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年龄的分类

就是:比如,什么七十岁是古来希。要全部的年龄分类

以下是刚出生的小孩到一百岁老人在古代的年龄称谓:

刚出生—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 ;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
60岁— 杖乡之年、还历之年;
70岁—古稀;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扩展资料:

不惑之年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bù huò zhī nián】,意思是指人到中年(这里中年指四十岁),经历了很多事,也想通了很多事,不会像青年那样困惑了。 

古人对待年龄的分段,以此来称谓不同年龄段的人,不同于现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年龄称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1-06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古稀,八、九十耄耋。

1.而立。

指年至三十,学有成就。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长清僧》:“友人或至其乡,敬造之,见其人默然诚笃,年仅而立。”

2.不惑。

人到中年(这里中年指四十岁),经历了很多事,也想通了很多事,不会像青年那样困惑了。

出处:《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3.知天命。

指50岁,用于男性。

出处:《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

4.耳顺。

是六十岁的代称。是指个人的修行成熟,没有不顺耳之事。是听得进逆耳之言,詈骂之声也无所谓,无所违碍于心。六十岁也可称“ 花甲”、“ 杖乡”(还乡之年);六十岁以上已可称“ 耆年”。

出处:《论语·为政》:“子曰:‘六十而耳顺’。”

5.古稀。

称人年七十。古稀,原有古来稀少,而今也不多含义;但是解作古来稀少,与过去不同了。

出处:唐·杜甫《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6.耄耋。

八九十岁。耄,音“冒”,耋,音“迭”。耄耋是指年纪很大的人。耄耋之年,年纪十分大的时候。

出处:东汉末年·曹操《对酒歌》:“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十而立

百度百科-长清僧

百度百科-古稀

百度百科-耄耋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10-28

1、赤子(未满一岁)

初生婴儿的皮肤微微泛红,古人将这时候的孩子称之为“赤子”。赤子之心,说的就是一颗如同初生儿一样纤尘不染的纯洁心。

2、孩提(2-3岁)

这时婴儿已经长大了一点,但还不会走路,得大人抱着。“提”,是指大人抓住孩子的两腋将他抱起来的动作,而“孩”也不是孩子,而是“咳”的古字,形容孩子在襁褓中咯咯的笑声。

3、垂髫(3-9岁)

孩子在9岁之前不扎辫子,头发自然垂下,叫“垂髫”。9岁之后,才把头发分两边各扎一个结,像两个羊角,叫“总角”。

4、豆蔻年华(女子13-14岁)

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粉白的花刚刚萌发,充满娇俏的灵气。

5、束发(15岁)

到了15岁,古时的少男少女要将头上的两个“总角”解散,男孩扎成一束髻,表示成童。女孩则到了可以婚嫁的年龄,要用笄[jī]子盘起头发,开始学习各种生活技艺。

6、花信年华(女子20-25岁)

现在女子到了24、25岁,都要被喊“剩女”了,但古人却赋予这个年龄段的女性一个非常美丽的称呼──花信年华。

7、弱冠(男子20岁)

行冠礼,是古代最隆重的仪式之一。在家族的见证下,年满20岁的男子在宗庙里由指定的贵宾加冠,以示成年。由于这个年龄的男子体犹未壮,所以又称“弱冠”。

8、而立之年(30岁)

2000多年前,孔子说“三十而立”,从此“三十”就成了中国人衡量男儿是否有能力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度量衡。

9、不惑之年(40岁)

不惑,是“不迷惑、不糊涂”之意。人到中年,对世间百态和周遭是非会有了洞悉般的明察,不会因蛊惑而沸腾,也不会因诬言而颓废。

10、知天命(50岁)

“知天命”,许多人会误解成听天由命的意思,其实,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努力作为但不苛求结果,简而言之,是对得失淡然。

11、六十耳顺,七十从心  

60岁,是一个平静的年龄。但又不是心如止水,死气沉沉,而是平静之中有着活泼和聪敏,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辨真假是非。

12、耄耋(八九十岁)

语出《汉·曹操·对酒歌》:“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13、期颐(百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谓百岁老人应由后代赡养。苏轼《次韵子由三首》:“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年龄称谓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10-26

垂髫:形容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桃花源记》中有:“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总角:形容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诗经·氓》中说道:“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豆蔻:形容十三四岁的少女(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女时代为“豆蔻年华”)。

束发:形容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来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及笄之年:形容女子十五岁(女子在十五岁许嫁之时举行笄礼,结发加笄,以区别童年时代的发式)。

弱冠:形容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弱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

而立:指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

不惑:指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知名:也叫知天命,是指五十岁。

花甲:指六十岁,因为时间上过了一个甲子。

古稀:指七十岁,也叫杖国之年。

耄耋:指八九十岁。

期颐:指一百岁。

扩展资料

在阅读古文的过程中,经常会碰到一些表达年龄称谓的词,如:"弱冠"、"耄耋"等。学生往往对此很费解。其实类似这样的词还很多,都是我们在阅读古文的过程中所必须了解的知识。古人的年龄称谓来源不一,大多根据不同年龄的生理特征而命名,但也有一些是因袭前人所言而成为固定称谓的。

在所有的年龄称谓中,"九十"的称谓可谓最多最有趣。或叫"鲐背",鲐是一种鱼,背上的斑纹如同老人褶皱的皮肤。又人到暮年,皮肤上生出老年斑如冻梨之皮,故又称"冻梨"。

还有依据生理特征命名的,如:人初生叫"婴儿",是因为人初生需要抱在胸前喂奶。婴可与膺通假,膺者胸也。婴儿即为抱在胸前之儿。七岁除叫做"悼"外,还叫"龆龀"也叫做"毁齿",因为正是换牙时期,所以有此称呼。十五岁叫做"童","山无草木曰童"。古代十六岁成年,十五岁男子未加冠,女子未及笄。此处用的是比喻意。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08-03-19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即乃稚气未脱的少儿代称也;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5岁(男)——志学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二八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 梅之年,标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壮年时期——春秋鼎盛;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还历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从心之年、悬车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又可称为“人瑞”。

古代年岁的别称
总角:指童年。
语出《诗经》,如《诗•卫风•氓》“总角之宴”,又《齐风•甫田》“总角兮”。以后称童年为“总角”。陶渊明《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
垂髫:指童年。
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潘岳《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
束发:指青少年。
一般指15岁左右,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及笄:指女子15岁。
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
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以后称女子待嫁的年岁为“待年”。《文选•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爰自待年,金声夙振。”

参考资料:论语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