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小孩入园哭泣,怎么解决

如题所述

马上就要到9月份的开学季,对于新入园的小班小朋友来说,可能是哭声一片了,作为家长可能也会提前焦虑。其实,小朋友新到一个环境生活,哭泣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哭几次就没事了,家长千万不要为此时担心,把事情交给幼儿园老师处理就可以了。

我女儿是去年新入的幼儿园,她这个人性格也是比较内向的,第一天带她去幼儿园一开始还没什么,到了教室发现我要离开她,她就开始焦虑了,然后就拉着我不让我回去,这时候老师看到就来安慰她,她对老师还是挺陌生的,肯定不接受,老师看她这样,就把她抱起来,她不给,就开始哭闹了,然后老师让我快走,不要犹豫,没事的,然后我就跑了,到了楼下就听到她杀“猪”般的吼叫。

到了中午,老师发来照片,是她安静的吃饭的照片,老师说哭泣后就停了,虽然还没融入到这个大家庭,但适应能力还可以。最后这种场面维持了不到一个星期吧,她适应了这个环境,在正式开学的时候就不再哭了,不过还是有其他小朋友哭的。

那么,幼儿园小班小孩入园哭泣,怎么解决?

1.小班的小孩子新入园,一般都会提前一个星期开学,目的就是让小孩子适应好幼儿园生活,这样不至于开学时一片哭声。所以,我们作为家长配合好幼儿园工作,只要把孩子负责送到,其他的事情让老师解决。

2.如果方便的话,在还没开学的时候,多带孩子到幼儿园周边活动,让孩子对这个环境比较熟悉了,然后再告诉孩子,过几天我们就要到这里玩,和很多小朋友一起玩。

3.有的幼儿园为了让孩子适应,会让小朋友在开学初带上自己最喜欢的玩具,这样有了平时接触的玩具陪伴,孩子的心理也算是有点小依靠,哭泣的时间也会缩短。

4.在和孩子沟通去幼儿园的时候,家长最好能满足孩子的一些小小要求,以达到鼓励他们的作用。我家孩子第二天去幼儿园的要求就是妈妈要第一个到教室接她,放学后要买冰淇淋给她吃,作为妈妈,我觉得这点小要求是可以满足她的。

总结: 

孩子新入幼儿园哭泣是很正常的,家长千万不要看到孩子哭泣就舍不得了,然后就把孩子带回家或者说一直在安慰着,其实这么做一点用都没有,反而还让孩子更依赖家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9

1、预热孩子入园前的心理。

在幼儿园开学前,告诉孩子,还有多久就要上幼儿园啦。幼儿园是个什么样的地方,有很多小朋友可以一起玩,有很多孩子爱玩的游戏设施,还有有趣的手工课程。让小朋友对幼儿园有好的印象和憧憬。



2、借助绘本帮助孩子找到入园的感受。

在孩子入园之前,多陪伴孩子看幼儿园主题的绘本,例如,《我爱幼儿园》《我妈妈上班去了》,让孩子了解,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就该去上幼儿园啦,每个孩子都是如此。

而爸爸妈妈呢,需要去上班。有个儿歌“爸爸妈妈去上班,我去幼儿园”也可以放给孩子听听。


3、用爱滋养孩子的内心。

孩子入园前,学习《魔法亲亲》中的魔法,滋养孩子的内心。告诉孩子,爸爸妈妈爱他。无论在哪儿,爸爸妈妈的爱都伴随在孩子身边。

上学,家长去送孩子,给孩子一个魔法亲亲,告诉孩子父母的爱伴随着他。也告诉他,家长一定回来接他回家。


放学,家长去接孩子尽量不要太晚,但也难免会来晚。提前和孩子说,如果爸爸妈妈晚来一些也不要着急,爸爸妈妈一定回来接宝贝。

第2个回答  2023-08-16
每年九月开学季,幼儿园门口总是充满了孩子的眼泪和家长的不舍。宝宝来到全新的环境,需要跟全新的朋友和老师一起学习、玩耍,难免会不适应。有的孩子分离焦虑严重,甚至会大喊大闹。但作为家长看着揪心,明白孩子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哭闹实属正常,却又狠不下心转头就走,只能和孩子在校门口不停拉扯。
所以,家长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不哭不闹入园?今天就来分享孩子新入园的秘籍宝典,帮助家长和孩子快速脱敏!
首先,家长需要明白孩子哭闹的原因。
哭是畏惧情绪的具象表现。通俗地说,孩子哭是因为他们害怕,心理上还没有适应新的环境,心里产生担心、焦虑、害怕,转化为行为,就成了哭。
那孩子为什么会害怕呢?是因为他们对幼儿园的环境感到陌生,没有安全感。在孩子的视角里,门口站着不认识的保卫叔叔,周围都是不认识的小朋友,向我伸开双手准备抱走我的也是陌生的姐姐和阿姨,而且幼儿园里面好大,全是陌生的操场、陌生的教室。短短时间内孩子所看到的、听到的都是陌生的,自然会感到不安和恐惧。
所以,如果家长只是很随意地跟孩子讲,“宝贝儿,幼儿园里有很多的小朋友可以跟你玩儿,幼儿园里有很多好玩的东西……”等等之类的话,是无法消除孩子对陌生环境的恐惧的。
那么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接下来,就给家长分享五种让孩子轻松入园不哭闹的正确做法!
(1)提前好习惯准备,让孩子能应对困难
在家里时要训练孩子独立如厕、吃饭、换衣服的能力,并且家长要给孩子多带几套衣裤和袜子,以备尿湿裤子或者打撒水的时候更换。书包里还可以准备一个袋子,用来装换下的脏衣服。
(2)多多夸奖孩子,给予积极的心理暗示
“我们的孩子长大了,终于可以去幼儿园了!”、“老师说今天我们家孩子表现可棒了,不用老师喂,自己吃了一大碗饭呢!”,或是“幼儿园有这么多新奇的玩具,妈妈都没有玩过呢,真羡慕你”等等。除了语言暗示以外,情绪、表情、行为的暗示更为重要,家长的态度孩子都能读懂,并且深受影响。
(3)带上喜爱玩具,缓解孩子入园焦虑
一个毛绒玩具在成人眼里不算什么,但是在离开亲人的陌生环境中,这个玩具承载的是孩子情感的依托。现在很多幼儿园也会在入园须知上建议刚入园的孩子带上自己喜欢的玩具。
(4)理解孩子的情绪,用合适的方法引导
对于3岁的孩子,一板一眼地讲大道理是没用的,甚至会产生反效果使得孩子认为上幼儿园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家长应结合孩子的心理特点,引导孩子正确看待去上幼儿园的这件事情。比如,上幼儿园可以是一场大探险,里面各种各样的玩具就是孩子挖掘的宝物,鼓励孩子去体验更多的玩具,然后回来分享给家长。
(5)眼泪都是成长的印记,家长不能轻易心软
孩子入园的第一个月是最关键的,这个月如果能顺利坚持下来,基本上就大功告成了。所以在第一个月时,家长请一定不能轻易心软,这是孩子长大的必经之路。这个关键时期,家长可以采取“晚来早走”的方式入园,减少在幼儿园的时间,让孩子感觉一天不是那么漫长、难熬。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04-10
刚刚入园的孩子都免不了要哭闹。绝大多数幼儿入园都要经历哭闹这一阶段。有的家长见到孩子哭闹便手足无措,有的家长在门外徘徊观望,不愿离去;有的家长采取哄骗战术:“妈妈不走,在外面等着你!”有的家长与孩子一起抱头痛哭,甚至有的家长因为孩子哭闹而终止送园。
幼儿园是孩子踏上社会的第一步,也是宝宝们第一次长时间离开爸爸妈妈,独自面对陌生的人和陌生的环境,稚嫩的心灵中承受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哭,是孩子发泄情绪的有效手段,有利于幼儿不良情绪的排遣,因而,幼儿来到一个新的环境中,哭闹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