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 通货膨胀 滞涨 是由于怎样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导致的呢?出现的时候用哪个?为什么

分别出现通胀 和滞涨 的时候 怎么用这些政策

宏观经济学中解释通胀的模型是IS-LM曲线和AD-AS模型。IS对应的是财政政策,LM对应的是货币政策。
当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时,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IS曲线不变,导致利率的下降,这将增加社会投资,导致社会总需求的增加,这将推动通货膨胀。
一般来说,积极地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使用,虽然有一个挤出效应,但是总的将拉动社会总需求,市场上流动性充裕甚至泛滥,这会推高通货膨胀。
AD-AS模型中,社会总需求的增加,将会使价格水平提高(将AD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这也推高了通胀。
滞涨表现为高失业,高通胀,低经济增长。
出现通胀时应实行稳健的或是从紧的货币政策,收缩流动性。或是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增税或是减少政府开支,这有利于遏制通胀。
滞涨是一个很难解决的经济问题,三者无法兼顾,只能最多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解决其中的两个问题
解决滞涨问题可以参考比如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他们的经济理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0-12
  滞涨是指经济增长非常缓慢,趋于停滞,而且物价高企,通胀严重,故而称之为滞涨,它可以用AD-AS模型解释。
  在AD-AS模型中,AS曲线是极少变动的,这是由一国拥有的资源和技术决定的;经常引起经济波动和GDP增减的是AD曲线的移动,即总需求曲线,所以凯恩斯主义的政策主张也是着眼于总需求方面,即通过货币或者财政政策来影响总需求,也正是这个原因我称凯恩斯主义为需求管理的理论。
  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的发展,一国的经济越来越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其中的重要原因是外国资源的进出口影响了国内资源总供给,从而使AS曲线变得不再稳定。滞涨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石油危机严重影响了欧美国家的石油进口,减少了总供给(这类供给突然减少的情况被经济学家称之为供给冲击),使得AS曲线出现了向左下方移动的极端情况。
  简单地说,滞涨是由供给冲击(减少)导致的。
第2个回答  2012-10-10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均能引起通货膨胀,当政府增大购买或中央银行增大货币发行量时,就会出现相关情况。滞胀是70年代石油危机中出现的新现象,一般是认为由供给的冲击引起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