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酸盐水泥42.5和普通硅酸盐水泥32.5的区别

硅酸盐水泥42.5和普通硅酸盐水泥32.5的区别是什么?

1、强度等级不同


国际通行的水泥标号是32.5和42.5,标号越大,水泥强度越高。硅酸盐水泥的强度等级分为42.5、42.5R、52.5、52.5R、62.5、62.5R六个等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强度等级分为42.5、42.5R、52.5、52.5R四个等级。


2、凝结时间不同


硅酸盐水泥初凝不小于45min,终凝不大于390min;普通硅酸盐水泥初凝不小于45min,终凝不大于600min。


3、细度不同


硅酸盐水泥以比表面积表示,不小于300m2/kg;普通硅酸盐水泥以筛余表示,80μ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10%或45μ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30%。


扩展资料:


1、矿物组成:


硅酸盐水泥的主要矿物组成是:硅酸三钙、硅酸二钙、铝酸三钙、铁铝酸四钙。

硅酸三钙决定着硅酸盐水泥四个星期内的强度。

硅酸二钙四星期后才发挥强度作用,约一年左右达到硅酸三钙四个星期的发挥强度。

铝酸三钙强度发挥较快,但强度低,其对硅酸盐水泥在1至3天或稍长时间内的强度起到一定的作用。

2、技术要求:

硅酸盐水泥的细度采用比表面积测定仪检验,其比表面积应不小于300㎡/kg,否则为不合格品。

国家标准规定: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不早于45min,否则为不合格品;终凝时间不迟于390min,否则为不合格品。

硅酸盐水泥的体积安定性经检验必须合格,否则为不合格品。硅酸盐水泥根据3d和28d的抗压强度分为三个强度等级即42.5、52.5、62.5,每个等级有两个类型即普通型与早强型(用R表示)。

行业标准:


《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于2007年11月9日,由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委员会联合发布。


该标准在大量试验和多次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完成的,主要将以前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三项国家标准合而为一,在技术要求、混合材品种和掺量、合格判定等方面做了较大的变动。

特别是在水泥品种划分、混合材种类限定、取消P.O32.5、增加水泥出厂合格证内容等方面做了详细规定,详细查看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条文解释。


GB 175-2007/XG1-2009 《 通用硅酸盐水泥 》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了原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相关数据与分类。现《通用硅酸盐水泥》以GB 175-2007/XG1-2009 《 通用硅酸盐水泥 》为标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硅酸盐水泥

百度百科-普通硅酸盐水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29

1、强度等级不同

国际通行的水泥标号是32.5和42.5,标号越大,水泥强度越高。硅酸盐水泥的强度等级分为42.5、42.5R、52.5、52.5R、62.5、62.5R六个等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强度等级分为42.5、42.5R、52.5、52.5R四个等级。

2、凝结时间不同

硅酸盐水泥初凝不小于45min,终凝不大于390min;普通硅酸盐水泥初凝不小于45min,终凝不大于600min。

3、细度不同

硅酸盐水泥以比表面积表示,不小于300m2/kg;普通硅酸盐水泥以筛余表示,80μ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10%或45μ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30%。

扩展资料:

2008年6月1号开始,普通32.5的水泥品种已经取消掉了。 普通硅酸盐水泥,由硅酸盐水泥熟料、5%-20%的混合材料及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具有强度高、水化热大,抗冻性好、干缩小,耐磨性较好、抗碳化性较好、耐腐蚀性差、不耐高温的特点。

众多权威专家反复强调指岀:高性能混凝土是以耐久性作为设计的主要指标,主要针对耐久性而言的,而不是强度。

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国内不少从业者对高性能混凝土的认识和应用仍然存在不少误区。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将高强度与高性能混凝土画上等号或者把高强度作为高性能混凝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我国标准CECS207-2006《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及住建部工信部建标[2014]117号文等规范将高性能混凝土定义为:采用常规材料和工艺生产,具有混凝土结构所要求高耐久性、高工作性和高体积稳定性,满足建设工程特定要求。

主要特征“三高”并没有高强度。美国ACI定义为:高性能混凝土是符合特殊性能组合和匀质性要求的混凝土。并不是一个混凝土的品种,而是强调混凝土的“性能”或者质量、状态、水平,不同的工程要求不同的强调重点,即特殊性能组合。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硅酸盐水泥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27

区别:

1、强度等级不同:标号越大,水泥强度越高。

硅酸盐水泥的强度等级分为42.5、42.5R、52.5、52.5R、62.5、62.5R六个等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划分为42.5、42.5R、52.5、52.5R四个强度等级。

2、凝结时间不同:硅酸盐水泥初凝不小于45min,终凝不大于390min;普通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分钟,终凝时间不得迟于10小时。

3、细度不同:硅酸盐水泥以比表面积表示,不小于300m2/kg;普通硅酸盐水泥以筛余表示,80μ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10%或者45μ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30%。

扩展资料

高性能混凝土是符合特殊性能组合和匀质性要求的混凝土。并不是一个混凝土的品种,而是强调混凝土的“性能”或者质量、状态、水平,不同的工程要求不同的强调重点,即特殊性能组合。凝结时间的测定是采用标准稠度的水泥净浆,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

水泥凝结时间,水泥和水后将成为具有可塑性的半流体,当经过一段时间后,水泥浆逐渐失去可塑性,并保持原来的形状,这种现象叫做凝结。随后即进入了硬化期,水泥的强度逐渐增加。

高性能混凝土是以耐久性作为设计的主要指标,主要针对耐久性而言的,而不是强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硅酸盐水泥

百度百科-普通硅酸盐水泥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09

有标号、种类和有效期的区别:

1、标号:

新号32.5=旧号425,新号42.5=旧号525。32.5的意思是指水泥凝固28天后,它的强度是32.5MPa,依此类推。国际通行的水泥标号是32.5和42.5,标号越大,水泥强度越高。家装使用32.5的水泥足矣。42.5的水泥用于6层以上建筑的混凝土浇灌。

如果使用42.5的水泥贴砖,会因强度太高而导致磁砖易裂。

2、种类:

按照水泥的好坏排序可分为:

(1) 硅酸盐水泥:代码PⅡ,该种水泥盾石只有42.5的。

(2) 普通硅酸盐水泥:代码PO,家装用这种即可。

(3) 矿渣硅酸盐水泥:代码PC;

(4) 复合硅酸盐水泥。

3、有效期:

自出厂之日起3个月为有效期,一般来说只要水泥不结块,就没太有问题。

4、凝固试验:

水+水泥活成稠粥状,2小时后初凝,再过8小时终凝,如果此时水泥能象石头一样坚硬,说明水泥的质量好;差的水泥就不行。

R型水泥属于快硬型,对3天强度有较高的要求

比如32.5 的三天强度要求为 抗压11.0 抗折 2.5

32.5R 的三天强度要求为 抗压16.0 抗折 3.5。

扩展资料:

普通硅酸盐水泥有42.5,42.5R,32.5三种规格,三个水泥都属普通硅酸盐水泥,国家标准规定代号为P.O,三者最大的不同是强度等级。P.O32.5水泥是通常说的400号水泥;P.O42.5水泥是通常说的500号水泥。

而P.O42.5R水泥是早强型500号水泥(3天强度高,28天强度P.O42.5一样),具体指标可看看国家标准(GB175-1999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硅酸盐水泥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15

区别:

1、强度等级不同:标号越大,水泥强度越高。

硅酸盐水泥的强度等级分为42.5、42.5R、52.5、52.5R、62.5、62.5R六个等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划分为42.5、42.5R、52.5、52.5R四个强度等级。

2、凝结时间不同:硅酸盐水泥初凝不小于45min,终凝不大于390min;普通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分钟,终凝时间不得迟于10小时。

3、细度不同:硅酸盐水泥以比表面积表示,不小于300m2/kg;普通硅酸盐水泥以筛余表示,80μ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10%或者45μ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30%。

扩展资料

在硅酸盐水泥熟料中加入适量石膏,磨细而成的水泥,分425、525、625、725四个标号。其早期强度比其他几种硅酸盐水泥高5~10%,抗冻性和耐磨性较好,适用于配制高标号混凝土,用于较为重要的土木建筑工程。

凡以硅酸钙为主的硅酸盐水泥熟料,5%以下的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统称为硅酸盐水泥(Portland cement),国际上统称为波特兰水泥。

硅酸盐水泥分两种类型,不掺加混合材料的称为Ⅰ型硅酸盐水泥,代号P·Ⅰ;掺加不超过水泥质量5%的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混合材料的称为Ⅱ型硅酸盐水泥,代号P·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硅酸盐水泥

百度百科:普通硅酸盐水泥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