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湖山里人家堂房里的神龛

如题所述

湘南南部山里人将神龛称为“西祖”,供奉的是“天地君亲师”。神龛分为上中下三格,分别供放神仙菩萨、祖先牌位和师长灵位。神龛内左侧书写“天赐平安”,右侧书写“地生金银”,香案位于神龛前,香炉置于正中,两侧为长明灯,供品摆放在前面。香案前铺设蒲团,这种形式也被称为“佛堂”。在祠堂中,若有其他摆件,香炉左侧放置一件簋,右侧放置一件簠(现今大部分神龛下没有,灵位下写上这两字作为配合)。阴阳公母各有分别,讲究先后大小,大致相同,小有差异。
神龛正对大门,有些家庭在天井前立柱并装屏风,两立柱靠墙,左侧为左丞门,右侧为右相门。神龛安放在最后墙面的中心,这种设计显得更为正式和庄严。过去,同堂四代的家庭有专门的清明田,每年过清明称为打清明,主要供放三生鸡、鱼、肉和五谷。若前一年收成好,第二年会举行大清明,邀请同系、同宗、同族、同堂、同辈的人一起祭祀祖先,感恩其恩典和好施。大家齐聚一堂,共庆家族兴旺和未来发展方向。这种仪式既不是喜事,也不是丧事,而是一种缅怀思念认祖、认宗、认亲的传承。
神龛的摆放高度有专门的阴尺,适宜的高度为1.19米或1.41米。家宅神龛较小,供桌摆放亲人牌位。关于阴阳师,人们常称其为神汉巫婆,最典型的阴阳师是目连,因救母得以自由往来于阴阳之间。那么,这些神汉巫婆是否也能像目连一样自由往来于阴阳之间呢?阴阳师的神龛除了供奉天地,还插着水火风雷山泽六面旗帜,这些来源于周易八卦。周文王在羑里用文字归纳《易经》走向,形成六十四爻后,很少有人再深入研究。《易经》包含奇门遁甲,包罗万象,其中包括阴阳师的操作,知晓其中的奥秘就像掌握乘法口诀,对应结果,背诵答案。宋朝的邵雍对《易经》的运用非常成熟,阴阳师的师祖爷归周文王。山里人依靠山林生活,神龛中供奉的神一般是山神张五郎,他没有图像,两手倒立,体型略小,藤雕的神就是他。许多人经商求财,会拜文财神李诡祖和武财神关公。
老家的堂屋属于架构式格局,分为上中下堂,房开两旁,各房相通,这种格局是兄弟共建房。八面石墩作为柱垫,底座四方,寓意四平八稳。中堂没有屏风,天井替代,神龛靠后墙摆放。在较大的村落中,由于时代因素,没有专门的清明活动,但族人打了族谱,计划聚众打清明。然而,乡土气息越来越淡,村中人口越来越少,近几年也无人再提及。
突然想起陈忠实在《白鹿原》中堂屋里立了家训族规。回想起小时候对神龛的印象,那是一个政治挂帅的年代,二伯砌了新堂屋,架了神龛,上面有一个原始竹筒作为焚香的容器,还有一件阿婆使用的家法——竹枝条,用来纠正童年顽皮的逆习,家法代替祖先教训晚辈。每次阿婆使用前是否禀告祖先,内心纠结地高高举起,轻轻落下,现在回想起来,那是一种莫大的荣幸。在竹枝下走出来的人,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懂得大道理。
前段时间,外戚族中的外公去世,在东江湖移民后靠地,那个宋朝江西泰和白芒迁徙过来的李姓望族,系出名门,宗开洁隅。移民时虽然缺乏经费,但他们没有忘记祖先的恩德,自己出资出力砌了祠堂。富裕后的族人捐资扩建修膳,是目前东江湖内最具规模和宏伟的民间建筑。谈及神龛上的伯玉老祖像和李端进士牌位时,他们脸上洋溢着荣光。每年举行小型清明祭奠,听主办方宣称,明年将举行大规模族系清明活动,参与人员达几千上万人,这将是一次别开生面的族系大聚会。在此提前祝愿他们举办圆满成功,再造辉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