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六府的六府是什么?

如题所述

  五脏
  心:心为君主之官,主神明。心主血脉,其华在面。开窍於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
  心包络:亦称心包,是包裹在心脏外围的一层衣膜,膜上分布著明显的脉络。护卫心脏,传导心主的命令。

  肝:肝藏血。主疏泄,调节精神情志,促进消化吸收。肝主筋,其华在爪。开窍於目。
  肝气通於目, 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

  脾:主运化,主统血,主肌肉、四肢。开窍於口,其华在唇。

  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外合皮毛。主肃降,通调水道。开窍於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与喉咙、声音有关。(金实不鸣,金破不鸣)。

  肾:藏精气,主生殖,发育。主滋养和温煦各脏腑组织。主水。主纳气。 主骨、生髓、充脑,
  其华在发。开窍於耳,司二阴。
  命门:部位在两肾各一寸五分之间(肚脐後面遥遥相对,脊椎骨上面)。命门即是肾阳,
  『肾无此即无以作强,而技巧不出矣;膀胱无此即三焦之气不化而水道不行;
  脾胃无此则不能蒸化水谷,而五味不出矣,肝胆无此则将军无决断而谋虑不出矣;
  大小肠无此则变化不行,而二便闭矣;心无此则神明昏,而万事不能应矣』。
  六腑
  胆:附於肝,与肝相连,和肝共同发挥疏泄作用。胆内贮藏〝精汁〞(胆汁)。因胆汁清净,又称为〝中精之腑〞。
  临床上对惊悸、胆怯、失眠,多梦等证,常由胆来治疗。

  胃:位於膈下,上接食道,下连小肠。分上、中、下三部。上口为贲门,称为上脘;下口为幽门,称为下脘:
  上下脘之间名为中脘。主要功能是受纳和熟腐水谷。

  小肠:上连於胃,下通大肠。主要功能是〝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吸收具有营养作用的精华部分,
  归之於脾,转输五脏。同时将糟粕中的水液,渗入膀胱,杂檅下送大肠。小肠的功能,往往概括在脾的功能中。

  大肠:上端接小肠,交换之处称阑门;下端为肛门。生理功能是传泻糟糪粕。

  膀胱:位於小腹,接受由肾和三焦下注的水液,有贮藏和排泄小便的作用。

  三焦:上中下三焦的总称。因它不是一个具体的脏器,而是人体胸腹之上中下三部及其所在脏腑的概括,
  有〝孤腑〞、〝外腑〞之别称。主要功能是运行水液,敷布原气,主持诸气,司人体气化以推动脏腑的功能活动。病理上,上焦病包括心、肺的病变,
  中焦病包括脾、胃的病变,下焦病主要指肝肾的病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09
府可能应为腑.五脏是心肝脾肺肾,六腑是心包胆胃小肠大肠膀胱,差不多是这么回事.理解这个要知道中医的阴阳学说,经络学说,阴阳互为表里,十二经循环往复,维持生命体的机能.阴消阳长,阳消阴长,都是病态,不至于有性命之忧,但生命的常态受到了干扰.
第2个回答  2020-05-01
六腑是人体内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六个脏器的合称。
腑,古称府,有库府的意思。
中医理论认为六腑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纳、腐熟水谷,泌别清浊,传化精华,将糟粕排出体外,而不使之存留。所以六腑以和降通畅为顺。
第3个回答  2012-07-19
“脏”是指实心有机构的脏器,有心、肝、脾、肺、肾五脏,加上心包络又称六脏。但习惯上把心包络附属于心,称五脏即概括了心包络。脏者,藏也。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与智,肾藏精与志,故为五脏。“腑”是指空心的器官,有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受五脏浊气,名传化之府,故为六腑。
第4个回答  2012-07-24
五脏六腑是人体主要器官的统称,五脏六腑是中医理论根据五行理论而来,脏指的是实心的器官,腑指的是空心的器官。

具体来说:(对应五行:木火土金水)
五脏包括:肝、心、脾、肺、肾;六腑包括:胆、小肠、三焦、胃、大肠、三焦、膀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