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兵为什么有的衣服上有是“兵”,有的是“勇”,到底谁的战斗力强?

如题所述

经常看有关清朝影视剧的朋友会发现清军服饰的胸前,有的是个“兵”字,有的却是“勇”字。这不紧会让人有种感觉“勇”字兵是国家的精锐,属于敢死队。而“兵”只是却是一般的渣渣兵。那么,事实是怎么样呢,到底谁的战斗力强?

“兵”是清代国家的常备武装力量,包括八旗军和绿营军。八旗军分为满八旗、蒙八旗和汉八旗,这些都是大清的正规军,直接隶属皇帝,八旗兵为世兵制,在16岁以上的八旗男性子弟中挑选。“余丁”和不满16岁的“幼丁”,可以挑补为养育兵,即预备兵。

“勇”与“兵”相比,就是后娘养的了。雍正、乾隆朝后遇有战事,若八旗兵和绿营兵不足用,则就地取材,临时招募乡勇组成军队,战事完了后立即解散,不是国家正式的军队。直到清末太平天国时,曾国藩才改非正式的乡勇为练勇(即湘军),定兵制,发饷粮,称为勇营。从此,“勇”基本代替了“兵”,成为国家的主要军事力量。勇营的特点是拿国家饷的私募武装,所谓“兵为将有”,士兵和军官只忠于自己的长官,不直接效忠皇帝。简单点来说,就是正规军和民兵的区别。

雍正、乾隆朝社会比较稳定,绿营兵的战斗力也开始直线下降。特别到了乾隆朝后期,如果遇到战事,八旗兵和绿营兵已经不能参加战斗。无奈的清政府只好把目光转向了乡勇。

由于八旗和绿营不足用,所以就地取材招募军队,打完仗哪来哪去。太平天国时期由于发捻闹得厉害,八旗和绿营养尊处优战斗力锐减,朝廷不得不让曾国藩等地方势力组织乡勇团练镇压叛乱,由于乡勇作战勇猛,工资又低,所以打完仗后乡勇们大部分都转正了,编组为勇营,由各省自行开支,资金主要来自地方摊派,相当于事业编制。由于“勇”字兵比“兵”字兵打仗勇猛,干活背黑锅都是一把好手,所以逐渐取代了只知道喝酒聊天玩女人的绿营兵,成为国家军队的主要力量。

据史书记载,乡勇是国家非正式军队,为了与国家正式军队区别,其衣服前面有个“勇”字。乡勇的来源是就地临时招募的组成军队,战事完毕后立即解散,即就是战事有功的也不久留久用,国家也不用出太多的经费来养他们。但到了清末太平天国时,曾国藩以团练起家,将非正式的乡勇改为练勇(也就是湘军),定兵制,发饷粮,称为勇营。从此,“勇”字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其作用基本代替了“兵”成为国家的正规军主力。从清朝后期来看,“勇”字兵确实比“兵”字兵厉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