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记叙顺序及作用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1-14
顺叙及其作用
顺叙——按事情发生——发展——结局的顺序写。
顺叙的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倒叙及其作用
倒叙——先写结果或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突出情节提到前面来写,然后从头来记叙。
倒叙作用: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激发阅读兴趣;避免叙事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强调主要内容,突出中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如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文章开头这样写道:“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这里的“现在”,指的是李大钊被害十六年后的1943年,也就是作者李星华写这篇文章的时间。

然后,从第二自然段开始,作者开始按照时间顺序讲述十六年前(1927年)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表现。 文章以倒叙的顺序,通过对李大钊被捕前到被捕后的回忆,展示了革命先烈忠诚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十六年前的事情至今仍然历历在目,表现了作者对父亲被害的极度痛苦和对父亲的敬仰与深深的怀念。

再如六年级下册《灯光》一课,文章采用倒叙的手法,由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写起,叙述过去的事情,结尾又回到写灯光。这样写的作用是强调了“灯光”,灯光在文中象征着革命英雄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这样强调突出了革命英雄执着的理想,也表现了作者对战友的怀念之情,也是在提醒人们不要忘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谁为我们开创的,不要忘记那些革命的先烈,与开头照应,显得结构紧凑。



插叙及其作用
插叙——在叙述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原来的记叙,插入一段与原文相关的内容,插入结束后,再接着原线叙述。



插叙的作用:结合本段内容回答,交代…………内容;联系上文回答,揭示…………原因;联系下文回答,推动…………情节往下发展;联系全文回答,对情节起补充作用,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富,使情节更曲折,使中心更突出,吸引读者,激发阅读兴趣。

如《凡卡》这篇文章讲述凡卡的悲惨遭遇时,作者的叙述、凡卡的信和他在写信过程中的回忆三部分内容穿插起来,互相映衬。文中插叙回忆的北荣,主要讲在乡下生活的快乐,基调是“乐”,而整篇文章的基调是“苦”,诉苦为主,以“乐”相衬,形成内容、情感上的对比,使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凡卡内心的“痛”。对中心起到了衬托作用。

插叙大致有这样几个作用:

充实文章内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第七段向我们展示了冬天百草园的无穷魅力,这中间插入了一段长妈妈给“我”讲“美女蛇”的故事。这插入的小故事增添了百草园的神秘感,丰富了儿童乐园的情趣。

突出中心。《凡卡》这篇文章讲述凡卡的悲惨遭遇时,作者的叙述、凡卡的信和他在写信过程中的回忆三部分内容穿插起来,互相映衬。文中插叙回忆的北荣,主要讲在乡下生活的快乐,基调是“乐”,而整篇文章的基调是“苦”,诉苦为主,以“乐”相衬,形成内容、情感上的对比,使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凡卡内心的“痛”。对中心起到了衬托作用。

凸现人物形象。再看《故乡》一文中,介绍杨二嫂时,有一段文字:“我孩子时间,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但是擦着白粉、颧骨没有这么高,嘴唇也没有这么薄,而且终日坐着,我也从没有见过这圆规式的姿势„„”。通过对杨二嫂二十年的身份、外貌、性格的描述,与眼前的杨二嫂进行对比,把杨二嫂久经世故的市侩嘴脸刻画得淋漓尽致。

推动情节发展。我们学过的课文《羚羊木雕》中,“妈妈说的羚羊是一件黑色硬木雕成的工艺品,那是爸爸从非洲带回来给我的。”这句话插叙既交代了羚羊木雕的形状和来历,同时也突出了木雕的可贵,为下文爸爸、妈妈逼“我”要回木雕埋下伏笔,从而推动了情节发展、结构曲折有致。



插叙的内容应能对中心内容起补充、解释或衬托作用,根据中心内容的需要可长可短,但不能超越表现中心思想的范围,否则会喧宾夺主、繁琐累赘。使用插叙时,要安排好与中心内容的衔接,使过渡自然,内容贯通一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