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候为什么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的义务

如题所述

首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诸侯的奴隶平民和土地都是周天子给的,所以这是他们的权利,而义务就是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供奉。
其次,这是分封制的重要内容,这也是疆土扩大之后的一个治理办法,跟现在的省级制度差不多。
最后,这是周王室统治的需要,周天子希望通过血缘关系和宗法关系来治理整个国家,降低管理成本。这是一个当时人们治理国家的最省力最经济的方式。
同时,也是从远古部落里继承的一种形式。更直接的是商朝内外服制度的一个升级版。追问

战国时期,一些强大起来的诸候为什么不满足自己的封号,纷纷改称王?

追答

王在周朝时期是周天子一个人专属的,在周公的宗法制规范里有明确的规定。王、公、侯、伯、子、男等各级的严格划分,他们的名称和使用的器物等都有严格规范,例如:天子的舞队是八佾,也就是八八六十四人,而诸侯的则是六佾,也就是六十四人。天子用食是九鼎,诸侯则是七个鼎,然后奇数递减。
但是由于周朝后期周王室衰落,血缘关系疏远,靠血缘关系和宗法关系维持的分封制已经无法维持周朝的统治,表现就是王畿之地衰落,周天子已经成为一个名存实亡的君主。此时,占有富庶地区的诸侯逐渐强大,实力超过周王室控制的王畿之地,同时他们也是姬氏子孙,所以他们便有自立为王或者是取而代之的想法。
其中,最著名的是楚庄王,他除了自称为王,同时还向周王问鼎的规格,也就是著名的“楚王问鼎”,而鼎又是王权的象征,也就是他有取而代之的野心。
其实说白了就是,他比老大强,所以他想当老大。但是考虑到不和道义,但又不甘心处在一个废王的下面,于是便想从名义上先跟他平起平坐。
中国人就喜欢在这种字眼上下功夫。

追问

楚庄王为什么想在名义上和周天子平起平做?那对他有益处吗?

追答

楚庄王一直处在楚地,是古代的蛮夷之地,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受其他的诸侯鄙视。更重要的原因是齐桓公和晋文公等诸侯先后称霸,而且周王室还予以认同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他。同时他是春秋晚期的诸侯,这时候周王室更加衰微,所以他有足够的胆量和实力去称王。这样可以提高他在诸侯间的地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4-28
封邦建国体制,也就是我给你土地,那你就得对我旅行相关义务,比如勤王,纳税等等。比如我借你台电脑,我说,你在用我电脑的同时,要每天杀毒,顺便再去帮我下载一些软件,那也就是我借你电脑, 你得为我做些什么。等同我封你土地,你给我做事。是互相履行的约定。
如果是想问,诸侯都有自己的土地了,干嘛还听周王的。诸侯确实可以选择不履行义务,但在西周,王畿土地是封国的好几倍,好几十倍,几十个封国的土地也比不上王畿。但在姬宫湦时代,那个著名的烽火戏诸侯,镐京陷落,迁都,然后周王室自身实力弱了,同时随着铁器的出现,生产力提高,诸侯向外拓展没有归属的土地。当和别国接壤时,就发生了战争,此时,周王室也没有实力去管制,然后就沸腾了。。。说白了,有义务,要去做,但以后翅膀硬了不听话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4-28
诸侯的土地是周天子给予的,得人恩惠必然有得回报吧,而且周天子拥有极大的军队威慑力,拥有征伐天下的实力
第3个回答  2012-04-28
以前诸侯都是周天子的亲属分封出去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