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越人的体貌特征是?

我来自闽北,现在在上海工作.从小到大便感觉自己的一些体貌特征似乎不符合汉族的标准.家族遗传都是挺拔的鼻子,瓜子脸,圆颅,络腮胡,长浓眉,身上性毛特多,上身短下身长,.....但一代一代下来,这些特征也都慢慢开始消失了....在我印象中,爷爷是眼窝深陷的,但到了我爸爸这一带,这一特征也消失了...现在我是单眼皮,虽然身上体毛还是很旺盛但其他特征也几乎消失了(大概是因为母系方面的影响).我曾怀疑过自己的先人是不是当年从阿拉伯来的回回混过血.但我的一个亲戚就是回族,我看看他明显跟我们不一样:头型特长(类似北欧人),立体脸(中间及其突出),鼻子特别突出,嘴唇特薄.还有,在这里简单说一下我的一些体质特点.我们祖传的趾甲上翘,尤其是脚趾甲上翘得特别明显,还有,我怕喝汤,用餐的时候都喝其他东西代替,虽然我爸爸会喝汤,但我爷爷也是不会喝汤的.据说东南沿海这一带曾经的原始居民是传说中的百越族,我想请问一些遗传学/基因学/民族学专家来回答我,我的体貌特征为何与汉族差异如此之大?难道我的先人有百越成分?百越的特征符合我对我们家族特点的描述吗?没别的意思就是希望能够更清楚得了解一下自己的族源
我家可都是八尺大汉阿

你骗谁啊?谁都知道脚指甲两半是北方汉族移民的特征,我们家父系都没有这个特征

百越又称为百越族,是居于现今中国南方和古代越人有关之各个不同族群的总称。文献上也称之为百粤、诸越。古文中常泛指南方地区。《过秦论》“南取百越之地”,《采草药》“诸越则桃李冬实”。在先秦古籍中,对于东南地区的土著民族,常统称之为“越”。如吕思勉先生所指出,“自江以南则曰越”。在此广大区域内,实际上存在众多的部、族,各有种姓,故不同地区的土著又各有异名,或称“吴越”(苏南浙北一带)、或称“闽越”(福建一带)、或称“扬越”(江西湖南一带)、或称“南越”(广东一带)、或称“西瓯”(广西一带)、或称“骆越”(越南北部和广西南部一带),等等。因此,“越”又称被称为“百越”。百者,泛言其多。
越即粤,古代粤、越通用。越与粤,古音读如Wut、Wat、Wet。是古代江南土著呼“人”语音,越是“人”的意思。百越的百是多数、约数,而不是确数。百越是对南方诸族的泛称。夏朝称“于越”;商朝称“蛮越”或“南越”;周秦时期的“越”除专指“越国”外,亦同样是对南方诸族的泛称。周朝称“扬越”、“荆越”;战国称“百越”。《汉书·地理志》注引臣瓒曰:"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战国以前,《周礼:职方氏》中最早出现“七闽”名称。闽即古代东南地区越族的名称。许慎《说文解字》说:“闽,东南越,蛇种”。《汉书 · 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记载淮南王安谏伐闽越书说:“越非有城郭邑里也,处溪谷之间,篁竹之中”,“以地图察其山川要塞,相去不过寸数,而间独数百千里,阻险林丛弗能尽著。”“夹以深林丛竹,水道上下击石,林中多蝮蛇猛兽。”从这些记载来看,古代百越民族多聚邑结寨散居于山川要塞、深林丛竹之中,溪谷之间,而且数目众多。《周礼,冬官考工记》又出现“吴、粤”名称。《逸周书·王会解》又有“东越”、“欧人”、“于越”、“姑妹”、“且瓯”、“共人”、“海阳”、“苍梧”、“越区”、“桂国”、“损子”、“产里”、“九菌”等名称。宋朝人罗泌的《路史》又具体解释了百越的族称有:“越常、骆越,瓯越、瓯皑,且瓯、西瓯,供人,目深、摧夫、禽人、苍吾、越区、桂国、损子、产里、海癸、九菌、 稽余、北带、仆句、区吴,是渭百越。(参考黄现璠撰《试论百越和百濮的异同》、《壮族通史》 )
现在居住在中国南方属于壮侗语系和苗瑶语系的各个民族,不论是在语言上,或者是在文化习俗上,都与古代的百越族有一定程度的渊源关系。此外,也有某些学者认为,在现今中南半岛的一些民族,比如说泰国的泰族、老挝的佬族、缅甸的掸族、越南的京族和芒族、甚至属于南岛民族的台湾原住民,也都和百越族有相当程度的密切关联。
【起源】
根据有关文献的记载,早在商、 周时期,就有被称之为“越”的古民族(古代中国人泛称东南方蛮族为“越”,北方蛮族为“胡”),生活在现今中国的东南及南部地区(王东 2003,3)。根据目前考古学的证据,距今7000年的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很可能就是古越族所创造出来的文化。河姆渡遗址发现了稻谷、稻草和稻壳的堆积,是当时世界发现最早的稻作文化,后来在黄河流域的裴李岗遗址、贾湖遗址和长江中游流域的彭头山遗址等地发现了更早的稻作文化。此外,现在的考古学家也普遍认为,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各地的以几何印纹陶为主要特征的文化遗存,可能也是由古越族所创造出来的。最近数十年来的考古发掘表明:这种以几何印纹陶为主要特征的文化遗存,在时间上从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一直延续到商周秦汉时期,在空间上则遍布于中国东南地区及岭南一带(王东 2003,3)。
【历史】
和“古越族”相关的最早文字记录涉及“于越”,于越是春秋时期之越国的前身,最早在商朝的时候就已经存在,虽然没有参加武王伐纣,但至少曾经北上当周成王的宾客。该国传至勾践 (500 B.C.)的时候,他试著向北扩张,曾经沿著江苏的海岸北上胶州湾。古越族和汉族早期的关系主要在贸易,越人以象牙、玳瑁、翠毛、犀角、玉桂和香木等奢侈品,以交换北方的丝帛和手工产品(钟伦纳 2004)。
春秋晚期至战国前期,越族曾在今江浙一带建立强大的越国,共传8代,历160多年,与当时中原国家会盟,雄视江淮地区,号称“霸主”(请参见“勾践”条目;陈国强 2000)。有学者根据《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的描述,认为越族是夏禹的后代。不过,研究百越族的中国学者宋蜀华认为:“勾践的祖父夫镡以上至夏少康庶子无余,世系不清楚;夏少康经商至周敬王共60余代,两者世系相差近1000年,把越王勾践说成是夏少康的后裔,实难信服”(引自龚佩华 nd)。此外,宋蜀华也认为夏文化和越文化截然不同,因为:“夏人活动地区从未发现过‘印纹陶文化’,而‘印纹陶’流行地区也从未发现过‘二里头文化’”(引自龚佩华 nd)。
公元前333年,楚威王兴兵伐越,大败越国,尽取吴越之地。自此,越人流散到南方一带,分化成众多的支系。故而,从这个时候开始,文献中便出现了“百越”这一个新的称谓。战国后期,除了有百越这个名称以外?还有“扬越”的名称?即扬州地区的越族。扬州包括今淮南、长江下游和岭南的东部地区,有时又包括整个岭南地区。所以扬越实际也是战国以来至秦汉对越人的另一种泛称(王东 2003,3;陈国强 2000)。
秦汉时,相关史籍则泛称中国南方的民族为“越族”,史称“北方胡、南方越”。由于历史的发展和变化,至迟在汉朝初期,百越族已经逐渐形成几个较强盛而明显的部分,即“东瓯”(东海)、“闽越”、“南越”、“西瓯”、以及“雒越”(骆越)。东瓯在现今浙江省南部的温州一带;闽越在今福建省福州一带?南越在今广东省境,后来又发展到广西以及以南地区?西瓯则大概分布在今广东西部、广西南部及以南地区?骆(雒)越主要分布在现今的越南北部。这些部分都形成了当时该地的政治中心,比如说闽越第一代君主无诸、东海第一代君主驺摇、以及南越王赵佗,都曾经叱咤风云过一段不算短的时间(陈国强 2000)。
越族所建立的这些政治中心,后来都被汉武帝征服,改为汉朝的郡县。此后,百越这个名称就不见于史载,越族之名也十分罕见(陈国强 2000)。
【文化特点】
百越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和生活、文化特点。百越语为黏著型,不同于汉语的单音成义,故百越语译成汉语时一字常译为两字,如爱为“怜职”,热为“煦虾”。有人认为越语与今壮侗语系的语言十分接近。
百越族的生活、风俗习惯也有特点,主要是?凿齿; 断发纹身;契臂为盟;多食海产;巢居;善使舟及水战;以及善铸铜器,如青铜剑、铜铎(大铃)等。
【文化影响】
虽然在今天已经找不到一个名字叫做“百越族”的民族或族群,不过,百越文化事实上却透过种种不同的方式,在很多不同民族的文化里面留下了种种痕迹。以下是一些比较值得加以探讨的议题。
〔对于当今某些民族语言的影响〕
现有的一些语言学研究均指出,在百越族被汉化以后,其所使用的很多字词,却依旧遗留在不少民族现在的语汇当中,比如说属于侗壮语系和苗瑶语系的中国某些少数民族,被归为汉语方言的一些南方方言,甚至包括印尼、马来西亚、夏威夷、新西兰等地的南岛民族,其语言中都可以找到属于古越语的“同源字”(卢溢棋 1997)。比如说古越语的“蜘蛛”(lakwa)一词,就可以在鹤佬语(发音为laaqiaa)、客家话(发音为lakia)、畲语(发音为laukhoe)、马来/印尼语(发音为lawa、lawa-lawa、labah-labah)、夏威夷语(发音为lanalana、nananana)以及新西兰毛利人的拉巴怒伊语(Rapanui)(发音为nanai)等语言当中找到类似的发音(Hoklo.org nd)。
〔对于当今某些民族之习俗的影响〕
所谓的“洗骨葬”,或称“二次葬”,在中国长江以南各地,比如说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台湾的汉人,以及很多少数民族,比如说壮族、藏族,都有这种习俗。事实上,一直到现在,台湾的鹤佬人和客家人也都还采用这种丧葬仪式,在土葬数年后开棺取骨,然后将全副骨骼一一置入一称为“金斗”的陶瓮当中。
这种洗骨葬的习俗,事实上并不是汉族所固有的,而是环太平洋原始民族中普遍分布的一种文化特质,广及中国大陆、东南和东北亚洲、南太平洋诸岛、以及南北美洲。根据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学学者凌纯声的研究,整个洗骨文化圈里诸民族所采行的洗骨文化,基本上均为来自相同起源的一个文化习俗,而这个习俗最早的起源地,正是百越族所分布的华南地区。
[编辑本段]地域情况
百越包括现在的闽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和云南等大部分地方,在春秋以前的百越景象可以用两句话来表达:白虫遍野,千里荒居。是一个放眼万里无一户人家的地方,野兽经常出没,后来由于战争、天灾、疾病等原因促使大量的汉人南迁并开始在当地演化出更多的生活文化内容。但最新迁入的族群并不是春秋战国中任何一个国家的百姓,而是上古时期炎黄部族中炎帝的部下蚩尤,他的迁入给后来的人们做了榜样使人们懂得成群南迁可以避免野兽、疾病侵袭的危险。如今在江西、湖南、广东等地的许多地方仍旧保留了许多以寨或姓氏族人为基础的生活方式。
【相关书籍】
百越民族史研究会,1982,百越民族史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百越民族史研究会,1988,百越民族史资料选编。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陈国强,1999,百越族与台湾原住民。台北:幼狮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陈国强等,1988,百越民族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董楚平,1988,吴越文化新探。杭州市:浙江人民出版社。
董楚平,1998,吴越文化志。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
何光岳,1989,百越源流史。南昌市:江西教育出版社。
蒋炳钊、吴绵吉、辛士成,1988,百越民族文化。上海市:学林出版社。
林惠祥,1936,中国民族史‧百越系。上海:商务印书馆。
宋蜀华,1991,百越。长春市:吉林教育出版社。
王懿之、李景煜主编,1989,百越史论集,中国百越民族史研究会、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编。昆明市:云南民族出版社。
魏桥编,1994,国际百越文化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朱俊明主编,1987,百越史研究,中国百越民族史研究会编。贵阳市:贵州人民出版社。

参考资料: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0-31
不是的,你是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
gene mutation
由于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就叫做基因突变。
1个基因内部可以遗传的结构的改变 。又称为点突变,通常可引起一定的表型变化 。广义的突变包括染色体畸变。狭义的突变专指点突变。实际上畸变和点突变的界限并不明确,特别是微细的畸变更是如此。野生型基因通过突变成为突变型基因。突变型一词既指突变基因,也指具有这一突变基因的个体。
基因突变的发生和脱氧核糖核酸的复制、DNA损伤修复、癌变和衰老都有关系,基因突变也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研究基因突变除了本身的理论意义以外还有广泛的生物学意义。基因突变为遗传学研究提供突变型,为育种工作提供素材,所以它还有科学研究和生产上的实际意义。
编辑本段特性
不论是真核生物还是原核生物的突变,也不论是什么类型的突变,都具有随机性、稀有性和可逆性等共同的特性。
①随机性。指基因突变的发生在时间上、在发生这一突变的个体上、在发生突变的基因上,都是随机的。在高等植物中所发现的无数突变都说明基因突变的随机性。在细菌中则情况远为复杂。
②稀有性。突变是极为稀有的,野生型基因以极低的突变率发生突变。
③可逆性。突变基因又可以通过突变而成为野生型基因,这一过程称为回复突变 。正向突变率总是高于回复突变率,一个突变基因内部只有一个位置上的结构改变 才能使它恢复原状。
④少利多害性。一般基因突变会产生不利的影响,被淘汰或是死亡,但有极少数会使物种增强适应性。
⑤不定向性。例如控制黑毛A基因可能突变为控制白毛的a+或控制绿毛的a-
编辑本段种类
基因突变可以是自发的也可以是诱发的。自发产生的基因突变型和诱发产生的基因突变型之间没有本质上的不同,基因突变诱变剂的作用也只是提高了基因的突变率。
按照表型效应,突变型可以区分为形态突变型、生化突变型以及致死突变型等。这样的区分并不涉及突变的本质,而且也不严格。因为形态的突变和致死的突变必然有它们的生物化学基础,所以严格地讲一切突变型都是生物化学突变型。按照基因结构改变的类型,突变可分为碱基置换、移码、缺失和插入4种。按照遗传信息的改变方式,突变又可分为错义、无义两类。
1.碱基置换:某位点一对碱基改变造成的。
2.移码突变:某位点添加或减少1-2对碱基造成的。
3.缺失突变:基因内部缺失某个DNA小段造成的。
4.插入突变:基因内部增添一小段外源DNA造成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8-10-31
百越人的体貌特征:腰身稍长而双腿略短,身材偏矮而瘦,眼窝较深,唇厚,颜面上宽下窄。
第3个回答  2008-11-17
百越人还有一个很隐秘的特点,你看看你的双脚,最小的脚趾的趾甲是一片还是两片?百越后裔的小趾甲是两片的,一片大,一片很小,但有明显分界,所谓交趾是也。
第4个回答  2008-10-31
百越人的体貌特征:腰身稍长而双腿略短,身材偏矮而瘦,眼窝较深,唇厚,颜面上宽下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