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酒与白酒有何区别

有知道的就告诉我哈

1、烧酒与白酒酒精度数的不同

韩国烧酒名字虽然叫烧酒,但是其酒精度却与中国的白酒有着天壤之别,烧酒完全没有白酒那么“烧”,通常中国白酒最低的度数也要在30度以上,而烧酒的度数却只在19.5—21.5之间,因此,烧酒在韩国是老少皆宜的一种酒类,而白酒在中国,很多人都会接受不了白酒的辣度。烧酒的度数仅仅只比中国黄酒的度数高一点点。

2、烧酒与白酒香型的不同

在中国,人们喝白酒,讲究味香,因此白酒单从香型就可分为很多种:酱香型、浓香型、清香型等,所以导致在制作白酒的过程中,香料放的会比较多,这是顺理成章的,因此在家里如果喝白酒的话,屋内的酒味就会非常的大,一般需要3、4个小时酒香味才能散去;

而韩国烧酒就没有那么浓烈的酒香味,如果不凑到跟前,是不会闻到烧酒的酒味的,但是这并不是说烧酒中就没有添加香料,相比较白酒而言,烧酒中含有的香料要比白酒中的香料少很多,可能这也就是很多中国人不喜欢喝烧酒的原因之一吧,因为酒味不够浓郁。

3、烧酒与白酒口感的不同

烧酒因其含有较低的酒精度,烧酒入口比较清新、爽口,而且刺激比较小,这种特质很适合作为烧烤或者海鲜生食的配饮;而白酒因其度数以及制作工艺的不同,好的白酒入口比较柔顺,醇香中又带有些许的微辣,后劲比较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03-05
烧酒指各种透明无色的蒸馏酒,一般又称白酒,各地还有白干、老白干、烧刀酒、烧锅酒、蒸酒、露酒、酒露、露滴酒等别称。

烧酒起源于唐朝,至宋元以后逐渐普及。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对烧酒的制作方法做了这样的描述:“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取酒滴。凡酸败之酒皆可蒸烧……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少数民族地区烧酒始于何时,未见确切的记载。最迟在明代中后期,偏僻山区的少数民族也已经熟练地掌握蒸馏酒的技术了。至明末清初,少数民族的烧酒酿制技术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与中原地区的酿制的水准不相上下,滇中地区元谋盆地一带:“所称谷者,皆稻也。诸谷犹常产,而唯高粱为最。高粱有二种,其黏者为酒露,可敌汾酒,名甲滇南。”同一时期,昆明的南田酒、武定的花桐酒。大理的鹤庆酒,“其味较之汾酒尤醇厚。”清代以来,烧酒酿制技术在各少数民族中迅速普及。至今,不能掌握烧酒酿制工艺的民族仅有少数。

小锅酒 云南哀牢山彝族聚居区的群众善于酿制烧酒,因制作过程中蒸烤是中心环节,故称酿制烧酒的过程为烤酒,又因蒸烤是在家庭小作坊中以小灶、小锅来完成,其成品酒习惯上也称小酒。小锅酒的主要原料是大麦、五米、苦荞,也常用稻谷、稗子、粟、薯等。酿造小锅酒的过程分两个阶段:一是捂酒饭。将备好的原料粮浸泡透心或煮熟,摊开,晾凉,撒上酒曲并搅拌均匀,然后装入瓦罐或专用的小酒窖内,封盖发酵。二是烤酒。烤酒器具有大、小铁锅各一口,木制酒甑一只,酒漏一个,引酒管一根,贮酒器一个。以上各项准备工作完成后,加火把水煮沸,使强烈的蒸气上升,把酒饭内的酒气蒸出上升到大锅底部,快速凝聚为酒液,滴落在酒漏里,再顺着引酒竹管流到贮酒器内。彝家小锅酒醇香爽口,清心提神。传统以自酿自饮为主,也是馈赠亲友的佳品。
第2个回答  2019-07-17
烧酒和白酒的区分总体说来是一样的,同样是粮食蒸馏酒透明无色,酒度自然也可分高低!中国传统烧酒有米烧,麦烧,地瓜烧,稻烧,高梁烧,青粿烧,但是更重要一点白酒不是中国传统烧酒,它是谷物烧酒市场量产化的一个新产物,就像清酒与黄酒的走向,烧酒工艺(发酵一蒸馏一降度一窖藏)是不需要任何香型调配的纯酿蒸馏酒,传统烧酒度数只有四五十度,为迎合人体接受能力酿酒师都会把酒降至25-30度之间,冷热皆可各取所好!酒度高低还是取决于市场需求。
第3个回答  2019-07-20
烧酒和白酒的区分总体说来是一样的,同样是粮食蒸馏酒透明无色。
白酒以粮谷为主要原料,以大曲、小曲或麸曲及酒母等为糖化发酵剂,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而制成的蒸馏酒。又称烧酒、老白干、烧刀子等。酒质无色(或微黄)透明,气味芳香纯正,入口绵甜爽净,酒精含量较高,经贮存老熟后,具有以酯类为主体的复合香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是一种东西。

是粮食曲化发酵后的蒸馏产品,有的地方叫白酒,有的地方叫烧酒。

这种酒勾兑后,就成为各种品牌酒。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