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是什么?

如题所述

成渝铁路。
成渝铁路,简称成渝线,是中国境内一条连接四川省与重庆市的国铁Ⅰ级客货共线铁路;线路呈东西走向,为中国西南地区的干线铁路之一,也是中国三横五纵干线铁路网的一横。
成渝铁路起于成都站,止于重庆站,重庆站→成都站作为上行,反之作为下行成渝铁路指竣工于1952年成都到重庆的铁路,客运里程504km。从宝成线上终点站——成都站向东引出,过陈家湾站后折向正南进入简阳市,经资阳市、资中县、内江市、隆昌市后折向正东,过重庆永川区向南延引,与长江在朱杨溪站相接,在白沙站返向东北,沿长江北岸前行抵达重庆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21-02-11
1950年3月21日,重庆铁路工程局(同年6月改为西南铁路工程局)成立。6月15日,西南铁路工程局在西南军区大操场举行成渝铁路开工典礼。

  会上,邓小平莅临致词,他鼓励大家去进行新的战斗,说:“我们进军西南,一开始就下定决心要把西南建设好,而建设西南首先要从交通建设抓起。今天开工修筑铁路,是在经济十分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的。为把事情办好,我们调出一部分军队修路,同志们是开路先锋!”他号召大家要学会修路技术,尊重技术人员,一定要把成渝铁路修好。当天,贺龙亲手将一面绣有“开路先锋”的锦旗授予筑路大军,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司令部直属部队组成的军工筑路第一总队高举这面旗帜,开赴九龙坡、油溪工地,拉开了修筑成渝铁路的序幕。

  成渝铁路是新中国成立后自力更生修筑的第一条铁路,面临的困难很多,可广大筑路工人在党的领导下,以无比高昂的政治热情和干劲,在“人民自己的铁路自己修”的口号下,日日夜夜忘我劳动。川东、川南、川西、川北4个军区相继组成4个总队,2万名解放军指战员投入到成渝铁路建设工地,他们在缺乏机械设备的困难条件下,凭着艰苦奋斗的精神,打着灯笼火把,推着斗车出渣,创造了52天完成4个月任务的奇迹。

  为加快工程进度,1950年11月,10万民工被动员加入到筑路队伍中,他们纷纷编竹筐、制扁担,架起火炉打铁锹……铁路修到哪里,哪里的群众就成立护路队,日夜看守,严防匪特破坏。

  铺路需要100多万根枕木,四川人民就热情高涨地掀起了献枕木的运动,一些青年献出做新床的木料,一些老人献出了做寿棺的方材,有的人还献出了珍藏多年的樟木、楠木,各地群众还积极采伐送往工地,共献出枕木129万根。

  筑路军民在缺乏机械设备的困难条件下,凭着铁锤、钢钎、炸药、扁担、竹筐等简陋工具,怀着建设新中国的豪情壮志,夜以继日,共挖掘土石方1460余万立方米,砌御土墙15万余立方米,开凿隧道14座,修建大桥28座、小桥189座、涵洞446个。

  与此同时,筑路军民还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性,在施工中积极创造了一些新技术,解决了修路中的不少难题。如路基分层填土打夯、长涵洞分节建造、厂制钢筋混凝土、枕木预先钻眼等先进方法,不仅缩短了工期,而且提高了工程质量。

  当年筑路参与者方树云回忆起那段往事时,禁不住激动地说:“每天早上天刚发白,我们就起床了。晚上大家都自觉留下来加班。没有鞋子,就打光脚;没有工具,就手工凿石头开隧道。50多公斤的担子挑起来就跑,好像有使不完的力气。”19岁就参加成渝铁路建设的张隆恩也记忆犹新:“那时候我们每天补贴2公斤米,没有工钱,但大家都热情高涨。铺铁轨需要枕木,沿途的农民就砍了自家的树送来。他们捐献的可都是高级木头,香樟木啊,紫檀木啊,谁也不提报酬。”

  1952年4月,是成渝铁路建设的关键时期,长江遭遇30年未有的枯水位,而修筑成渝铁路急需的大量钢坯却在湖北宜昌码头堆积如山,等待运输。为了完成运输任务,以全国劳动模范、新中国第一代船长莫家瑞为代表的长江航运局员工,在有着“天险”之称的600多公里的川江河段,成功地首开了船舶夜航的先河,并实现了从宜昌到重庆航行时间由4天缩短为3天的历史创举,及时为成渝铁路运送钢坯、桥梁等器材31万余吨;运送蒸汽机车、客货车377辆,有力地支援了成渝铁路的建设,保证了成渝铁路顺利通车。
第2个回答  2020-07-14
1952年7月1日,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建成通车
第3个回答  2020-05-10
举行通车典礼。成渝铁路完全采用国产材料修建的第一条铁路。1952年6月13日成渝铁路全线竣工。成渝铁路自四川成都至重庆,1952年6月通车,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条干线铁路,使四川人民四十多年来的愿望得以实现,全长505公里,1950年6月开工,1953年7月交付运营,滕代远(曾任铁道部部长)为通车剪彩。这条铁路的建成新中国自行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
第4个回答  2012-10-06
成渝铁路是新中国成立后自力更生修筑的第一条铁路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