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湾大桥的建成对宁波商业发展影响

如题

  建设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对于宁波乃至该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协调发展都具有重大的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大桥建设有利地接轨上海,提高宁波市对内对外开放水平,推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一体化进程,有利于完善长江三角洲地区公路网络布局及国道主干线,缓解沪、杭、甬高速公路流量的压力,有利于宁波建设长江三角洲南翼交通枢纽,进一步提升宁波的区位优势,有利于促进江、浙、沪旅游业的协调发展。

  “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兴建将结束长期以来宁波的半岛经济现象,使宁波更容易接受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辐射,宁波成为长三角南翼区域金融中心有了更雄厚的基础。”我市金融界一位资深人士在谈到大桥经济对宁波金融业的影响时如是说。 金融行业稳健发展体制尚不健全 近年来,强劲发展的宁波经济为金融业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和发展空间。特别是今年,全市金融呈现持续、快速、稳健的发展态势。截止到9月底,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达到2501亿元,同比增长38%;各项贷款余额达到2007亿元,同比增长49%,两项指标在全国同类城市中位居前列。 然而,作为拥有世界罕见深水良港、民营经济发达、县域经济比重大、外向型特征突出经济地区的金融服务体系,宁波金融体制还存在诸多与经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金融市场渗透力度不够,结构过于简单,基本只有全国统一的市场,缺乏区域性的融资市场,资本市场融资功能不足,难以满足多种经济成分多层次的金融需求;缺少高级金融人才,金融创新能力较低,金融产品同质化程度高,不能满足客户个性化的服务需求。 甬沪资金流双向运动态势更加明显 大桥的开通为宁波金融业接受上海的“辐射”提供了便利条件。大桥建成后,周边地区过去与上海之间资金流单向运动的态势也将改变,双向运动使得各地主动接受上海辐射带动、产业转移、产业配套的能力提升,竞争与合作将进一步加强。 市人行的一位专业人士指出,大桥的建设加快了宁波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提升产业层次,为宁波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宁波要真正成为长三角南翼的经济中心,必须是相应的区域金融服务中心。宁波要利用在沪外资金融机构开拓离岸业务的经验,在推进企业国际化方面有所作为。在离岸市场上,加强与国际资金市场的合作,支持宁波民营企业“走出去”。与此同时,在股票、债券、外汇及拆借等金融市场培育方面,加大与上海的合作力度,提升宁波金融资本市场的国际化水平。此外,上海在金融方面所独有的信息、人才资源可以更方便地为宁波所用,弥补宁波在这方面的欠缺,产生“苏昆效应”,宁波金融的人才和信息瓶颈由此可以化解。 大桥经济考验金融服务水平 大桥经济是一种投资型经济,除大桥自身117.6亿元的固定资产投入外,相关的水电网络、道路交通的配套都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这对宁波金融业,特别是银行机构来说,也是一个考验和提高服务水平的机会。大桥开工后,跨区域的融资、结算、资信、理财等金融服务将成为必需,如何为大桥的建设企业,以及今后进入的跨国大公司、大企业搭建各种电子银行服务平台,提供快捷、便利的本、外币同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代收代付业务,提供包括借款、票据等短期融资工具和股权、债权融资等资本市场融资工具。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将有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企业集团要在不同地区设立公司和企业,实现跨区经营。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减少资金运作成本,企业需要集中操作各分公司的资源将加强,各地区金融合作也是势在必行。 在成为上海国际金融、贸易、经济三大中心的经济腹地后,宁波金融施展身手的舞台更为宽广。 夜幕降临,天一广场依然热闹。 商贸篇 流通业因大桥而提升 本报记者朱伟光 连接上海国际平台的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设,为我市的商贸流通业展现出了更为明朗的商机。 国际商贸企业集团纷纷挺进宁波市场 市贸易局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宁波已成为国际资本追逐的重点城市之一。大桥建设的消息传出后,宁波进一步被国际商业巨头看好,沃尔玛等许多竞争力极强的国际商贸企业集团都纷纷开始挺进宁波市场。在前不久举行的消博会上就有10多个国际买家来甬设立国际采购中心,或洽谈落户宁波项目。而已在甬城尝到甜头,并从“大桥效应”中发现新一轮商机的家乐福、麦德龙等企业则紧锣密鼓地开始在甬扩大商业地盘。在已有苏宁、永乐大型家电入甬在先的情况下,国内最具实力的国美家电也看好大桥对宁波的影响力,果断进入甬城中心商圈,大打低价促销战,并把商战目光移向慈溪等周边县市。 聚合性商业圈带开始形成 有关人士分析,随着大桥向上海方向的不断延伸,外资商业还将频频进入甬城,形成沪、甬两地对接和相互辐射商贸格局。上海大型超市和商品市场与宁波商业企业连锁经营的速度也会因大桥而加快,这种业态的形成将会加速我市传统商业向现代连锁规模发展。 由大桥催生的聚合性商业圈带已开始形成,宁波商贸物流及市场交易区正是瞄准大桥启动后形成的商贸物流吞吐量而规划筹建的。江东区正在打造的目前我市最大的商业商务中心———世纪东方,则是看准了大桥建成后,中山东路商圈会更显“拥挤”的状况而投巨资在甬城的“东方”构建新的商业区。 与此同时,有近“桥”楼台先得月优势的慈溪也在桥边打造起大型旅游休闲购物中心。已日趋成熟的余姚中国塑料城也将进一步整合物流园区和塑博会等优势,为大桥建成后构筑出能适应长三角经济区商贸流通的交易平台。镇海再生资源加工园区是目前我市同类园区中规模最大的,现有的港口物资流通优势和大桥将形成的物流冲击波会使这个园区变得如虎添翼。大桥的建设使石浦的中国水产城更加看清了自身在上海一带的城市位置。陆地距离的缩短为象山丰富的海产品投放长三角城市创造了更为良好的条件。 餐饮业大发展机遇降临 近年来我市餐饮业大举挺进上海等长三角城市。大桥的建设对我市的餐饮业来说,大发展的机遇再次降临。 宁波的招牌菜是海鲜,而象山、宁海一带丰富的鱼类资源又为餐饮业海鲜品牌的坚挺提供了物质基础。令餐饮业人士遗憾的是鲜活水产品的长途运输,难以保证新鲜度,如空运或增设陆地运输车辆的保鲜保活设备就会提高成本。为此,汉通等大型餐饮企业欲拓展长三角其他城市的市场,均感到犯难。而随着大桥的开通,宁波与长三角等地距离的缩短,宁波的海鲜味在长三角会飘得更远、更广。 宁波要建成长三角南翼商贸城市的目标,会随着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横空出世而变得更近、更现实。 会展篇 争夺上海世博会商机 记者张鹤 大桥缩短了长三角城市间的距离,一个像德国法兰克福、科隆、柏林和汉诺威一样的会展城市群将在长三角崛起。 美好的蓝图展现在眼前,善于经商、善于捕捉商机的宁波人欲借大桥效应分得世博会的一杯羹,赢得会展业的发展机遇。 我市发展会展业有先天优势 我市具有发展会展业的先天优势:一批服装、机械制造、家电、日用消费品、模具等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产业为之奠定了雄厚的产业基础;北仑港和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将使我市成为交通枢纽;服装节、浙洽会等几个品牌展会渐露锋芒。我市现有专业会展公司30多家,分别从事展览经营、会展服务、展馆管理等业务。亚细亚展览中心、天马会展中心等场馆,展览总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其中有9万平方米面积、3000个标准展位的宁波国际会展中心,其设施、规模等属国内一流。我市目前每年举办50余个展览会,展览主题涉及服装、汽车、住宅产品、日用消费品等。其中宁波国际服装博览会、中国国际日用消费品博览会等展会已在国内外渐露锋芒。 宁波会展业羽翼尚未丰满 然而,同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会展名城相比,尤其是同国际会展业的发展相比,宁波会展产业不论是数量、规模还是知名度等方面羽翼尚未丰满。要想生存和发展,我市的会展业必须发挥自身优势,接轨大上海,融入国际化。要瞄准上海需求,为上海提供配套服务,与上海优势互补,共谋发展,实现双赢。 当务之急是管理上与上海接轨 宁波要接轨上海,有许多工作要做。当务之急是要在管理上与上海接轨。这种接轨,首先应该是经营理念的接轨。应根据会展经济的发展规律加大市场化运作,政府主体应逐步退出展览市场,由“运动员”转变为“裁判员”。市政府要通过向全社会招投标,聘用社会机构来负责宁波国际会展中心的运作,通过市场运作来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其次,管理机制也应接轨。再次,会展业务模式也要接轨。由于宁波展览市场尚未发育完全,市场主体较为弱小,会展业发展必须借助上海的力量,实现沪甬联动,信息接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今年,市政府发出的第一号文件就是《关于加快宁波会展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市委、市政府希望用5到10年的努力,把宁波市建成中国会展名城、长江三角洲南翼的会展之都。 目前,宁波市正抓住“世博会”契机,瞄准上海会展市场空隙,重点发展轻工、工艺、服装、食品、商务、文化等专题博览展销会,同时带动全市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 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依照宁波人的商业文化和聪明才智,在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上,宁波一定能够有惊人之举,博得满堂喝彩。

  城市经济、文化的崛起和城市区位的提升,除了使城市对人口和人才具有更大的吸纳力外,在经济的层面上对投资和促进整体经济的发展都具有决定性的推动力。大桥飞架,慈溪的交通便捷程度将会得到极大的改观,将使慈溪一举融入大上海,真正拥有实实在在的区位优势,大幅度改善投资环境、提升投资价值、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加快慈溪房地产业的发展。大桥促进慈溪新的城市规划,直接影响到土地与房地产的开发方向、区位、类型、速度和强度等;慈溪的城市化进程也逐渐加快、促进了房产供求的双向增长;经济的发展,促进慈溪产业结构优化,房地产业成为大经济环境下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的增长,带来家庭收入的快速增长,促进房产市场的有效需求。
  经济的繁荣,各行各业的聚集,外来人员也开始越来越多(如杭州湾新区将建成一座几十万人口的工业新城),给慈溪房地产带来了新的住宅需求及商业、办公楼的新增需求,也要求房产产品开发的多样化,随之而来的,慈溪房地产的全面升级。
  目前房地产市场同质化相当严重,产品设计更新、户型以人为本都没有完全做到,一些开发商只是一味地将外地一些并不怎么样的项目复制到市场上来。在户型设计上并不注重业主需要,而是考虑怎样赚更多利润,导致市场上户型结构明显偏大。作为房地产开发商,需要在满足业主需求的功能基础上再度创新产品,使用新的建筑环保材料、引进新的设计理念,引导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这种引领既包括新的住宅品种的出现,也包括物业管理服务档次的提升;既包括满足人们对产品品质升级换代的需求,又包括了对品牌、身份等精神层面的需求。同时达到提升城市居住水平和城市品质的功能提高。
  经济的繁荣,创造了巨大的房产消费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创富机遇,而这最集中的体现,则是城市商业的繁荣,商务区是城市经济活力的灵魂和城市繁华景观的主要标志,基于这一点,慈溪中央商务区的出现,有力地促进了慈溪的商业地产的繁荣发展。对外:大桥融合了长三角的交通、文化及旅游,促进了慈溪旅游的跨越式发展,提高了人们对大桥建设的心理预期,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旅游者来慈溪创业和观光旅游,带来巨大的商业投资及旅游购物消费,慈溪中央商务区,成为经济发展和城市形象展示的一个强大的服务平台。对内,如果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中间有一个足够大的群体是追寻不一样的消费和生活格调,我们知道这个地方就有商业/商务区了,这个地方就有足够的商务领导阶级、足够的商务白领、还有足够的相关的服务设施来满足他们的需要。大桥经济时代,慈溪也将成为这一群体的生活及发展平台,地产开发及投资的升级,自然,也就有了更多的战略思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3-15
杭州湾大桥建成后对我市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建议

杭州湾沿岸是浙江省经济最发达、经济活力最强的地区之一,但杭州湾造成的交通屏障严重阻碍了该地区潜能的发挥。2001年12月19日,经国务院第51次常务会议审议同意,北起我市乍浦港西海盐西塘桥镇东港村(原郑家埭),南至宁波慈溪十塘海堤,全长36公里的杭州湾大桥工程项目正式被批准立项。该项目建成后对我市的经济发展必然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杭州湾大桥建成后对我市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一)我市的交通枢纽地位将更加突出�

杭州湾大桥建成后,我市将多一个相邻的大城市,到宁波只需一个半小时左右,这必将促进两地之间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交往。贯穿我国东南沿海经济最发达地区的同三线(黑龙江同江至海南三亚大通道)计划于年内建成,该线跨越杭州湾的过渡性方案,不仅日通行能力只有2000辆,行驶速度慢,费用高,受天气影响大,难以满足沟通杭州湾两岸的功能,而且该方案使同三线绕开我市,我市受益不大。杭州湾大桥建成后,将成为同三线跨越杭州湾最便捷的通道,我市也将与同三线接轨,进一步融入东南沿海经济发展之中。乍嘉苏高速公路原计划主要是作为沟通乍浦与我市、苏南而兴建的,其主要功能是为乍浦港服务,杭州湾大桥建成后,乍嘉苏高速公路将与杭州湾大桥形成的交通通道连接,从而大大提高乍嘉苏高速公路的通行流量。�

(二)旅游资源将得到充分利用�

建成后的杭州湾大桥将成为世界上最长的跨海湾大桥,超过沙特至巴林的跨海大桥。大桥气势雄伟,本身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凭着“世界第一桥”这道美丽景致,到时定会有大量游客蜂拥而至。我市又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杭州湾大桥建成后,便捷的交通将更方便于浙东、浙东南等地的游客到我市来旅游,必将促进我市旅游业的发展。�

(三)我市与浙东及浙东南的交往将更加密切�

由于杭州湾的阻隔,宁波的陆上对外交通一直不便,我市与宁波等浙东及浙东南各地的交往较少。杭州湾大桥建成后,随着交通的便利和运输成本的降低,我市与这些地区的交往会日益密切,这些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观念、经济发展模式等也会为我们提供更多的借鉴。同时,便利的交通为生产要素和最终产品的合理流动创造更好的条件,使杭州湾南北两岸各地区的资源配置得到进一步优化,我市将会得到浙东及浙东南各地的经济辐射,加快经济发展。�

(四)杭州湾大桥本身作为一个经营项目其经济效益预期良好�

杭州湾大桥本身作为一个经营项目,其收入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大桥作为一道景观将带来可观的旅游收入;二是来往车辆的过桥费收入。根据1999年2月的“OD”调查资料和对建成后20年的交通流量预测,杭州湾大桥2007年的日通行车辆折小客车为50240辆,2010年为65300辆,2015年为80060辆,2020年为106880辆,2026年为138060辆,按每辆收费180元计算,2010年前每天的营业额就高达上千万元。另外,杭州湾大桥建成后,20年内可降低运输成本、节省旅客时间和减少交通事故等三项社会效益折算金额高达443.7亿元,还能节省汽油上千万吨以及大量的汽车维修零部件。作为大桥的投资方,我市将从大桥经营收入中获得应得的份额。� (五)有利于我市大量滩涂资源的开发利用�

杭州湾大桥建成后,大桥东西两侧的土地必将升值,滩涂资源可开发为自然生态公园,不仅可以改变滨海区的生态环境,而且也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二、杭州湾大桥建成后对我市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

(一)乍浦港的发展将受到限制�

目前乍浦港还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与作用,在长江三角洲经济带港口群中只能算二三流港口。与北仑港相比,乍浦港在水深、建设、服务和收费上均处于劣势。杭州湾大桥建成后,宁波北仑港的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发挥,而乍浦港的发展将受到限制。尽管一箱浙北、苏南及内地的货从乍浦港卸货可节省800元左右,但由于轮船在乍浦港卸货后无回头货可装,乍浦港的客源将不同程度地被北仑港吸引。�

(二)将对我市与上海接轨战略带来影响

杭州湾大桥的建设最早是由宁波提出的,他们提出这个项目从其自身角度看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进一步开发利用北仑港深水资源;二是加强与上海的沟通,接受上海的辐射。大桥建成后,宁波距上海仅2小时左右的路程,与上海往来将更加密切,由于其历史上与上海的渊源较深(上海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祖居宁波),具有比我市更好的人文优势。加之其具有比我市强得多的经济实力,在参与我市与上海接轨的竞争中必然处于优势地位,使原来流向我市的生产要素可能流向宁波,原来到我市旅游的上海人可能会到宁波,因此,我市接轨上海的工作要花更大的精力,动更多的脑筋,不然就可能落伍。�

(三)极化效应将使我市的生产要素不同程度地流向宁波

杭州湾大桥建成后,宁波的经济会对我市辐射,但也会产生极化效应,把我市的生产要素如资金、技术、人才等吸引到宁波去。经济理论认为,在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交往中,极化效应产生的影响远远大于辐射效应,因此,我市与宁波的经济往来受益较大的是宁波。�

三、面对杭州湾大桥带来的影响我们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以上的分析,对有利影响,只有采取必要的配套措施,才能产生实际效果;对不利影响,只要我们能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就可以将其控制在最小程度。�

(一)建议尽快成立杭州湾大桥经济工作小组�

建议市政府成立由各经济职能部门人员组成的大桥经济工作小组,对大桥建成后对我市经济带来的影响进行认真仔细的研究,及早采取对策,最大限度地发挥大桥对我市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二)重新定位乍浦港的功能�

乍浦港最初是按照“东方大港”的思路来建设的,由于投入少、建设慢,没有达到原来的要求。大桥建成后,乍浦港将处于北仑港和上海港两大港口中间,很难接到大的生意。这就要求对乍浦港进行重新定位,避开北仑港和上海港的强项,采取拾遗补缺战略,以服务散装货物为主,以专用码头为主。现阶段乍浦港正处在一个好的发展时期,大桥建设所需的大量建材需要乍浦港服务,乍浦港应抓住这个机会,做好这笔大生意。�

(三)抓紧研究我市经济与宁波等浙东及浙东南地区经济的接轨问题

杭州湾大桥建成后,我市与宁波等浙东及浙东南地区的经济往来将更加密切,这些地区的经济必然会对我市经济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我们要认真研究这些地区的经济结构、产业发展思路以及我市经济与这些地区经济的互补性,加强与这些地区的交往,最大可能地接受这些地区的经济辐射。�

(四)及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杭州湾大桥建成后,我市与宁波、杭州、上海和苏南各地的关系将会重新进行调整,以前区域经济合作格局下的产业结构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我们要在深入分析目前区域经济合作现状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大桥建成后对区内各地产业的影响,从中寻找机遇,及早调整我市的产业结构。�

(五)重新规划和定位大桥北岸交通网�

杭州湾大桥建成后,为了充分发挥大桥对我市经济的带动作用,要重新规划和定位大桥北岸的交通网,需要建设必要的连接线把我市现有的交通网与大桥形成的交通通道接轨,把现有的每条道路充分利用好,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我市经济的发展。
第2个回答  2008-03-16
都是垃圾 抄袭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