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英雄,何谓枭雄,何谓奸雄

如题所述

自我牺牲的英雄气概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   英雄者,有凌云之壮志,气吞山河之势,腹纳九州之量,包藏四海之胸襟!肩扛正义,救黎民于水火,解百姓于倒悬。   英雄者,拥有藐视一切之能力,傲视群雄之气势,世人对其不但敬畏,而且难以捉摸。古今中外,英雄如天上星群,多不胜数。然最为特别者,皆寥寥可数,而终极完美者则放眼望去皆无,皆因没人达到上述之要求,即使宇宙再大,皆无长生不灭者。然若果有此人,皆生命之总和,方能达到长盛不衰。   在国家出现危难之时,总有一些人挺身而出,为国效力,这样的人,称为英雄。   在每个人的心底,都有着当英雄的渴望,就连王振也不例外,他出征也是希望得到这个称号。   但英雄不是人人都能当的,如果那么容易,岂不人人都是英雄?!   一般看来,英雄是这样的几种人:   所谓英雄者,敢为人之所不敢为,敢当人之所不敢当。   所谓英雄者,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   所谓英雄者,坚强刚毅,屡败屡战。   如此之人,方可称为英雄!   但是在我看来,真正的英雄绝不限于此。   所谓英雄,其实是一群心怀畏惧的人。   要成为英雄,必须先学会畏惧。   何解?待我解来:   我们都曾经历天真无邪的童年,踌躇满志的少年,也时常梦想着将来一展抱负,开创事业,天下之大,任我往来!   但当你真正融入这个世界,就会发现,这并不是你自己一个人的世界,你会遇到很多的不如意,很多的挫折,事情从来不会如同你所想的那样去进行。   于是人们开始退缩,开始畏惧。   他们开始意识到,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去不是那么容易的。   于是有人沉沦,有人消极。   然而英雄就是在此时出现的。   这个世界上本来就不存在着天生的英雄,没有谁一生下来就会刚毅果断,坚强勇敢,在母亲怀中的时候,都是同样的人。   如果你的人生就此一帆风顺,那当然值得祝贺。   但可惜的是,这是不可能的。在你的成长历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   而这些挫折会带给你许多并不快乐的体验,踌躇、痛苦、绝望,纷至沓来,不得安宁。   被人打才会知痛!被人骂才会知辱!   当你遭受这些痛和辱的时候,你才会明白,要实现你的目标是多么的不容易,你会开始畏惧,畏惧所有阻挡在你眼前的障碍。   如果你遇到这些困难,感到畏惧和痛苦,支撑不下去的时候,你应该同时意识到,决定你命运的时候到了。   因为畏惧并不是消极的,事实上,是一个人真正强大的开始,也是成为英雄的起点。   不懂得畏惧的人不知道什么是困难,也无法战胜困难。   只有懂得畏惧的人,才能唤起自己的力量。   只有懂得畏惧的人,才有勇气去战胜畏惧。   懂得畏惧的可怕,还能超越它,征服它,最终成为它的主人的人,就是英雄。   所以英雄这个称号,并不单单属于那些建功立业,名留青史的人,事实上,所有懂得畏惧并最后战胜畏惧的人都是英雄。   因为即使你一生碌碌无为,平淡度日,但当你年老回望往事时,仍然可以为之骄傲和自豪。   在那个困难的时刻,我曾作出了勇敢的选择,我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这就是我所认为真正的英雄——畏惧并战胜畏惧的人。   关键只在于那畏惧的一刻,你是选择战胜他,还是躲避他。   人生的分界线就在这里,跨过了这一步就是英雄!退回这一步就是懦夫! 枭雄 xiāo xióng   骁悍雄杰之人,犹言雄长,魁首,多指强横而有野心之人   争为枭雄。——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   备乃世之枭雄。——《三国演义》汉译英   “枭”是一种凶猛的鸟,引申为勇猛难制服。   因此枭雄的意思并不是有些人所说的狡诈不可信任的人物,而是指难以被制服的英雄。   英雄和枭雄其实差不多的.都说乱世出英雄,其实乱世所出的枭雄更多.而名垂千古的是英雄,得天下的往往却是枭雄. 枭雄 其原因就是枭雄不单是有野心而且无情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英雄却总有着所谓的妇人之仁,为小义而失大义。   英雄,是天下所有枭雄、奸雄之统称,因"枭"道、"奸"道皆有英雄之本色,所以成就枭雄、奸雄的事业,故"枭雄"之道不可小觑。奸雄”这个概念包括了两个内容,就是奸和雄,只有那些又奸又雄的人才能够叫做奸雄。比如像明朝的奸臣严嵩,鬼鬼祟祟,偷偷摸摸,使用的是阴柔手段,奸而不雄,这个只能叫奸贼;如果像东汉末年的张飞那样,心直口快,敢打敢认,这种雄而不奸,则为英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2-24
《三国演义》中,魏、蜀、吴三方的代表人物曹***、刘备、孙权三人可称得上是三国时期叱咤风云的三“雄”。千百年来,曹、刘、孙三人各得春秋笔法的一字褒贬而口碑流传,即英雄孙权、枭雄刘备、奸雄曹***。征之史籍,各有出处。 英雄,指见识、才能或作为非凡之人。三雄之中,声誉最佳。《三国志·孙权传》记陈寿做评语曰:“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又裴松之注引《吴历》记建安十八年,曹***率军号称步骑四十万攻孙权于濡须,孙权率众七万御之,相持一月有余。曹***见孙权舟船器仗军伍严整,不可侵犯,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乃撤军还。据此,孙权称英雄,当之无愧。然而,虽然孙权量力周旋,善保江东,成鼎立之一足,实属不易;但无论就志向抱负,还是文韬武略,乃至进取精神,以及对后世的影响而言,孙权都在曹***、刘备二人之下。“英雄”排名实居最末。 枭雄,雄杰之谓,含有凶狠专横的意思。稍带贬义。名声不如英雄好听,但相较带有一股强悍之风。《三国志·周瑜传》记刘备赴京口见孙权,周瑜上疏曰:“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建议孙权扣留刘备,不使其返。按一部《三国演义》,刘备是被极力颂扬的人物,一举一动都透着“仁义”二字,似与“枭雄”的称谓不符。其实,历史上的刘备少好结交豪杰,早年起义兵讨黄巾,有雄才而不甘居于人下,敢于见利忘义,“枭雄”之称虽出自敌口,但还算公允。刘备寄居曹***门下时,曹***曾从容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耳。”可见刘备之雄。较之曹***、孙权,“枭雄”虽不及“奸雄”,但胜过“英雄”。 奸雄,即奸人之雄,本指淆乱是非的辩士,后来多以奸雄指富于权诈、才足欺世的野心家。三雄之中,以奸雄名声最差,足以使人切齿。《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晋人孙盛《异同杂语》记曹***未出道时曾去拜见名士许子将。许子将在汝南主持一个“月旦评”,即每月月初开一次会,评论当时人物,影响极大。凡是得到许子将肯定或赞扬的人物,身价即刻大增。曹***问道:“您看我是怎么样一个人?”许子将笑而不答。曹***再问,许子将说出这样一句话:“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听罢大笑。这就是曹***“奸雄”称号的由来。《三国演义》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记述了这件事。即开篇就用“奸雄”二字将曹***定为乱臣贼子,予以彻底否定。其实,历史上的曹***是一个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在分裂混乱的三国时期,对统一我国北方,曾起过很大的作用,是三国时期最值得肯定的历史人物。三雄之中,“奸雄”的否定意义最强,但若论历史地位与个人才能,“奸雄”曹***远远超越了“枭雄”刘备与“英雄”孙权。 功高盖世、才亦超群的曹***为什么沦为“奸雄”?许子将的评论是否有问题?查《世说新语·识鉴》有如下记载。说曹***少时去见曾任三公的桥玄,桥玄对曹***说:“天下不久将要大乱,群雄争斗。能拨乱反正的人,看来非你莫属。然而你实是乱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贼。”桥玄与许子将对曹***的评论如出一辙;可是用词有所变化,“乱世之奸雄”变成了“乱世之英雄”。原来关于曹***到底是英雄还是奸雄这个问题,自古以来就说法不一。桥玄与许子将的说法到底谁更可信呢?众所周知,自古乱世出英雄,奸贼的出现则无关治世乱世。如此说来,曹***为“乱世之英雄”更合乎逻辑。《三国志·武帝纪》记陈寿为曹***作评语曰:“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所以,桥玄“乱世之英雄”的评价应为正确之论。
参考资料: http://www.plvx.com/archiver/tid-18713.html
第2个回答  2013-12-24
所谓“奸雄”,就是“奸而雄者”。像严嵩那样,鬼鬼祟祟,偷偷摸摸,奸而不雄,就只能叫“奸贼”.奸贼,就是“奸猾而有贼心的人物”; 像董卓那样,横行霸道,蛮不讲理,雄而不奸,就只能叫“枭雄”。
枭雄,就是“强横而有野心的人物”;
奸雄,则是“奸猾而有雄心的人物”。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