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水解 判酸碱性

三个问题。

答全了才给分哦。

已知:铵根和偏铝酸根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一水合氨。
这说明什么酸碱性问题啊。

然后。现在向含有等物质的量的铵根、铝离子、氢离子混合溶液中。慢慢滴加氢氧化钠,直至过量,并不断搅拌,依次发生数个离子反应。
谁能把化学方程式依次写一下。最后一个是氢氧化铝和氢氧根的反应。

有没哪位详细解释一下双水解是什么东西。
谢谢。
WANGMING同学怎么判断反应先后顺序的啊。
题目给的条件就是铵根和偏铝酸根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一水合氨。。
不是偶编的。

双水解反应(The double hydrolysis reaction)是指弱酸根离子和弱碱阳离子相互促进水解,如Al3+和HCO3-,直至完全的反应。但是实际上铝离子与碳酸氢根并不一定发生完全双水解,只要稍加控制反应条件,铝离子与碳酸氢根就可以发生反应形成碱式碳酸铝盐。双水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之一是水解产物是容易脱离反应体系的溶解度非常小物质,如Al(OH)3、Fe(OH)3或H2、O2等极难溶的气体。当然,若互相促进水解程度非常大水解反应也可以认为完全进行。
1、弱酸根阴离子水解成对应的弱酸使溶液显碱性,弱碱根阳离子水解成对应的弱碱使溶液呈酸性。
2、Al3++3OH-=Al(OH)3 NH4++OH-=NH3+H2O Al(OH)3+OH-=AlO2-+2H2O
3、弱酸根阴离子水解使溶液显碱性,弱碱根阳离子水解使溶液呈酸性,两者相互促进使水解程度增大。通常双水解促进程度较小可以不予考虑,但在有些情况下程度很大使反应得以完全发生,如:硫离子和铝离子双水解为硫化氢和氢氧化铝,铝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双水解为氢氧化铝和二氧化碳,铁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双水解为氢氧化铁和二氧化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2-14
盐类的水解

盐的离子跟水电离出来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称为盐类的水解。
其一般规律是: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两强不水解,两弱更水解,越弱越水解。
哪么在哪些情况下考虑盐的水解呢?
1.分析判断盐溶液酸碱性时要考虑水解。

2.确定盐溶液中的离子种类和浓度时要考虑盐的水解。
如Na2S溶液中含有哪些离子,按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C(Na+ )>C(S2-)>C(OH-)>C(HS-)>C(H+)
或:C(Na+) +C(H+)=2C(S2-)+C(HS-)+C(OH-)

3.配制某些盐溶液时要考虑盐的水解
如配制FeCl3,SnCl4 ,Na2SiO3等盐溶液时应分别将其溶解在相应的酸或碱溶液中。

4.制备某些盐时要考虑水解
Al2S3 ,MgS,Mg3N2 等物质极易与水作用,它们在溶液中不能稳定存在,所以制取这些物质时,不能用复分解反应的方法在溶液中制取,而只能用干法制备。

5.某些活泼金属与强酸弱碱溶液反应,要考虑水解
如Mg,Al,Zn等活泼金属与NH4Cl,CuSO4 ,AlCl3 等溶液反应.
3Mg+2AlCl3 +6H2O=3MgCl2+2Al(OH)3↓+3H2↑

6.判断中和滴定终点时溶液酸碱性,选择指示剂以及当pH=7时酸或碱过量的判
断等问题时,应考虑到盐的水解
如CH3COOH与NaOH刚好反应时pH>7,若二者反应后溶液pH=7,则CH3COOH过量。
指示剂选择的总原则是,所选择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该与滴定后所得盐溶液的pH值范围相一致。即强酸与弱碱互滴时应选择甲基橙;弱酸与强碱互滴时应选择酚酞。

7.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时要考虑水解.
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8.分析盐与盐反应时要考虑水解.
两种盐溶液反应时应分三个步骤分析考虑:
(1)能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能否发生双水解互促反应;
(3)以上两反应均不发生,则考虑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

9.加热蒸发和浓缩盐溶液时,对最后残留物的判断应考虑盐类的水解
(1)加热浓缩不水解的盐溶液时一般得原物质.
(2)加热浓缩Na2CO3型的盐溶液一般得原物质.
(3)加热浓缩FeCl3 型的盐溶液.最后得到FeCl3和Fe(OH)3 的混合物,灼烧得Fe2O3 。

(4)加热蒸干(NH4)2CO3或NH4HCO3 型的盐溶液时,得不到固体.

(5)加热蒸干Ca(HCO3)2型的盐溶液时,最后得相应的正盐.

(6)加热Mg(HCO3)2、MgCO3 溶液最后得到Mg(OH)2 固体.

10.其它方面
(1)净水剂的选择:如Al3+ ,FeCl3等均可作净水剂,应从水解的角度解释。

(2)化肥的使用时应考虑水解。如草木灰不能与铵态氮肥混合使用。

(3)小苏打片可治疗胃酸过多。

(4)纯碱液可洗涤油污。

(5)磨口试剂瓶不能盛放Na2SiO3,Na2CO3等试剂.

凡此种种,不一而举。学习中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灵活应用之。
第2个回答  2008-02-13
1弱酸和弱碱生成弱电解质
2离子反应的先后是你定的,让能消失的先消失就好(指沉淀,气体等)
3双水解就是弱酸根离子与弱碱阳离子在水溶液中互相促进水解,水解程度增大。有些互促水解反应不能完全进行,有些互促水解反应能完全进行(俗称“双水解反应”)。
一.“双水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首先我们来分析Al3+与HCO3–在水溶液中为什么能发生“双水解反应”而Mg2+与CO32–或HCO3–却不能发生“双水解反应”?互相促进水解其水解程度增大,由于Al(OH)3溶解度非常小且H2CO3又不稳定易分解即生成的水解产物能脱离反应体系,根据平衡移动原理水解反应继续向右进行,直至反应完全进行;但Mg(OH)2溶解度比Al(OH)3大些,不容易脱离反应体系,则水解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就达到平衡,水解反应不能完全进行。由上不难看出: 生成的水解产物脱离反应体系是反应得以完全进行的重要原因. 因此, “双水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之一是:水解产物是容易脱离反应体系的溶解度非常小物质如:Al(OH)3、Fe(OH)3或H2、O2等极难溶的气体。当然,若互相促进水解程度非常大水解反应也可以认为完全进行。如:(NH4)2S几乎99.9%水解成NH3·H2O和HS-。

综上所述,水解反应能否完全进行决定于两个因素:1.互相促进水解程度大小(包括物质本性、外界条件等的影响)2.水解产物的溶解度。

二.有关推论及其应用:

中学化学中常见的能发生“双水解反应”的离子对有:Al3 +与HCO3–、CO32–、HS-、S2-;Fe3+与HCO3–、CO32–;NH4+与SiO32-等。下面我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Al3+遇到比碳酸还弱的酸的酸根如:ClO-、SiO32-、AlO2-等会不会发生“双水解反应”呢?根据以上条件,答案是肯定的。实际上,由于Al(OH)3、Fe(OH)3溶解度非常小,比碳酸稍强的酸的酸根与Fe3+ 、Al3 +也能发生“双水解反应”。

参考: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4549365.html?si=1&wtp=wk
第3个回答  2008-02-13
你第一个问题的已知有问题,偏铝酸根离子水解产物中没有氢氧化铝沉淀。因为水解的程度很小不会产生沉淀和气体!
1、弱酸根阴离子水解成对应的弱酸使溶液显碱性,弱碱根阳离子水解成对应的弱碱使溶液呈酸性。
2、Al3++3OH-=Al(OH)3 NH4++OH-=NH3+H2O Al(OH)3+OH-=AlO2-+2H2O
3、弱酸根阴离子水解使溶液显碱性,弱碱根阳离子水解使溶液呈酸性,两者相互促进使水解程度增大。通常双水解促进程度较小可以不予考虑,但在有些情况下程度很大使反应得以完全发生,如:硫离子和铝离子双水解为硫化氢和氢氧化铝,铝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双水解为氢氧化铝和二氧化碳,铁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双水解为氢氧化铁和二氧化碳。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