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为什么是白色的?

雪为什么是白色的?

雪的组成是冰晶,千万个透明冰晶在一起反光,由于冰对各种颜色的光的反射系数几乎都是相同的,而反射光和入射光又是完全同质的,因此在白天,雪花就是白色的。白色是全部可见光均匀混合而成的,称为全色光。
白色的物体,就是把彩虹的七种颜色,也就是所有的可见光均匀的反射了回来,我们看到的就是白色。一片雪花其实是透明的晶体,当光照射它时,会发生折射和反射。雪花摞在一起,光会不停的在雪花之间折射反射。
雪,是指从混合云中降落到地面的雪花形态的固体水。由大量白色不透明的冰晶(雪晶)和其聚合物(雪团)组成的降水。雪是水在空中凝结再落下的自然现象,或指落下的雪;雪是水在固态的一种形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5
雪花是由许多小的冰晶组成的。冰是无色透明的,但小冰晶像钻石一样,有好多面,每一面都像一面小镜子,反射光线的能力很强,而且光线方向不同,合起来射进我们的眼睛,就成白的了。这和无色透明的玻璃砸成碎末堆起来就变成白色的,是同样的道理。

你也许看过北国的冰雕或冰灯,透明的冰雕物像水晶一样使人置身于神话般的世界。冰和雪是连在一起的,用放大镜观察雪花,雪花是由一些透明的冰晶组成的。可是雪为什么那么洁白,一点也不透明呢?

夏天吃刨冰的时候,你可以亲眼看到冰是如何转变成雪的。刨冰机的刨刀在一大决冰上迅速地旋转,削出一大堆白花花的冰屑。用一玻璃杯盛上,再浇上彩色的果汁,可真漂亮。

透明的东西变成碎屑都会呈现白色。你注意过拍击在岸边的浪花了吗!在研钵里把玻璃研成碎屑也是白色的。

从透明到白色不透明的转变是光线耍的把戏。原来细小的透明冰屑有许许多多的棱角。光线在每一个棱角上发生折射,大部分的光线不能顺利地透过去,有的光线经过曲折的路径又回到人的眼睛中,所以看上去是白色。浴室的门窗上装的毛玻璃或压光玻璃不透也是这个道理。

如果你把雪装在一个大口玻璃瓶里,少倒一点水,这点水并不能够把雪融化,但是能把雪花内冰屑之间的空隙填满。这时倏,雪就由白色转变成透明的。

透明的能变成不透明的,不透明的又能变成透明的,真是有趣。我还可以告诉你,锃亮的东西可心变成黑的。一个新的铝锅,表面锃亮。但是当你用砂纸从上面擦下一些铝屑,放在手指上一捻,竟是黑的。有着银亮从金属光泽的铝怎么变成黑的了呢?

这种事并不希奇,照相底板上的黑色就是由细小的银粒组成的。把银的化合物涂在透明胶片上就制成胶卷。照相的时候,底片感光,光越强折出的银粒就越多,底片就越黑。

原因是由于金属小颗粒和小冰晶不一样,它们只能反射光线。小颗粒的分布是非常混乱的,所以不能像镜面一样把入射光线定向地反射回去。入射光线进到金属小颗粒中,就像进了“迷魂阵”,从一个小颗粒反射到另一个上去,这样反射过来又反射回去,光线越来越弱,很少能按入射方向返回去。因此看上去是黑色的。

把铝粉掺在透明的漆里刷在物体表现,黑色的粉末又会闪现出金属的光泽。
http://218.24.233.167:8000/Resource/Book/Edu/XXCKS/TS003041/0064_ts003041.htm

参考资料:http://218.24.233.167:8000/Resource/Book/Edu/XXCKS/TS003041/0064_ts003041.htm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6-04-15
雪作为水分子凝固态本身是无色的,它的视觉颜色是低温时微小的水分子晶体以它整齐的表面(任何晶体在微观上的形状都是整齐的,氯化钠这样的粉末在电镜下也是正方体的集合)进行全反射时将阳光反射到人眼中形成的,在宏观上表现为漫反射。因为阳光是全光谱混合光,视觉上是白色所以看到雪也就是白色,实际上这是阳光的颜色。
雪融化之后成水,相对固体的微小结晶来说液态的连续体大了很多,表面也不整齐,阳光入射时多折射进入水体,反射的较少,看上去就无色透明了。实际上,你仔细看一下水,如果入射光入射角很大,你的观察也是倾斜的,贴近水面,水不也是白色的吗,虽然颜色淡很多。有时候我们说水面上波光粼粼,粼粼的光不也是白色的吗,就这个道理,阳光的颜色啊!
第3个回答  2019-06-24
科学的解释:雪是大气中水蒸汽冷空气产生的,所以……它估计是冰块末磨碎成粉状的样子……厄……总体来说,他们是由血缘及DNA关系滴……冰块应该见过吧,是白色的,所以雪应该和冰块是长得一个颜色的,否则“遗传”一说如何而来?
第4个回答  2020-04-17
雪其实是比较小的冰块,应该是无色透明的。之所以呈白色,是光的反射导致的,你见过钢化玻璃破成碎片的现象吗?本来透明的玻璃,破城很小的碎片之后,变成了成千上万的小镜子。从四面八方反射太阳光,看上去变得比较白,就是这个道理。
无数块小冰块放在一起也是白色,其实,如果你单独拿出其中一块观察会发现它是无色透明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