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的方式(接受学习,发现学习)在教学中的应用

如题所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0-29
你参考一下这个吧

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一、首先要正确理解接受式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定义
接受式学习主要指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传给的知识,学生缺乏主动性的学习方式,这样一种学习方式被称为接受式学习。该学习方式主要特点是以教师知识传授为主,学生的被动性接受。接受式学习由于传授知识的信息数量多,速度快,所用时间少,所以一直以来深受广大教师的钟爱。
探究式学习,主要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地以学生自己学习和社会生活中问题作为研究课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来获得知识,运用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这种学习方式称为探究式学习方式。该学习方式主要特点是学习空间的开放性、学习的自主性、知识的生成性、教学的过程性和体验性。这种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所提倡的。

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让探究更具有实效性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可见,作为基础教育之一的小学数学,倡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己成为当前课堂改革的重点。现在老师都意识到“过程”对于学生来说比“结果”更重要,数学中的公式、概念等再不会简单呈现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通过实际操作解决问题得出结论,把知识内化,这种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是以学生的感悟为主,对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有很大促进作用。做一名小学数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探究性学习,如何探究,才更具有实效性?我认为一:要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例如,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进位加法时,我根据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创设了一个情境:洪宅垵社区为了绿化环境,使社区居民有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开展了植树活动。这是已经种的两排树(出示挂图),请同学们分别数一数每排树有几棵,并提出数学问题,和小组成员互相交流。这个情境设置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学生纷纷兴致勃勃地投入了探究活动。二:要留出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例如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等知识时,我就是让学生根据具体的材料分组进行动手操作,根据自学提纲去发现,讨论探索。学生自己在探索新知奥秘的同时,有利于对新知识地掌握和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在长方体、正方体认识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步骤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第一步让学生自己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具体感知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第二步同桌之间说一说、议一议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都是什么图形?有几条棱?几个顶点?说一说你是怎样数的?第三步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面面、棱棱之间的关系,重点放在研究长方体面、棱的特征上。小组分工合作,完成各自的探究表,学生探索完后,各小组派代表上台利用投影展示各组的探究结果,并作简明讲解。这样既达了交流的目的,又是学生主体意识的充分体现,使学生的探究活动有强烈的成就感,这样就实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三、正确看待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利弊,合理应用接受式学习

接受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各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新课改中提倡探究性学习,但并不是说摒弃接受性学习方式,它们各有利弊。接受性学习方式有利于教师把知识系统的传授给学生,节约时间,但它却剥夺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知识的过程,抹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忽视了学生自我建构的体验等,而探究式学习却能弥补它的不足,有利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其创新精神,但它也有不足,例如:费时间,有时候完不成教学任务,不太容易操作、控制课堂。因此,要根据学生情况,课程设置来选择学生的学习方式,要本着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智力的发展为目的,正确处理接受式学习与研究性学习之间的关系。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不应该摈弃知识的传授,不放弃学生的接受性学习,特别是某些不需要探究的知识的学习,我们教师不能为了“研究而研究”,只是注重形式上的“研究性”,而忽视了知识本质的教学。例如,在教学认识钟表的整时和半时,我先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一些时间,如早晨几时起床、几时到校、几时放学等,然后出示钟面,请学生自己来介绍他们对钟面的认识,可是学生却沉默了好一会儿,没人说得出来,这时我便改变了教学方式,直接告诉学生钟面数字、长短针的作用和表示意义,并教他们识别整时和半时,牢记整时和半时长短针的规律,如整时分针总是指向十二,半时分针总是指向六,接着我拨动学具钟表,让学生说一说,认一认。在我的直接传授下,学生轻松地学会了识别整时和半时,由此可见,接受式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