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时期的黄巢大起义一度转战大半个中国,并且还攻进过长安,可是为什么最终仍然失败?

如题所述

1.起义目标不坚定

黄巢出身于盐商之家,他所代表的利益也自然就是当时社会下层的地主阶级的利益,由于所代表的阶级眼界有限,因此后来黄巢在率领起义军起义的过程中,随着自己所掌握的权力和统治的范围不断扩大,他的起义目标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动。黄巢曾经参加过唐朝地科举制度,当时他的目标也只是想要入朝做官,但是他科举考试却失败了,唐朝为了更好地瓦解和拉拢起义军的势力,给当时起义军的领袖王仙芝赐予官职,却并没有给黄巢赐官的时候,黄巢自然产生不满,在黄巢一直没有接到唐朝给他的官职任命之后,他最初的目标就无法实现,于是他就开始转变自己的目标,想要自己建立政权,因此他就率领起义军攻破了长安,自己建立了政权。

2.个人性格过于张扬和重义气

黄巢的家族是以贩卖私盐为生的,由于贩卖私盐是国家明令禁止的事情,因此黄巢在贩卖私盐的时候,需要经常躲避唐朝官员的检查和打压,同时还要面对各种可能存在的抢劫等突发的情况,长久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黄巢,对于各种突发状况和混乱局面的出现得心应手,他经常广泛地结交各种朋友,拓展自己势力范围,从而保证自己贩卖私盐的通畅。

3.制定军事策略的失误

黄巢在起义过程中最大的一项战略失误就是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根据地,对于起义军经过千辛万苦所攻占下来的城池,并没有派兵进行驻守,也并没有安排官员来对此进行管理,因此这种使得后来唐朝军队再次反攻的时候,能够毫无阻力的直接进攻到黄巢的主力军队当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0-11
没有一个基本盘。所谓的黄巢起义不过是带领一帮普通老百姓打到哪是哪?就跟李自成差不多。你想想李自成最牛的时候,不是还把明朝首都给打下来了吗?但是李自成一到某处必然会破坏当地的统治结构,胁迫百姓跟着他四处流浪。所以到最后他连一个统治的地盘都没有,自然没办法跟清兵抗衡
第2个回答  2021-10-11
因为在建立了政权后,起义军首领留恋富贵,不思进取,结果被困长安,之后无奈撤离被唐军和沙陀军打败。
伟大领袖毛主席在这一问题上指出,只有彻底地克服了流寇主义,提出并实行建立根据地的方针,才能有利于长期支持的游击战争。
其根本原因是没有根据地,占领长安后不思进取。
第3个回答  2021-10-11
黄巢起义最终为什么失败,主要原因是起义的人大部分是目不识丁的农民,没有战略目光,目光短浅,没有据此的战略方针,最终导致失败是必然的。
第4个回答  2021-10-11
黄巢大起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饭了流寇主义的错误没有建立巩固的根据地,到处流窜,最终结果是失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