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看一下吧,对你很有帮助的几点:
第一单元沟通的结构与功能
一、沟通的概念:沟通是指信息传递和交流的过程。
二、沟通的分类:
1、人际沟通: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信息交流以及情感、需要、态度等心理因素
的传递与交流,是一种面对面的直接沟通形式。
2、大众沟通(传媒沟通):是一种通过媒体中介的信息交流过程。
三、沟通的结构——沟通过程的组成:
1、信息源:是具有信息并试图沟通的个体
2、信息:是沟通者试图传达给他人的观念和情感。
3、通道:是沟通过程的信息载体。人际沟通是以视听为主的沟通;
日常的人际沟通以面对面的沟通为主。
4、信息接受者:沟通的另一方。
5、反馈:使沟通成为一个双向的交互过程。
6、障碍:人际沟通常常发生障碍。
7、背景:是沟通发生时的情景。
四、沟通的功能:
1、获取信息的手段
2、思想交流与感情分享的工具
3、满足需求、维持心理平衡的重要因素(心理咨询的主要目的)
4、减少冲突,改善人际关系的过程
5、协调群体内行为,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与效率的提高。
五、人际沟通的分类:
1、按组织系统——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2、按信息流动方向——上行沟通、下行沟通与平行沟通
3、以信息源及接受人的位置——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
4、按沟通形式——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
5、现实沟通与虚拟沟通
六、沟通网络:
1、正式沟通网络:
1)链式
2)轮式
3)圆周式
4)全通道式(信息的传递速度较快,群体成员的满意度较高)
5)Y式
2、非正式沟通网络:
1)流言式
2)集束式——葡萄藤式
3)偶然式
七、网络成瘾:
1、概念:网络成瘾是过度利用网络,对网络形成高度的心理依赖的现象。
2、类型:
1)网络交友成瘾
2)网络游戏成瘾
3)网络色情成瘾
4)网络信息收集成瘾
5)计算机成瘾
6)其他网络强迫行为(如不可抑制地发表文章、网络拍卖)等等。
3、后果:
1)个体角色混乱
2)人格扭曲
3)道德感弱化
4)学习工作受到极大影响
5)人际关系和社会生活变得混乱不堪
6)对人的身体健康也危害很大。
网络成瘾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秩序和公众身心健康的重大公害。
第二单元 体语沟通
一、体语(身体语言):包括:
1、目光与面部表情
2、身体运动与触摸
3、姿势与装饰
4、身体间的空间距离
二、体语沟通:是指通过身体语言实现的沟通。
三、常见的身体语言:
1、目光接触与面部表情:
1)目光接触是最重要的体语沟通方式。
2)面部表情:是另一种可完成精细信息沟通的体语形式。
是人们运用较多的体语形式之一。
3)当个体的目光与面部表情出现分离时,表达个体心态的最有效线索是
目光而非面部表情。
2、身体运动和触摸:
1)身体运动是个体最易发现的一种体语,如聋哑人
2)触摸是人际沟通的有力方式:情感体验最为深刻;
是表达某些强烈情感的方式。
触摸是一种本能,是一种需要。
3、姿势与装饰:
1)姿势:是个体运用身体或肢体动作表达某种情感及态度的体语。
也是常见的沟通方式。
2)服装、化妆、饰品和携带品,也都能透露一个人的情趣、爱好、情
感、态度、社会角色等多方面的信息,在人际沟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4、人际距离:
1)概念:人体与他人沟通与交往时双方的空间距离。
2)霍尔的人际距离:
(1)公众距离(12—25呎):正式场合,演讲或其他公共场所的人际
距离,沟通往往是单向的。
(2)社交距离(4—12呎):彼此认识的人们的交往距离。
(3)个人距离(1.5—4呎): 朋友间交往的距离。
(4)亲密距离(0—18吋)):亲人、夫妻之间的距离。
3)影响因素有文化、民族、社会地位、性别等。
第三单元人际关系的原则和理论
一、人际关系的概念:
1、概念: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
2、特点:1)个体性:角色退居到次要地位,喜欢和亲近成为主要问题
2)直接性:人们在面对面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个体可切实感
受到它的存在。
3)情感性: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们彼此间的情感活动
二、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1、定向阶段:包括对交往对象的注意、选择、初步沟通等方面的心理活动和
行为。
2、情感探索阶段:双方探索彼此在哪些方面可建立感情联系。
3、情感交流阶段:双方的信任感、安全感开始建立;
沟通的深度有所发展并有较深的情感卷入。
4、稳定交往阶段:允许对方进入自己的私密性领域,沟通与自我暴露广泛而
深刻。
三、自我暴露与人际关系的深度
1、定义:自我暴露就是把自己私人性的方面显示给他人。
2、自我暴露的广度和深度是人际关系深度的一个敏感的“探测器”;
3、自我暴露与信任之间的关系(自我暴露的程度)——由浅到深,大致可以
分为4个水平:
1)第一是情趣爱好方面,比如饮食习惯、偏好等;
2)第二是态度,如对人的看法,对政府和时事的评价等;
3)第三是自我概念与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比如自己的自卑情绪,和家
人的关系等等;
4)第四是隐私方面,比如个体的性经验,个体不为社会接受的一些想法
和行为等等;
4、关系越密切,人们的自我暴露就越广泛、越深刻。但有一个特例,就是彼
此完全没有关系的人,可能达到完全的自我暴露。
5、自我暴露是人际关系、社文明发展水平的指标
四、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
1、相互性原则:人际关系的基础是彼此间的相互重视与支持。——前提
2、交换性原则:人际交往是一个社会交换过程。 个体期待人际交往对自己
有价值的,在交往过程中的得大于失或得等于失,至少是别
得别太少于失。——价值
3、自我价值保护原则:自我价值保护是一种自我支持倾向的心理活动,其目
的是防止自我价值受到否定和贬低。——对他人评价
极其敏感
4、平等原则:让对方感到安全、放松与尊严。
五、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舒茨以人际需要为主线的三维理论(FIRO)
1、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1)包容需要:与他人接触、交往、相容。
2)支配需要:控制他人或被他人控制。
3)感情需要:爱他人或被他人所爱。
2、人际需要不能满足可能会导致心理障碍及其他严重问题。
3、人际需要的表现有主动和被动两种形式。
4、六种人际关系取向:
1)主动包容式——主动与他人交往,积极对参与社会生活;
2)被动包容式——期待他人接纳自己,往往退缩、孤独;
3)主动支配式——喜欢控制他人,能运用权力;
4)被动支配式——期待他人引导,愿意追随他人;
5)主动情感式——表现对他人的喜爱、友善、同情、亲密;
6)被动情感式——对他人显得冷淡,负性情绪较重,但期待他人对自己
亲密
5、童年期的人际需要是否得以满足的决定性影响:
1)包容需要:如果儿童与双亲交往少、会出现低社会行为;
如果对双亲过分依赖则会形成高社会行为;
如果与父母适宜地沟通、融合,会形成理想的社会行为。
2)支配需要:如果对儿童既有要求又给他们一定自由,使之有自主权,
会使儿童形成民主的行为方式;
如果过分控制,则易形成专制式行为方式,或形成拒绝支
配式的行为方式,或者焦虑过重,防御倾向明显。
3)感情需要:如果儿童在小时候得不到双亲的爱,长大后会出现低个人
行为,如表面友好但情感距离大,担心不受欢迎;
如果儿童生活在溺爱环境中,长大后会表现出高个人行
为,如强烈寻求爱,希望与人建立亲密的情绪联系;
如果能能获得适当的关心、爱护,就会形成理想的个人行
为,长大后既还会受宠爱若惊,也没有爱的缺失。
6、舒茨的群体整合原则:包容——控制——情感。
1)群体形成过程:开始是包容,而后是控制,最后是情感,这种循环不
断发生;
2)群体解体过程:顺序和群体形成过程相反,先是感情不和,继而夫去
控制,最后难于包容,导致群体解体
六、人际关系与幸福:
良好的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子、夫妻、亲密朋友之间等关键的人际关系的
融洽,才是人生幸福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
第四单元 人际吸引
一、人际吸引的概念:
人际吸引是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的相互亲密的状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
二、人际吸引的形式:亲合——较低层次的人际吸引;
喜欢——中等强度的人际吸引;
爱情——最强烈的人际吸引。
三、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1、熟悉和邻近:与交往频率有关;
交往频率与喜欢程度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 。
2、相似性:人们喜欢那些和自己相似的人。
3、互补:为相似性的特殊形式,表现形式:需要的互补、
社会角色的互补、
人格某些特征的互补,
4、外貌的吸引力:
5、才能:有才能的人如果犯些小“错误”,会增加他们的吸引力。
6、人格品质:是影响吸引力的最稳定因素,也是个体吸引力的最重要的因素
之一。主要有:真诚、诚实、理解、忠诚、真实、可信。
其中,真诚是最重要的人格品质。
第五单元 人际互动
一、人际互动的概念:
人际互动即人际相互作用,专指人们在心理和行为方面的交流、交往。
二、人际互动的形式:
1、合作:
1)定义:合作是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互
相配合的一种行为。
2)条件:(1)目标的一致
(2)共识与规范
(3)相互信赖的合作氛围。
2、竞争:
1)定义:竞争是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争夺一个共同目标的行为
2)条件:(1)只有双方对同一目标进行争夺才能形成竞争。
(2)目标是较为稀有或者难得。
(3)争夺中可能出现零和冲突(一方赢,一方输),也可能出
现双赢结局。
(4)竞争是有理性的,按照一定的社会规范进行。
3、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多伊奇认为
1)个体行为的目标或手段与他人行为目标与手段间如存在相关依赖关
系,他们之间就会产生相互作用;
2)当不同个体的目标与手段之间存在积极的、肯定性关系时,即只有与
自己有关的他人采取某种手段实现目标时,个体的目标和手段才能实
现,他们之间是对合作关系;
3)当不同个体的目标手段存在消极或否定性的依赖关系时,即只有下自
己有关的人不能达到目标或实现手段时,自己的目标和手段才能实
现,他们之间是竞争关系。
三、人际互动的哲学:
1、利人利己
2、损人利己
3、利人损己
4、损人损己
5、不损人利己:无涉他人,独善其身。
6、利人不损己:举手之劳,济人于急难。
四、社会支持:
1、定义:个体从与其他人交往中获得的帮助支持。
2、分类:
1)尊重支持—情绪性支持:不论个体犯什么错误和有什么缺点,都让对
方感到爱、接纳。
2)信息支持:帮助个体得到理解、确定和应对问题事件的支持。
3)工具性支持:以经济手段、需要的服务,或物质资源等为形式的具体
的帮助和支持。
4)社会同伴关系支持:通过花费时间与个体在一起共度时光,从事消遣
和娱乐活动,分散对困境的注意力或促进积极的
心境,来应付问题事件的支持。如临终关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