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土栽培

如题所述

无土栽培技术的发展简史
“万物土中生”,这是长久以来人们对于作物种植所形成的观念。而实际上人们很久就开始了无土栽培植物的尝试,并且出现了原始无土栽培的雏形,直到后来人们对于植物营养本质的逐渐认识,方开始了无土栽培的实验研究,并最终走向大规模的生产应用。这段发展历史延续了几千年,而人类自主的进行无土栽培实验到规模化生产的过程也经历了100多年。了解无土栽培的发展历史,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认识和掌握无土栽培技术的本质。
无土栽培的发展历史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时期,即萌芽时期,实验研究时期,生产应用时期和大规模集约化,自动化生产应用时期。
一:萌芽时期(?-1840年)
由于在这一时期中人们对于作物吸收什么作为营养这个问题的了解很肤浅,因此无土栽培只是人们的一种无意识的植物行为,但也有很多人们试图尝试不用土壤来种植作物,例如人们在过年时家庭中养殖水仙花;在江南水乡的水上人家的船后往往有一个用竹子,芦苇等做成的小筏子,在小筏子上放上少量的泥土种植空心菜,白菜等;在巴比伦的空中花园上种植花草等,这些都是最早的无土栽培雏形。
二:实验研究时期(1840-1930年)
在这一时期之前的很长时间里,许多人都被植物研究究竟需要什么来赖以生存,或植物的营养本质是什么的问题所困扰,先后有许多人提出植物是以水作为营养的,也有人认为是以“油”火,水,土”为其营养的,也有人提出植物是以腐殖质为其营养的。林林总总,不一而足。直至1840年德国科学家李比希提出植物是以矿物质作为其营养的“矿物质营养学说”以后使得许多有关矿物质作为植物营养来源和作用的实验广泛的开展起来,最终被以后的科学工作者所认同和正实。同时也对李比希当时提出的“矿物质学说”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尽管李比希本人从来就没有做过矿质盐配置的溶液来种植植物的尝试,但他创立的“矿物质学说”成为了以后无土栽培的理论基础。
三:生产应用时期(1930-1960)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无土栽培技术从实验室的研究逐渐走向实用化的生产应用。最早应用于生产的是在1929年美国加州农业试验站的格里克。他参照霍格兰营养液配方配制营养液种植的番茄高达7.5M,一株收获14.5KG,称为第一个吧实验室研究用的无土栽培技术用于商业化生产的人。
四:大规模集约化,自动化生产应用时期(1960-现在)
随着人们对植物生长极其控制原理和方法的进一步认识,同时随着石油化工也的迅猛发展,无土栽培中大量使用的塑料产品如管道,塑料薄膜等的价格大幅度降低,使得无土栽培的见识费用降低到了许多种植者可以接受的,大面积建设的水平;同时也由于水泵,电磁阀,定时器,进行自动控制所需的酸度计,电导率和电子计算机等控制仪器仪表的应用,使得无土栽培的生产过程逐渐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规模日渐扩大。
武汉双螺旋 这个网站上有很多介绍,你自己可以去看;包括水培,基质培,气雾培,水培花卉,还有很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8-09
无土栽培分两种 一是水培 二是有机质栽培
你把问题说清楚点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8-09
有水培,机质栽培,还有气化,雾化一类的,
第3个回答  2012-08-09
有哪位业内人士知道无土栽培营养液配方 如瓜果类 叶菜类 精确的配方比例 你要这个?自己配很麻烦的,好多微量元素使用量是很小的但买的时候不能根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