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黄炒鸡蛋和立春有什么习俗

如题所述

立春前后,老辈传下来的“咬春”习俗不能忘,应季而食,迎接春天。所谓的咬春,咬的就是春节的一些新鲜嫩芽,一是应季而食,二是迎接新春,那么“咬春”咬的是以下这些东西:萝卜、马来头、韭黄、香椿、荠菜、绿豆芽等等。
韭黄是韭菜经软化栽培变黄的产品。韭菜隔绝光线,完全在黑暗中生长,因无阳光供给,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叶绿素,而变成黄色,称之为“韭黄”。韭黄有韭菜的清香,但是比韭菜鲜嫩,它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搭配鸡蛋一炒,鲜嫩美味,不仅可以驱寒散瘀,增强体力,还能增进食欲。
推荐菜品:韭黄炒鸡蛋。
所需食材:韭黄,鸡蛋,食用油,食盐,香葱,料酒。
操作步骤:1 韭黄洗净切段,鸡蛋打散备用。
2 锅中烧油,油热加入鸡蛋炒匀,再加入韭黄一起翻炒,炒至韭黄变软,加入少许清水,大火烧开,即可出锅。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时节是春季的开始,意味着风和日丽、鸟语花香、万物生长、农家播种。立春之日迎春距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古时候,在立春之日,天子都要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回来之后,要赏赐群臣,布德令以施惠兆民,现在民间也保留有迎春、春游、鞭春牛、咬春等方式来庆祝立春。
南方的春游和咬春最为著名,春游就是在春节期间,选一个春暖花开之时,几个朋友相约出门旅游,放松心情,尽情玩耍。咬春就是家家户户在立春之时,吃春卷,吃芽菜。春卷用薄薄的面皮,包裹着鲜美的蒜苗和肉丝,咬一口,满嘴的鲜香,吃春卷之时就意味着春天到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26
因为韭黄因为韭黄炒鸡蛋就是立春的习俗我们这边就是这个习俗,具体是为什么我也不清楚了
第2个回答  2021-02-25
韭菜虾皮炒鸡蛋

食材:韭菜一把洗净、鸡蛋2-3个、虾皮适量。

做法:韭菜切小段,鸡蛋破壳后打匀。炒锅上火,植物油烧温热后,放入虾皮煸炒至香。然后倒入打匀的鸡蛋,待鸡蛋炒得稍有固定形状后将韭菜倒入。煸炒一阵后加盐,姜末、味精,再翻炒一阵即可。

功效:韭菜辛温发散,有助于人体阳气生发、舒畅,鸡蛋养血,这道菜能滋肝养血,生发阳气,适合立春食用。
第3个回答  2021-02-24
立春的习俗
迎春大典
在古代,立春这一天,上至天子,下到庶民,全都出动到东郊进行迎春大典。为什么选择东郊呢?这是因为在迎春活动中祭拜的句芒神是东方之神。天子在迎春大典之后,要赏赐群臣,布施恩德于民,这种活动对平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后来发展成世世代代迎春活动。
除了这一全国性的庆典活动,古代人在立春日还有着打春牛、喝春酒、吃春饼的习俗。
打春牛
打春牛就是在立春日用黄土造牛并鞭打之,寓意鞭策耕牛、辛勤耕耘。皇宫内打完春牛之后,把黄牛搬至臣子府前,让臣子打春,而在府门前路过的行人也可以打春牛。由于这种风俗,所以立春在民间又称为“打春”。
喝春酒
喝春酒在我国古代就有,现在在台湾仍然延续着这一传统习俗。2014年马英九所在的国民党就专门举行了国民党中央春酒晚宴,而台湾的企业,在新年开工的时候有老板宴请员工喝春酒一起热闹热闹的传统。
吃春饼
古代每逢立春日,民间有吃春饼、春卷的饮食习俗。春饼是用麦面烙制或蒸制的薄饼,以豆芽、韭黄、粉丝等炒成的合菜作馅儿包着使用。以往,吃春饼时讲究去酱肉铺叫盒子菜,店家送菜上门。盒子菜分格码放着熏大肚、松仁小肚、炉肉、清酱肉、熏肘子,食用时切成细丝,再配上几份家常炒菜如肉丝炒韭菜、摊鸡蛋,一起卷进春饼里吃。
吃春饼讲究将菜包起来,从头吃到尾,名为“有头有尾”,取吉利的意思。
韭黄炒鸡蛋的食谱
食材用料:选择一把嫩韭黄(大概250克左右,叶片要金灿灿,闻起来有一股清香),选择3个鸡蛋(鸡蛋要选择摇起来没有水声的,新鲜的鸡蛋外壳完整,想要口感好选择土鸡蛋),准备食盐若干,生抽少许,料酒和清水少许,一些色拉油,清水少许,其他调味品。
步骤1:将新鲜的韭黄掐掉老茎,然后清洗掉韭黄表面的泥土和脏东西,将韭黄清洗干净,切成大小均匀的小段,记得叶子和韭黄根茎分开。
步骤2:准备好一个器皿,土鸡蛋全部磕入在碗里,依次加上食盐,先把鸡蛋液搅散备用,最后加上料酒和若干清水,把蛋液全部搅散备用。
步骤3:锅底先烧热一会儿,加上一些色拉油至6成油温,调好的鸡蛋液全部下锅,等待鸡蛋全部成块,然后成型后炒散,盛出来备用。
步骤4:锅底留一些底油,加上蒜黄的根茎煸炒,将其煸炒至变软,加上炒好的鸡蛋块,将韭黄和鸡蛋炒均匀。
步骤5:最后加上一些韭黄叶子,加上一勺生抽,转中火快速翻炒均匀,加上一些食盐和胡椒粉,将两者翻炒均匀。
步骤6:翻炒几下,关火出锅,这道鲜嫩入味,色泽金黄,鲜美营养的韭黄炒鸡蛋做好了,这道菜记得要趁热吃,吃起来实在太香了,比大鱼大肉还受欢迎。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