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元朝的行省制度与明朝的三司,有什么不同

如题所述

元朝的行省制度是地方官制,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而明朝的三司分别是布政司、按察司、都司,分别掌管民政、财政、刑狱和军事。目的是加强君主的权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7-29
元朝的行省制度与明朝的三司在地方官制和目的上存在一些不同。
元朝的行省制度旨在加强中央集权,地方官制为行省制度。
而明朝的三司则分别是布政司、按察司、都司,各自掌管民政、财政、刑狱和军事,旨在加强君主的权力。
总的来说,元朝的行省制度与明朝的三司在目的和地方官制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第2个回答  2017-05-12
行省一词,源于金。金因地方上战争的需要,设行尚书省以分任军民之事,非定制。元世祖时,开始设置中书省。中统、至元年间,在各地分置行中书省,作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后逐渐成为固定的地方行政机构,掌管辖内军政要务。行省制,就是在中央设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枢密院掌管军事,御史台负责监察;在地方设行中书省,行省设丞相一人,掌管全省军政大事。行省下设路、府、州、县。元朝在全国共设10个行省,即岭北、辽阳、河南江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省、江西、湖广。而山东、山西、河北和内蒙古等地则称为“腹里”,由中书省直辖。
明清两代沿袭了元朝的行省制度,变化不大,只是多了一些行省,改了一些行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