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地貌与大峡谷地貌对比

如题所述

云台/大峡谷地貌的形成,是中生代侏罗纪2亿年来的地壳运动的结果,中生代三叠纪末,全球板块运动重新强烈活动,海陆分布的新格局造成了地球表面地势的全新面貌,分处于环太平洋带东西两岸的北美地台和华北地台,受太平洋板块向东向西俯冲影响明显,造成了华北东部和北美西南部科罗拉多高原的裂陷、隆坳、断裂升降滑移,一系列的伸展拉伸形成了单斜状掀斜抬升伴随有岩浆活动,这就有了秦晋高原东侧的东亚裂谷系和北美地台西南的增生带的形成。两大景区相似的地球动力学环境、相似的地壳构造演化历史,为两景区地貌景观的相似性提供3个条件。

1.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

云台地貌的形成分为两个阶段:燕山运动阶段,云台地貌雏形奠定阶段;喜马拉雅运动阶段,云台地貌景观雕琢阶段。

燕山运动北强南弱的板内造山为主,构造线以北东、北北东为主,褶皱、逆冲和推覆构造控制了岩浆活动和沉积盆地,西北侧掀斜抬升成山,东南侧断陷坳陷成盆,白垩纪末至新生代初形成华北一级地文面,即北台期侵蚀面,现仅在高原顶面残丘残留,高2000~3500m。

古近纪,喜马拉雅运动之后,北台期夷平面分异肢解,为北东向断陷裂谷和隆升断块分割,玄武岩喷发强烈,形成准平原化的太行面,北高南低,海拔1200~2000m;新近纪,由于太平洋板块俯冲的方向偏向北东,其断裂活动减弱或变为走滑,华北裂谷坳陷增强,太行山以西断陷基性岩浆活动加强,山岳地貌形成,其准平原化侵蚀面或山麓斜坡面称唐县面,海拔350~500m。

第四纪以来,差异抬升使我国第二地貌阶梯加速升高,太行面被分解切割成宽谷,其中河流阶地和岩溶洞穴反映了地壳运动的历史,形成4~6级河谷阶地3级岩溶洞穴,经测年,一级阶地高3~4m,年龄2~4ka;二级高10m年龄30~50ka;三级高27m,100~150ka;四级高36m,400~800ka,五级高60m,1400~1600ka;六级高80~90m,1.6~2.58Ma。

大峡谷地貌的形成过程。中生代以来差异升降引起强烈剥蚀,1.6km的中生代沉积岩被剥蚀搬运,峡谷区仅有零星中新生界残存,分三阶段:

裂谷形成前,拉拉米运动之初,中生代末—中新世(6500万~2300万年)裂谷沿古科罗拉多河发展。

裂谷形成期,拉拉米运动后期盆岭伸展(2300万~800万年)。

裂谷形成后:500万~800万年以来,裂谷活动停止,加利福尼亚湾成为科罗拉多河入海口。

根据玄武岩年龄测定和河谷沙砾层的产状,大峡谷500万~600万年成型,380万~100万年河谷岸坡坡度已达现今状态。

2.地质遗迹对比

(1)云台地貌的典型代表发育于华北克拉通。地层演化分5个阶段,自下而上为:

1)太古宇—古元古界。太行山东麓由南向北由片麻岩变为绿片岩、板岩、大理岩,南麓为嵩山群或林滤山群,25亿~28亿年,岩性为二长角闪片麻岩少量浅粒岩,厚2900m。根据云台山锆石SHRIMP测年资料推断,本区有古太古代的变质岩

2)中新元古界。南太行云梦山群,0~200m厚,石英砂岩波浪泥裂斜层理发育,紫红色夹薄层泥岩和砾岩,底部玄武岩沿太行山东麓向北火山活动减弱,碎屑岩减少,碳酸盐地层增加,裂谷沉积变为台地相沉积,底部为角度不整合,厚度变化很大,为长城系青白口系雾迷山组。

3)古生界。寒武系—中奥陶统为中厚层状生物碎屑灰岩,豆粒、球粒鲕状灰岩层孔虫藻礁灰岩和膏盐夹层,底为假整合,紫红色钙质泥岩,厚1000~1500m。

中奥陶世后期,区域性抬升,顶部形成剥蚀和古岩溶风化壳,残积铁铝层成矿。

上奥陶统、志留系、泥盆系和下石炭统缺失。

中石炭统和二叠系灰黄色砂岩泥岩夹煤层,

、珊瑚、植物等化石丰富,厚1000 m。

4)中生界。仅分布于太行山周边,二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均有成片保存于断陷盆地中,内陆湖相为紫红色砂岩。

5)新生界。河谷阶地和洞穴堆积,黄土堆积,残坡积。

(2)大峡谷的沉积岩

古元古界。Vishnu峡谷花岗变质岩套,深色片岩、片麻岩,夹浅色花岗岩条带上为Elves Chasm片麻岩,年龄1840Ma。

中新元古界。中新元古界及其以新为碎屑岩(砾岩、粉砂岩)、泥质岩、碳酸盐岩(灰岩、白云岩)、煤铁铝质岩和膏盐沉积,生物化石和沉积相特征为滨海相、浅海相、海陆交互相,潟湖潮坪相、三角洲相、内陆湖泊相、河流相和残坡积相的演化系统,角度不整合仅见于中新元古宇之底,侏罗系白垩系也有局部角度不整合,有北东向和北西向大断层发育。

Grand Canyan超群,1250~740Ma,浅海-河流相灰色、红色、橘橙色沉积岩与火山岩,底部不整合于太古宇—古元古界之上,断续沉积了石英砂岩,泥岩夹玄武岩;上部砾岩砂岩白云岩有叠层石波痕泥裂,浅海台地和裂谷相,100~500m厚,古生界角度不整合于其上。

古生界。寒武系为灰绿色砂岩、泥岩灰岩。海侵浅海台地沉积,上部灰岩有侵蚀冲刷水道现象。奥陶—志留纪为1.4亿年沉积间断。泥盆系为灰岩白云岩,向上变为砂岩、粉砂岩。密西西比系:下部蓝灰—米黄色灰岩,称Redwall灰岩,红色陡崖,但非自身本色,而是密西西比系上部(Surprise Canyon组)-宾夕法尼亚系(Supai群)-二叠系下部(Hermit组)的红色砂岩、粉砂岩、砾岩风化渲染而呈红色。二叠系上部由砂岩渐变为砂泥岩夹灰米黄色有膏盐层,化石丰富。

中生界。见于犹他州的Zion、Capital reef、Arches和Canyon land Brucy等几个国家公园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为红色粉砂岩、砂岩,泥岩夹膏盐层。

新生界。洪积、坡积、残积冲积物广布于峡谷地区,夹有厚层玄武岩浆喷发的河谷阶地沉积受河水切割。

中新元古代及之后,沉积相和地层组合与云台山十分相似,但古老地台的裂陷时间晚了两亿年,未见晚古生代的煤系地层和铁铝质岩。寒武系与下伏中新元古界有一明显角度不整合,奥陶系-志留系为升降运动形成的平行不整合面;中新生界中有局部角度不整合;但多为低缓单斜构造;推覆构造和巨大断裂构造对地貌形成的影响明显。

(3)其他岩石的对比

岩浆岩:云台山属华北稳定地块南缘,岩浆活动不强;侵入岩极少,仅在太古宇-古元古界基底有脉状花岗岩脉侵入。

喷发岩的特点:①太古宙-古元古代海底火山喷发夹层;②中元古代初期基性火山喷发;③古生代缺乏岩浆活动;④中生代侏罗纪开始火山活动,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强烈;⑤新生代基性火山喷发西弱东强。

大峡谷位于北美克拉通西南缘,岩浆活动减弱,后期加强。分5个阶段:①太古宙-古元古代,火山沉积岩、花岗质侵入岩;②中新元古代下部玄武岩夹层,厚200~300m,含橄榄石,细碧岩化,富Na、Mg;③古生代缺乏岩浆活动;④中生代北段有花岗岩侵入,侏罗系-白垩系有中酸性和碱性岩浆岩;⑤新生代有大面积玄武岩喷发。

变质岩:云台地区①华北地台的太古宇-古元古界,为褶皱基底,发育麻粒岩、浅粒岩,花岗岩-绿片岩角闪岩,混合岩化强。②中新元古界及以后的岩石,仅在花岗岩侵入体和基性喷发岩接触带形成大理岩、矽卡岩、角岩。

大峡谷:发育太古宙-古元古代片麻岩。

3.云台/大峡谷地貌形成条件的比较

首先,中新生代十分相似的演化历史:

1)Pangea超大陆裂解(T3末—J1),从稳定大陆边缘变为太平洋沿岸活动大陆边缘,洋壳俯冲,早缓晚陡,且有角度变化,走滑。

2)燕山运动(J—K);拉拉米运动地壳拉伸减薄,盆山相间走滑拉分,火山间歇性喷发;地貌轮廓形成,喜马拉雅运动改造雕琢大峡谷,中生代海相沉积,新生代火山喷发。

3)地壳厚度陡变带为30~50 km。

4)稳定克拉通地块,板内裂谷带切割,克拉通边缘增生。

5)太古宙-古元古代结晶基地,稳定沉积盖层,板内造山带和区域阶段性抬升。

6)盖层产状平缓,平缓褶皱和缓倾斜单斜构造,垂直节理裂隙发育。

7)碎屑岩、泥质岩、碳酸盐岩互层,时有膏盐夹层,间有岩浆喷发。

8)盖层岩石中,华北上下碎屑岩中部由厚碳酸盐岩组成,而北美地台主要由碎屑岩间夹碳酸盐岩组成、形成了层状峡谷中的喀斯特溶蚀。华北因地壳阶段性抬升,形成3层不同标高的岩溶洞穴和喀斯特峰丛,而大峡谷仅在碳酸盐岩分布层位形成溶蚀洞穴、喀斯特峰丛,少见受地层和岩性控制的情况。

9)流水冲刷溶蚀造成断续地表切割,地势高差悬殊,流水携带力量大。

气候条件 温暖潮湿-炎热干旱-温暖潮湿-温暖干旱是红色碎屑岩形成的客观条件。大峡谷红色碎屑岩层较多,华北仅在中元古界下部、古生界顶底和中生界发育。

其次,华北地台和北美地台都是地球上少见的稳定古老陆块:

华北地台的古陆核年龄超过38亿年,其结晶基底在25亿年以上;北美地台的古陆核年龄为40亿年,其结晶基底形成在18.4亿年以前。

两处同为研究地球早期演化历史的重要科学基地,一直为世人所瞩目。同时,18亿年以来,沉积盖层的沉积环境、地质演化历史也十分相似,地层系统发育完整,古生物化石丰富,岩石类型齐全,构造遗存多样,是一本启智的地学教科书。

云台/大峡谷地貌是长期地质演化的结果,是不可多得的世界自然遗产,其丰富的地质地貌遗迹、系统的地质历史记录、多彩的生物化石组合、悠久的构造演化历史,具有全球科学对比研究价值,是阶状峡谷地貌的典型代表。同时,如此壮丽恢宏的地貌景观,也是全球十分罕见的。这两处不可多得的地质遗产已被全球所公认,列入世界遗产地和世界地质公园,成为人类的共同财富。保护好,利用好,使之造福人类社会,这也是人类的共同责任。否则,这些数亿年来形成的遗产失而不可复得,那将是不可挽回的损失。

大峡谷国家公园于1908年1月11日宣布为国家自然遗迹,1919年2月26日建立国家公园,1979年授予世界自然遗产地。按照美国黄石国家公园法、国家公园系列管理法等有关法律规章,保护风景、自然和历史遗存、野生动植物,人们以保护的态度和方法去欣赏他们,并使我们的后代可永续利用。

云台山于1987年被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1年评为国家地质公园,200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O)评为首批世界地质公园。按国家风景名胜区的有关法律规章,也遵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网络的指南和标准进行地质遗迹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开展科学研究和大众科普教育,在一定范围内发展地学旅游。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