宗窝阔台(1186-1241)
1229年即位,在位13年 窝阔台,成吉思汗的第三子,成吉思汗死后,由其四子拖雷监国一年,1229年才由窝阔台即位。1234年,联合宋朝灭掉金国。又攻南宋,1241年,死时年56岁。
昭慈皇后----
(1242-1246)年称制 昭慈皇后,姓乃马真,窝阔台的第六皇后。窝阔台死后,推举大汗未果由昭慈皇后称制。
定宗贵由(1206-1248)
1246年即位,在位3年 定宗,名贵由,太宗长子,母乃马真氏。1246年即位,1248年死,时年43岁。
钦淑皇后----
(1248-1251)年称制
钦淑皇后,元定宗第三皇后。
宪宗蒙哥(1208-1259)
1251年即位,在位9年 宪宗,姓奇渥温,名蒙哥,成吉思汗的孙子,父拖雷。即位后,一面更改政制,一面继续扩张,1257年占领大理,1259年,蒙哥在攻打四川钓鱼城时,被炮石击伤而死。时年52岁。
世祖忽必烈(1215-1294)
1260年即位,在位35年 世祖忽必烈,姓奇渥温,父拖雷,蒙哥的弟弟。1260年即位,1279年,灭南宋,定都大都。改国号“元”。死于1294年,时年80岁。
成宗铁木耳(1265-1307)
1294年即位,在位13年 成宗,忽必烈的孙子,皇太子真金的第三子。被称为“善于守成”之君。死于1307年,时年42岁。
武宗海山(1281-1311)
1307年即位,在位4年
。武宗,名海山,元世祖太子真金的孙子,父答刺麻八拉。海山是以军事实力取得帝位的。所以在即位后加强中央集权。死于1311年,时年31岁。
仁宗(1285-1320)
1311年即位,在位10年
。仁宗,名爱育黎拔力八达。武宗的弟弟。他即位后利用儒家思想作为统治工具,并革除武宗的弊政。死于1320年,时年36岁。
英宗(1303-1323)
1320年即位,在位4年
。英宗,性奇渥温,名硕德八刺,仁宗嫡子。英宗即位后进行革新政治。颇为振作。执法严明。于1323年,宫廷政变被杀。时年21岁。
泰定帝(1276-1328)
1323年即位,在位5年
。泰定帝,名也孙铁木儿,元世祖太子真金的嫡孙,父甘麻拉。1323年被拥为帝。基本保留了仁,英二朝的改革成果。死于1328年,时年53岁。
天顺帝(1320-1328)
1328年9月即位,在位1个月
天顺帝,名阿刺吉八,泰定帝的儿子。在位1月,战败逃亡,不知所终。
文宗(1304-1332)
(1328.9-1329.1;1329.8-1332.11)在位,在位共5年
文宗,名图帖木尔,武宗次子。与拥立天顺帝的倒刺沙进行内战,胜利后即位。死于1332年,时年29岁。
明宗(1300-1329)
(1329.1-1329.8)在位,在位8月
明宗,名和世,元武宗长子。在位八个月被毒死。时年30岁。
宁宗(1326-1332)
(1332.10-1332.11)在位,在位月余
宁宗,名懿磷质班,元明宗次子。
顺帝(1320-1370)
(1333-1368)年在位,在位36年 顺帝,名妥欢帖睦尔,明宗长子。其间,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1368年朱元璋谴大将徐达率领明军攻入大都,顺帝出逃,元亡。1370年,顺帝病死,时年51岁。
第2个回答  2015-05-24

  元朝有15位皇帝 ,如下

    元太祖(成吉思汗), 在位时间  1206~1227年;

    元睿宗(拖雷汗), 在位时间  1227—1229(蒙古帝国监国);

    元太宗(窝阔台汗), 在位时间1229-1241;

    乃马真后, 在位时间 1241-1246(摄政);

    元定宗(贵由汗), 在位时间1246-1248;

      元宪宗(蒙哥汗),在位时间1251年6月至1259年7月;

    元世祖( 薛禅汗),在位时间1271-1294;

    元成宗(完泽笃可汗),在位时间1294年—1307年;

    元武宗(曲律可汗),在位时间1307年—1311年;

     元仁宗(普颜笃可汗),在位时间1311年—1320年;

     元英宗(格坚可汗),在位时间1320年—1323年;

    元泰定帝(也孙铁木儿汗),在位时间 1323年—1328年;

    元天顺帝(阿速吉八汗),在位时间1328年-1328年;

    元文宗(札牙笃可汗),两次在位,第一次在位时间为1328年—1329年第二次在位时间1329年-1332年;

    元明宗(忽都笃可汗),在位时间 1329年2月27日—1329年8月30日;

    元宁宗(宜林奇葆),在位时间 1332年10月23日—1332年12月14日;

    元顺帝或元惠宗(乌哈噶图可汗),在位时间 1333年—1370年。

第3个回答  2012-05-03
可以百度,很容易的,这种问题无需提问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