澶渊之盟怎么读

如题所述

澶渊之盟读音是:[chán yuān zhī méng] 。

澶的声母是Ch,韵母是an,读第二声;渊的声母是Y,韵母是uan,读第一声;之的声母是Zh,韵母是i,读第一声;盟的声母是M,韵母是eng,读第二声。

澶渊之盟是北宋和辽国,在经过二十五年的战争后缔结的盟约。

公元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辽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张避敌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力劝,才至澶州督战。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河南濮阳)城下以八牛弩射杀辽将萧挞览(一作凛)。

辽由于自身原因,很早就通过降辽旧将王继忠与北宋朝廷暗通关节。宋真宗也赞同议和,派曹利用前往辽营谈判,于十二月间(1005年1月)与辽订立和约:

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因澶州(河南濮阳)在宋朝亦称澶渊郡,故史称“澶渊之盟”。

扩展资料:

澶渊之盟的积极影响

1、结束了宋辽之间长达二十五年的战争,“生育繁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白发长者),不识干戈”,此后宋辽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态。

2、宋朝节省了巨额战争开支,岁币(30万)的支出不及用兵的费用(3000万)百分之一,避免了重兵长年戍边的造成的过量徭役和朝廷赋税压力,以极少的代价换取了战争所难以获取的效果。

3、促进了宋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中华民族的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融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澶渊之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4-28

澶渊之盟读音是:chán yuān zhī méng。澶渊之盟是北宋和辽国,在经过二十五年的战争后缔结的盟约。

澶渊之盟的声母是ch,y,zh,m。

韵母是an,uan,i,eng。

读音是第二声,第一声,第一声,第二声。

公元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辽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张避敌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力劝,才至澶州督战。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河南濮阳)城下以八牛弩射杀辽将萧挞览(一作凛)。

辽由于自身原因,很早就通过降辽旧将王继忠与北宋朝廷暗通关节。宋真宗也赞同议和,派曹利用前往辽营谈判,于十二月间(1005年1月)与辽订立和约: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

因澶州(河南濮阳)在宋朝亦称澶渊郡,故史称“澶渊之盟”。


扩展资料:

历史对澶渊之盟的评价:

檀渊之盟是历史上签订的一个非常有名的合约。它除了本身对于中国未来发展的进程起了推动作用之外,结合檀渊之盟的背景以及影响来看,檀渊之盟的双方也是一个非常值得说的话题。

檀渊之盟的双方是当时占据了中原南北两方的两个朝代。檀渊之盟的这两个朝代,在当时应该是被称为国家的,一个叫做辽,一个叫做宋,在历史上是叫做北宋的。檀渊之盟签订的那个时候的辽已经不是之前的那个被嫌弃的少数民族朝代了。

经过励精图治的统治者的各种改革,还是士兵们的强身健体,使得檀渊之盟双方的签订者中的辽拥有了非常丰厚的实力。

澶渊之盟的影响:

北宋真宗景德元年,即公元1004年,宋辽两国在檀渊城展开激战,而后,在双方共同的议和意愿下签订了“檀渊之盟”,结束了长达百年的宋辽军事冲突,为两国带来了之后一百二十年的和平,这便是澶渊之盟的影响。

虽然要以岁贡为代价,然而能够换得边境的长治久安,对宋真宗来说,当然还是一笔划算的买卖。由于澶渊之盟的影响,宋辽两国暂时不再兵戎相见,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两国领导人都松了一口气。

自澶渊之盟签订后,宋、辽两国间百余年间没有再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事,边境恢复和平之后,两国的经贸往来与文化交流也变得日益频繁。据说在这一时期,两国通使殷勤,宋辽之间外交活动多达三百八十余次。

不仅如此,辽国发生饥荒时,宋朝曾主动提供赈灾帮助,而宋真宗崩逝后,辽国朝野亦举国致哀,以示恭敬。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澶渊之盟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4-26

澶渊之盟读音为:chán yuān zhī méng 

基本释义:

北宋与辽在澶渊订立和约的事件。1004年辽军南下攻宋,进逼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宋宰相寇准力主抵抗,军民奋勇御敌。辽提出议和。宋真宗赵恒急于求和,借口“屈己安民”,在澶州与辽订立议和条约,每年给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因澶州亦名澶渊郡,史称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以后,北宋在边境上的雄州(治今河北雄县)、霸州(治今河北霸州)等地设置榷场,开放交易。北宋的制瓷和印刷技术传往辽。北宋政府用香料、犀角、象牙、茶叶、瓷器、漆器、稻米和丝织品等,交换辽的羊、马、骆驼等牲畜。民间的交易也很发达。

扩展资料:

评价:

澶渊之盟是宋真宗在有利的军事形势下接受求和的结果。对宋而言,一方面幽云十六州的大部分土地未能收回,另一方面要输金纳绢以求辽朝不再南侵,此后辽更是不断索取,以金钱换取和平使北宋不再居安思危。对辽国而言,却是在不利的军事情势下占了大便宜,得到了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

最重要的是,澶渊之盟以后,宋辽双方大致保持了百年之和平,这对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民间交往和各民族之间的融合是非常有利的。 为中原与北部边疆经济文化的交流创造了条件。

积极影响:

1、结束了宋辽之间长达二十五年的战争,“生育繁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白发长者),不识干戈”,此后宋辽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态。

2、宋朝节省了巨额战争开支,岁币(30万)的支出不及用兵的费用(3000万)百分之一,避免了重兵长年戍边的造成的过量徭役和朝廷赋税压力,以极少的代价换取了战争所难以获取的效果。

3、促进了宋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中华民族的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融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澶渊之盟(历史事件)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4-26

声母是ch,y,z,m。韵母是an,uan,i,eng。

澶渊之盟是北宋和辽国,在经过二十五年的战争后缔结的盟约。

订立澶渊之盟的导火索还得从公元1004年,辽国南下入侵北宋开始说起。当时辽国不断骚扰北宋边境,当北宋由积极攻击转变为被动抵御时,辽圣宗亲自率兵攻入北宋境内。辽军势如破竹,并俘虏了北宋朝廷云州观察使王继忠。

宋真宗得知战事后,想要南下逃亡,当朝宰相寇准得知后,劝告宋真宗北上鼓舞士气。这时寇准想让杨嗣和杨业的儿子杨延昭等人率兵抗战,但是宋真宗没有采取杨延昭攻敌的建议。宋军在宋真宗鼓舞下,在澶州射杀了辽军首领萧挞凛,大大挫灭了辽军的士气。

此时,辽军陷入两难境地,虽然他们这次行军非常顺利,但是战线拉的太长,以致于粮食供给不足。再加上辽军深入北宋境地,万一败给了宋军,那么辽军的损失不可估量。

在辽圣宗和萧太后的考虑下,他们想和宋军议和,恰好宋真宗也有议和之心,辽圣宗便让降将王继忠前往澶州表明辽国议和的决心。接来下,宋真宗便派遣朝廷官员曹利用前往辽国进行谈判。因为双方都有和解之心,于是澶渊之盟过程只持续了不到半年时间,便签订成功。

宋真宗贪图安定,为了和辽国议和不惜花费重金,在曹利用的谈判之下,公元1005年1月份,宋辽两国正式签订澶渊之盟,盟约内容共有四条。在澶渊之盟的约束下,宋辽两国和平相处百余年。

扩展资料

澶渊之盟结束了中原政权与辽朝近百年的战争状态。自此以后,政治上互以南北朝相称,使者聘问不断,经济上双方沿边的农业经济在和平环境中得以发展,而榷场贸易更是互市不绝,有力的促进了两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

因而从历史的长时段来考察澶渊之盟,就不仅仅是辽宋恩怨和你我是非的问题。既然在宋辽金元时期,汉民族作为多数民族与少数民族间的冲突融合,构成了历史的主题之一,绝对的和平和正义在这种冲突融合中往往难以体现。

相反往往会以不平等和不公正的外表呈现在历史暂时的表象中,但从长时段来看,其间却有着历史的合理性。澶渊之盟也可以说是一种地缘政治的平衡,这种平衡不仅体现在辽宋之间,也表现在宋夏之间。

澶渊之役的当年,党项首领李继迁战死,宋朝在次年抓住时机与其继承者李德明议和。景德三年,双方也达成了和议,其性质和效果不啻是宋辽澶渊之盟的克隆版。尽管宋夏之间地缘政治的短暂平衡在元昊时期一度打破,但三方毕竟通过妥协获得了将近三十年的和平发展期。

至于宋辽间的这种平衡,虽然在元昊反宋时起过波折,但基本上没有打破过,大体维持到宋徽宗后期联金灭辽的海上之盟。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04-25

澶渊之盟读音:chán yuān zhī méng,澶的声母为ch,韵母为an,声调为二声;渊的声母为y,韵母为uan,声调为一声;之的声母为zh,韵母为i,声调为一声;盟的声母为m,韵母为eng,声调为二声。

澶(chán)渊之盟为北宋和辽国,在经过二十五年的战争后缔结的盟约。公元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辽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张避敌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力劝,才至澶州督战。

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河南濮阳)城下以八牛弩射杀辽将萧挞览(一作凛)。辽由于自身原因,很早就通过降辽旧将王继忠与北宋朝廷暗通关节。

宋真宗也赞同议和,派曹利用前往辽营谈判,于十二月间(1005年1月)与辽订立和约: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因澶州(河南濮阳)在宋朝亦称澶渊郡,故史称“澶渊之盟”。



扩展资料

澶渊之盟为宋真宗在有利的军事形势下接受求和的结果。对宋而言,一方面幽云十六州的大部分土地未能收回,另一方面要输金纳绢以求辽朝不再南侵,此后辽更是不断索取,以金钱换取和平使北宋不再居安思危。对辽国而言,却是在不利的军事情势下占了大便宜,得到了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

最重要的是,澶渊之盟以后,宋辽双方大致保持了百年之和平,这对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民间交往和各民族之间的融合是非常有利的。 为中原与北部边疆经济文化的交流创造了条件。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