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方熬制七个步骤是什么?

如题所述

1. 配方准备:将饮片、细料和辅料配齐后分装,为后续加工做好准备。
2. 药材浸泡:将饮片放入专用容器,加入适量水,浸泡时间约为7至8小时,确保药材充分吸水。使用砂锅、铜锅或搪瓷锅进行浸泡,避免使用铁锅以防化学反应发生。
3. 提取药汁:将浸泡后的饮片放入紫铜药锅中煮沸,然后澄出药汁。再次加水煎煮,并将两次药液合并,最后将药渣压出药汁,合并入之前的药液中,静置容器使其沉淀。
4. 浓缩药液:取沉淀后的药液放入紫铜药锅中,加入另煎的细料药液,加热至沸后撇去浮沫。继续小火煎煮,使药液浓缩,并不断搅拌以防焦化。当药液滴下呈线或柱状时,加入贵重细料,充分搅拌至形成稠膏状。
5. 收膏处理:在浓缩药液中加入胶类、黄酒和糖类细料,搅拌至胶块完全烊化。继续加热搅拌,直至药汁滴下呈线或柱状,再加入贵重细料,搅拌均匀后成膏滋。
6. 分装膏滋:趁热将熬制好的膏滋快速倒入已清洗消毒的专用容器中(如瓦罐或玻璃瓶)。由于膏滋药温度高,分装时动作需迅速,以防膏滋药凝结。
7. 凉膏与储存:将分装好的膏滋在清洁的环境中放置冷却。膏方的储存也很重要,应选择瓷罐存放,避免使用金属容器,以防化学反应。储存时注意防潮、防霉,确保药效不受影响。
服用膏方时,应根据膏方的性质、病情轻重和患者体质强弱来决定剂量。一般每次服用约为一汤匙(约15-20毫升)。有毒或峻烈的药物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轻病、慢性病不宜使用过重剂量;重病、急性病可适当增加用量。避免药力过强或不足,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