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虚词“而”,“之”,“于”,“乎”的用法,并举例。

如题所述

        (1) 表示并列关系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

  (2) 表示递进关系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克生直臣,事我皇祖,干严谴而不悔。――《袁可立父淮加赠尚宝司少卿》

  (3) 表示顺承关系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宋· 苏轼《石钟山记》

  乡(通“向”)为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

  

  (4) 表示转折关系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荆有余地而不足于民——《公输》

  (5)表示目的关系 (可不译 )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6) 表示假设关系

  诸君而(如果)有意;瞻余马首可也。——《清稗类钞·战事类》

  (7) 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

  吾恂恂而起。——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8) 表因果关系

  野芳发而(因而)幽香。——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代〉

  (1) 你;你的

  予岂不知而作。——《诗·大雅·桑柔》

  余知而无罪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子归,殁而父母之世。——《国语·吴语》

  尽于酒肉,入于鼻口矣,而何足以知其所自来?——《庄子·徐无鬼》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而翁(你的父亲)

  (3) 这样,此

  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4) 又如:而夫(此人;这人)

  〈助〉

  (1) 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

  虞之与 虢,相恃而势。——《淮南子·人间》

  (2) 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系辞上》

  〈语气〉

  (1) 用于句中,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岂”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

  (2) 用于句末,相当于“耳”,“哪”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论语·微子》

  〈动〉

  (1) 如,好像

  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吕氏春秋》

  (2) 另见 néng[1]

一、“之”作代词用 

  “之”作代词的用法在教材中有很多,如下列加点的“之”字: 

  1.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名之者谁?山之僧智仙也。(《醉翁亭记》) 

  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4.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小石潭记》) 

  5.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6.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 

  分析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动词的后面,“之”的用法为代词,作它前面动词的宾语。 

  二、“之”作动词用 

  请看下面的例子: 

  1.吾欲之南海,何如?(《劝学》) 

  2.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孟浩然之广陵》)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分析以上例子,我们知道“之”用作动词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动词“之”的后面一般会跟一个地点名词,如例句中的“南海”、“广陵”、“蜀州”、“垄上”;前面有人名或人称代词,如例句中的“吾”、“孟浩然”、“杜少府”,例4中虽没直接出现人名,但很明显是承前省略了陈涉。整个句子合起来应为“某人去某地”的句式。 

  三、“之”作助词用 

  “之”作助词的用法比较复杂一些,在初中阶段出现的大致有以下三种: 

  1.“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如:①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 

  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③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关雎》) 

  ④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⑤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公输》) 

  ⑥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由以上例子分析可知,当“之”后面的一个词是名词(如“趣”、“洲”、“狱”、“意”、“地”)或名词性短语(如“一毛”)时,“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2.“之”用于主谓之间,不译。 

  如: 

  ①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②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④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一个名词或代词(主语)和一个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之间时,“之”不译。 

  3.“之”起调节音节作用,不译。 

  这种用法,在初中阶段并不多见,如: 

  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②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可以看出,这种“之”多用于时间副词后面,作用为调节音节,不译。 

  之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例如: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

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如: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

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如: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二)结构助词,

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如: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

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如: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四)结构助词。

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五)音节助词。

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如: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一、介词

  “于”与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结合起来组成介宾结构,在句中充当状语或补语。 

  1.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处所。 

  ⑴表示动作行为在何处发生、出现或进行。 

  A.“于”所在的介宾结构用于动词或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在”,或仍作“于”。 

  例:身直为闺閤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西汉·司马迁《报任安书》) 明《巡抚登莱右佥都御史袁可立晋秩兵部右侍郎夫妇诰》:“庆既,覃于流虹恩,宜颁于秉钺。” 

  B.“于”所在的介宾结构用于动词或谓语之前,作状语。可译为“在”。 

  例:韩遂等起凉州,复为中郎将,西拒遂。于望垣硖北,为羌、胡数万人所围,粮食乏绝(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吕布传》) 

  ⑵引进行为动作的起始处所或来源。“于”所在的介宾结构用于动词或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从”“由”“自”等。 

  例: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计不独生而令赵亡(《信陵君窃符救赵》) 

  ⑶引进动作行为到达的处所。“于”所在的介宾结构用于动词或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至”“到”等。 

  例: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信陵君窃符救赵》) 

  2.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时间。 

  ⑴表示动作行为在何时发生或出现。“于”所在的介宾结构既可出现在动词谓语前作状语,也可出现在动词谓语后作补语。可译为“在”。 

  例: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报任安书》) 

  ⑵表示动作行为延续或终止的时间。“于”所在的介宾结构常用在动词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到……时”“至”,或仍作“于”。 

  例: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至于鞭箠之间,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报任安书》) 

  3.引进动作行为的内容。“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动词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以”“把”等。 

  例:今予其敷心腹贤肠,历告尔百姓于朕志(《尚书·盘庚下》) 

  4.引进动作行为直接涉及的对象。“于”所在的介宾结构常用在动词之后,作补语。不必译出。 

  例: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报任安书》) 

  5.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对象,表示动作行为向谁而发。“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动词或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向”。 

  例: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信陵君窃符救赵》) 

  6.引进交付、传递的接受者。“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动词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给”,或仍作“于”。 

  例:景公有爱女,请嫁于晏子(《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7.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物,表示人、事物与行为动作之间的对待关系。 

  ⑴“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动词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对”“对于”。 

  例: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报任安书》) 

  ⑵“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动词谓语之前,作状语。可译为“对”“对于”。 

  例:沣州人张居士,于禅学有所得,临终之岁,禅坐静室,约其徒满百日乃开(《续夷坚志·张居士》) 

  8.引进与甲方动作行为有关的乙方,表示动作行为是甲、乙双方共同完成或进行的,并表示在动作行为过程中甲方起主导作用,是主动者。“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动词之后,作补语。可译为“跟”“同”“与”等。 

  例:六年春,齐伐宋,以其不同盟于齐(西汉·司马迁《史记·齐太公世家》) 

  9.引进用来比较或比拟的对象。一般用以说明异同。“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跟”“与”等。 

  例:当此之时,平原君不敢自比于人(《信陵君窃符救赵》) 

  10.引进比较的对象,表示程度的比较。“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形容词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比”。 

  例: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报任安书》) 

  11.在被动句中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表示被动。“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动词之后,作补语。可译为“被”。 

  例: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12.引进动作行为受益的对象,表示动作行为为谁而发。“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动词之前或之后,作状语或补语。可译为“为”。 

  例:群臣不尽力于鲁君者,非不能事君也。

  按:群臣不为鲁君尽力。 

二、连词

  连接词或词组,表示并列关系。《尚书》中用得较多。可译为“和”“与”等。 

  例:告汝德之说于罚之行。

  按:告诉你施与恩德的说法和施行惩罚的道理。 

三、助词

  1.用于句中,标志宾语前置。 

  例:四国于蕃,四方于宣。

  按:蕃,捍御;宣,教化。捍御四国,教化四方。 

  2.用于句中,位于动词之前,主语之后,有时在表时间的词语或状语之后。使语句和谐,并有加强咏叹意味的作用。 

  例: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诗经·秦风·无衣》) 

  3.用于句首,有时并列用于动词前。 

  例:于疆于理,至于南海。

四、语气词

  用于句末,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等。 

  例:昭王曰:然则先生圣于?

五、动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超过) 

  (2) 往;去 [go]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予惟以尔庶邦于伐殷,逋播臣。 

  (3) 取 [take] 

  昼尔于茅,宵尔索陶。

  (4) 如;好像 [look] 

  《易》曰:“介于石,不终日,贞吉。”介如石焉,宁用终日,断可识矣。

  (5) 又如:于何(如何)

1、语气助词 2、介词,相当于“于”  1、语气助词 (1)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例: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译文:男子也疼爱他的小儿子吗?  (2)表示揣测语气,相当于“吧”。 例: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译文:圣人成为圣人,愚人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出于此吧?  (3)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注意区别与疑问语气之间意义不同) 例: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可欺,况大国乎? 译文:我认为平民百姓之间的交往尚且不相互欺骗,何况大国之间呢?  (4)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 例: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译文:哎呀!燕雀哪里知道鸿鹄的志向啊! 

(4)表示比较,可译为“比”“跟……比” 例: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译文:因为我比你们年龄大一点,不要因为我(年龄大一点你们就不说了)。 见“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第二个乎解释同上。 

            你可以去百度百科找找,那里很清楚地注明了含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0-05
一、而:(1)连词: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1. 表示并列关系。例: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2. 表示递进关系。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3.表示顺承关系。例: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4.表示转折关系: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5.表示目的关系,可不译。例:缦立远视,而望幸焉。6.表示假设关系。例:诸君而(如果)有意;瞻余马首可也。7.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例:吾恂恂而起。8.表因果关系。例:野芳发而(因而)幽香。
(2)代词:1.你;你的。例:而翁(你的父亲)2.这样,此。例: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3.又如:而夫(此人;这人)
(3)助词:1.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例:虞之与 虢,相恃而势。2.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 。例: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3)语气词1.用于句中,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岂”。例: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2.用于句末,相当于“耳”,“哪”。例: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4)动词:1.如,好像。例: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
二、之:(1)动词:到,往 例:①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
(2)代词:1.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例::彼竭我盈,故克之。2.指示代词,“这”的意思。例: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我。 例: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4.可用于宾语前置句复代指宾语,用于动词之后。 例:野语有之曰——《庄子·秋水》
(3)助词:1.结构助词,相当于“的”。例:①近塞上之人,死者十九。2.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例:①宋何罪之有?3.结构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例: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4.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例:蚓无爪牙之利。5.结构助词,补语标志,可译为“得”。例: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6.音节助词,无实义。例:公将鼓之。
三、于:(1)介词“于”与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结合起来组成介宾结构,在句中充当状语或补语。 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处所。表示动作行为在何处发生、出现或进行。 A.“于”所在的介宾结构用于动词或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在”,或仍作“于”。例:身直为闺閤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 B.“于”所在的介宾结构用于动词或谓语之前,作状语。可译为“在”。例:韩遂等起凉州,复为中郎将,西拒遂。于望垣硖北,为羌、胡数万人所围,粮食乏绝。
(2)连词:连接词或词组,表示并列关系。《尚书》中用得较多。可译为“和”“与”等。例:告汝德之说于罚之行。
(3)助词:1.用于句中,标志宾语前置。例:四国于蕃,四方于宣。2.用于句中,位于动词之前,主语之后,有时在表时间的词语或状语之后。使语句和谐,并有加强咏叹意味的作用。例: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3.用于句首,有时并列用于动词前。例:于疆于理,至于南海。
(4)语气词:用于句末,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等。例:昭王曰:然则先生圣于?
(5)动词:1.往;去。例:之子于归,宜其室家。2.取。例:昼尔于茅,宵尔索陶。3.如;好像。例:《易》曰:“介于石,不终日,贞吉。”介如石焉,宁用终日,断可识矣。
四:乎:(1)动词:呼”的古字。呼唤;召唤。如:乎号
(2)语气词:1.表示疑问或反诘。例:汝识之乎? 2.相当于“吗”。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3.表示感叹语气或呼告。例: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4.表示祈使或命令语气。相当于“啊”、“呀” 。例:勉速行乎!无重而罪!5.表示推测语气。宋其亡乎?幸而后败。6.表示呼唤人的语气。相当于“啊”、“呀”。例:参乎!吾道一以贯之。7. 表示商榷语气。例: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人乎,失之 宰予。8.表示肯定语气。例:故曰:“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乎。”
(3)介词:1.于;在。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例:吾独穷困乎此时也!2.于;从 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例:“春秋”何以始乎隐? 3.于;在。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例:楚人生乎 楚,长乎 楚,而 楚言。4.于;从。介绍行为、动作发生的地点。例:叫嚣乎东西。5.于;因为;由于;在于。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例:不动乎众人之非誉。6.于;按照;根据。介绍动作、行为遵循的准则。例: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7.于,对。引进动作产生的对象。例:吾尝疑乎是。
(4)后缀.例:宜乎众矣。——宋· 周敦颐《爱莲说》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10-05
【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之】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①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之:我)(《廉颇蔺相如列传》)
2.指示代词,这,此。
①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将伐颛臾》)
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前一个“之”,这样。后一个“之”,它。)(《季氏将伐颛臾》)
(二)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①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②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勾践灭吴》)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②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②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
5.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②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③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三)动词,到……去。
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于】
(一)介词。
1.在,从,到
①乃设九宾礼于庭。(在)《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前一个“于”:从)(《劝学》)
2.“在……方面”“从……中”
①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
②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游褒禅山记》)
3.由于
①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
4.向,对,对于。
①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②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赤壁之战》)
③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5.被。
①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6.与,跟,同。
①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②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赤壁之战》
7.比。
①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后一个“于”:比)(《劝学》)
【于是】
1.相当于“于+此”,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从此,因此。例:
①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在这时)
②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捕蛇者说》)
③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罅。(对此)《廉颇蔺相如列传》
2.连词,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例: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③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触龙说赵太后》)
【见……于】表示被动。
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②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愚溪诗序》)

【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①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②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③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鸿门宴》)
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③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③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④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⑤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离骚》)
③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①于是乎书。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乎:于)
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乎:在)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
④吾尝疑乎是。(乎:对。)
(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第3个回答  2012-10-05

表并列(峨冠而多髯者《核舟记》) 表转折,但是(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唐雎不辱使命》) 表顺承(水落而石出者《醉翁亭记》) 表修饰(佣者笑而应曰《陈涉世家》)

他、他们(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出师表》) 这件事(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这,表复指(曾不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的(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去,往(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补足音节(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 宾语前置的标志(何陋之有《陋室铭》) 定语后置的标志(马之千里者《马说》)

到(至于今日《隆中对》) 在(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口技》) 向(将军身率益州之军出于秦川《隆中对》) 替,给(为)(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 从,自(管夷吾举于士《生于安乐,死于忧患》) 对于(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与,同,跟,和(曹操比于袁绍《隆中对》) 比(所欲有甚于生者《鱼我所欲也》)
第4个回答  2012-10-05
之乎者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