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阅读和书本阅读在根本上有什么不同吗

如题所述

电子书与纸质阅读书本有什么不一样? 常常有家长跟我反映,家里读中学的孩子整天挂在网络上,劝他们多看点书不要沉迷于计算机,结果常常被孩子反驳:“我在网络上搜寻阅读的数据也像是书啊!甚至比书的讯息更新、更实时呢!”
阅读网络上的数据与印刷出来的书到底一样不一样? 我想,首先得先区分书的媒介,不管是用纸印刷,或者用竹简,用羊皮,或者是电子书,只要经过编辑处理过正式发行的书,都算是书,与网络搜寻的数据是不同的。
不管是用什么媒介,只要是经过处理的书,都有成本,除了作者殚精竭虑的写作之外,还经过层层的编辑筛选与讨论,修正校订然后才会出版发行,基本上是有构架、有层次、有想法与目标,即便百科全书,只要经过编辑处理发行,都会有其独特的观点与架构。
当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学问,一个新的领域,必须找到那门学问的几本经典书籍,仔仔细细地从头读到尾,在脑中建立起完整的轮廓,这种轮廓也可以称作知识的基本架构,有了这样整体的认识之后,后续找到的许多资料与琐碎的细节才能适当地安放在那个架构里,也才能形成有意义的了解与记忆。
没有对那个领域的整体了解,网络上搜寻到无穷无尽的数据不仅没有帮助、浪费时间外,甚至有害,会使我们淹没在讯息的大海中。许多在大学任教的朋友感慨,现在学生的报告内容似乎非常丰富,旁征博引找了许多数据,但是却抓不到重点,结论也非常模糊,甚至搞不清楚作业的问题到底是要他们回答什么。
换句话说,如果没有自己的观点,也不清楚问题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即便花了一大堆时间在网络上漫游,剪剪贴贴,但其实还是无法形成真正的收获与了解。
当然,网络搜寻还是有好处!
最大好处是当我们很明确地知道想找什么数据时,帮助最大,以前可能要耗费数周埋在图书馆与积满灰尘的古老文献或期刊中奋斗,现在可以舒舒服服且很省时间地通过各种网络的数据库找到答案。但是别忘了前提是我们知道要找什么,知道该提出什么问题。我们都知道,对一门知识没有彻底了解,很难提出有意义的好问题。
资深出版人詹宏志就曾比喻:“Internet就像是一本非常大又丰富的书,有一万页,但是没有编码又散落一地,没有好的训练,网络的帮助其实很小,只会让人迷失。”真正要通过网络做学问,需要高阶的训练(与利用网络购物或查哪里有
好吃的餐厅这种低阶的使用需求完全不同),这些训练必须从阅读一本又一本的书来建立,没有快捷方式可以走。
网络上的讯息你能找得到的,别人也可以找得到,真能让我们胜出的关键在于你如何去界定这些讯息之间的关系,如何用自己的想象与专业知识去利用这些讯息,因此,还是要一步一脚印地从书本阅读起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4-11
电子书操作起来更方便,跳跃会很快,同时大脑对信息的接受、吸收也会很快。这种阅读是浅阅读,所追求的是短暂的视觉快感和心理的怡悦,适合读一些小说、文学类的。
真正想学习、研究一门学问,还是要通过书本
第2个回答  2015-04-11
没有 内容都一样 但书本不发光 对眼睛比电子设备要好
第3个回答  2015-04-11
在根本上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媒介不一样而已,追答

书的内容没有改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