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的“历史合理性”是什么?这对当今社会的人才选拔有什么历史借鉴价值?

如题所述

历史价值:
(1)政治方面: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拥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2)教育、社会风气方面: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3)文学艺术方面: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科举制,又称科举、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科举制具有分科考试,取士权归于中央所有,允许自由报考(即“怀牒谱自荐于州县”,与察举制的“他荐”相区别)和主要以成绩定取舍四个显著的特点。

科举制极大程度改善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但后期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了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思想。

科举制从隋朝(一说唐朝)开始实行,直至清光绪卅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前后经历一千三百余年,成为世界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办法。对中国在内的汉文化圈诸多国家,以及西欧国家启蒙影响深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3-22
科举制度对于现代人才的选拔有以下借鉴意义:

第一,要设法建立任人唯贤的制度,尽可能避免任人唯亲的现象发生。科举制度的考试就是为了避免任人唯亲而设立的;
第二,要设法从多个角度考察人才,而不能僵硬化、死板化,这是科举留给后人的反面教材。追问

科举制度的“历史合理性”是什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