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和地区是怎样划分的?

国家和地区是怎样划分的?国家和地区是怎样划分的?国家和地区是怎样划分的?一个国家的象征是什么?

国际法规定:国家的边界是指划分一个国家领土和另一个国家的领土、或一个国家的领土和未被占领的土地、一个国家的领土和公海以及国家领空和外层空间的想象的界线,边界是有主权的国家行使其主权的界线。
1.边界的特征
作为划分不同国家领土的界线,边界有以下两个最根本的特征:
(1)地理特征。人类既然是生活在地球表面的空间上,因而,把不同的社会或组织存在其中的空间划分开的界线首先具有自然地理特征,无论是以山脉、河流、湖泊作为分界线,还是以经线、纬线作为分界线,都是边界地理特征的表现。边界的这种地理特征说明边界具有某种客观性,尽管国家之间的边界在酝酿和划分时,具有某种主观随意性,它依据两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力量对比而划分,也根据人口、民族、文化习惯而划分,但边界不能只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它必须反映在客观世界上,即必须在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面上标出来。而边界一旦标出来,它就具有客观性、自然性。不在地球表面上或地图上标出来的界线也就不成其为边界。当然,由于科学技术发展的局限性以及历史发展的复杂性,给边界的精确划分带来某种困难,从而导致部分国家之间在边界走向或划分上发生争执,但要真正避免国家之间在边界上的冲突,边界划分必须尽可能准确和客观。
(2)政治特征。地球表面本无边界,只是在有了人类并建立了国家之后,才用想象性的界线把地球表面人为地划分成不同的区域,用以标示每一国家在地球表面的范围。所以,边界从一开始就具有政治性,这种政治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边界是国家实行其主权的界线:一个国家的边界一旦确定,该国就有权对其领土及生活其上的人民实行管辖,而不受任何其他国家的干涉。如我们经常说:“不要干涉他国的内政”,其政治地理意义就是不要干涉他国边界范围内的事情。否则,就是侵犯他国主权。我们还经常看到,在边界线的两侧存在着不同的政治制度,如在朝鲜半岛,北纬38°附近的军事分界线以北,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而在军事分界线以南,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因此,我们可以说,边界是国家主权的极限线。
②边界是保证国家领土继而保证国家稳定及存在与否的自然基础:一国的边界不稳定,必然会影响它与邻国的关系,如美国和墨西哥就常因格兰德河改道而发生争执,印度和孟加拉国经常就恒河水的分配而发生矛盾。因此,我们可以说,边界的政治特征是其首要的特征。
2.边界的类型
由于边界形成的原因多种多样,划分边界的标准也各不相同,这就使得边界的形式多种多样,归纳起来,世界上大致有如下几种边界类型:
(1)自然边界。所谓自然边界是指以自然要素作为划分边界的依据。这是最早的边界形式。一般以独特的地貌特征为根据,如高山、海洋、河流、湖泊、沙漠、森林等。具体包括:
①界山:界山是自平地天然突起的、分配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的领土的高地。如阿尔卑斯山脉——瑞士、意大利、法国;喜马拉雅山脉——印度、尼泊尔、不丹、中国;安第斯山脉——智利、阿根廷。
一般来说,边界线是在山脊上沿着分水岭走的。
但是边界的划分不仅涉及自然因素,同时还涉及到历史、民族、经济、文化等因素,因此,不能只用这个原则进行划界,更不能借口分水岭原则来侵吞他国的领土。
②界河:界河是分隔两个不同国家的河流。如果河流是不通航的,边界线原则上是在河流的中间,循着河流两岸曲折而行;如果河流是可通航的,边界线原则上在主航道的中间。但边界也可以是河的一岸,例如长期以来就有条约或一个国家在其他国家占有河流那一岸的土地以前就已占有河流那一岸。这里应注意,如果在界河上架桥梁,在没有特别条约的规定下,边界线一般在桥梁的中间。另外,河流若是由于自然作用而改道,边界也会发生变更。以下是一些界河:
格兰德河——美国、墨西哥;奥德-尼斯河——德国、波兰;多瑙河——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拉普拉塔河——阿根廷、乌拉圭;黑龙江——中国、俄罗斯。
界河争端是经常发生的,导致两国在边界河流的争执最常见的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况:
一是由于河流改道或自然添附作用而导致边界的重新划定。如美国和墨西哥之间的格兰德河,就是因为河床经常移位而引起近百年的关于两国边界的争议。格兰德河发源于落基山脉,全长3034km,其中美国和墨西哥界河约2000km。该河由于经常泛滥,河床不断北移,淤积了大片土地,成为两国相争之地。1963年,两国签订条约,将河流改道的部分领土平分,各得0.78km2,并决定修一条新运河,把这条新运河当作两国的新边界。
二是由于国际河流的利用而导致争端。所谓国际河流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共有的河流。两国之间的边界可能是沿着河流走向,也可能是横穿的国际河流,诸如莱茵河、尼日尔河、多瑙河、刚果河、亚马孙河、尼罗河等。由国际河流导致的政治问题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国际河流航行的问题,一个是国际河流河水利用问题。关于在国际河流上航行的问题,早在19世纪初就已经开始讨论了,于1815年维也纳公约才宣布不仅沿河国家而且一切国家的商船,都可以在欧洲国际河流上自由航行的原则,但这个原则当时只适用于欧洲,直到1921年巴塞罗那公约诞生,这个原则才得到全世界认可。河流自由航行原则的主要内容是:“在平等条件下,并在缴纳因维持和改善航行情况而必须征收的公平捐税的限制下,准许一切国家的船舶在河流上航行。”由于国际河流是某些国家的领水组成部分,所以,这些国家不希望其他国家在自己领水范围内活动,这样,有些国家故意提高关税,这就容易导致和其他国家的冲突。
关于国际河流河水利用问题,尽管国际法中曾规定:“一个国家不仅不得阻断或变更从其本国流往邻国的河的水流,而且同样地,该国对于河水的使用既不得引起对邻国的危害,也不得妨碍邻国在它的部分对河的水流作正当的使用”。但国际河流河水的利用在当代仍然是地区政治冲突的直接原因。我们仅以印度河为例,印度河是巴基斯坦和印度农田灌溉的主要水源,是该河域6000万人口赖以生存的基础。印巴分治后,划给巴基斯坦的水系比较发达,划给印度的则是干旱区,这样,印度河水成了两国争夺的对象。尽管1960年两国签署了河水使用协议,但由于近几年河水改道,两国纠纷又起。
三是界河中边界的位置,尽管原则上规定在主航道中心线上,但由于各种原因,在有些河流上关于这一点仍有争议,如毛里塔尼亚和塞内加尔发生的界河争执就是这样。塞内加尔认为,根据法国1933年的法令,边界就从塞内加尔河的主流的右岸通过,毛里塔尼亚认为,这是违背国际法的,拒绝这种要求,两国由此发生争执而关闭边界。
③界湖:界湖是分隔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领土的湖国则主张,中间线应划在两国本土海岸之间,即海峡中央,而让海峡群岛有由3n mile领海区和3n mile大陆架区构成的6 n mile区域。两国为此争论不休,最后经国际法院裁决。国际仲裁法庭认为,由于两国本土海岸线大致相当,首要的边界就是英吉利海峡的中间线,另一段划在距海峡群岛已确定的基线12n mile处。结果把海峡群岛划在一个被包围的区域里。这样,既避免了因海峡群岛而导致法国失去海峡中央部分,又考虑了这一海峡的特殊情况。
(2)人为边界。与自然边界相对应,人为边界是指以民族、宗教信仰、语言、意识形态、心理习惯等因素作为依据划分的边界。与自然边界不同的是,人为边界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在当代世界政治地图上,人为边界多种多样,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一种以政治力量作为划界标准;一种是以居民的民族的宗教信仰、心理习惯等文化因素作为划界标准。
①以政治力量作为划界标准:这种边界既存在于国与国之间,也存在于政治集团与政治集团之间;既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在国与国之间的人为边界最典型的是,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之间的边界。这两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是一个国家,政治体制、经济形态完全相同,二战后,德国成了东西方政治力量较量的地方,其结果便形成了两个尽管民族相同,但政治体制、经济形态和意识形态完全不同的国家。两国的边界尽管是有形的自然物,但这已经是政治意义的自然物。集团与集团之间的界线最典型的是“东欧”和“西欧”的划分。东西欧的划分并不是一个自然地理概念,而是一个政治地理概念。“西欧”包括自然地理上的西欧、中欧和南欧部分国家;“东欧”包括自然地理上的东欧、中欧和南欧部分国家。“东欧”和“西欧”划分的标准的主要依据是政治力量,这种界线与国家之间边界不同,它是无形的。类似这样的无形的国际界线还有“三个世界”的划分、“南北关系”中的南与北的分界、“东西方关系”中的“东”与“西”的划界。
②以文化因素作为划界标准:在第一、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了许多新独立的国家,许多国家在决定领土的范围时,根据民族自决原则进行公民投票。许多欧洲国家的界线就是沿着民族的界线而划分的,只要看一下欧洲的语言分布图,就不难发现这一点。在一战前,中欧和东欧许多国家都是奥匈帝国的组成部分,一战后,随着奥匈帝国的解体,出现了许多独立的国家,这些国家的领土范围和语言分布大致是相当的。如果我们深信语言在确定国家领土范围时确实起过作用,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一战后,希腊和土耳其曾交换过200万名少数民族。当然,我们谈民族的语言在部分欧洲国家划界时起过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语言是划界的唯一标准,在有些地区,是很难区分出语言的界线的,这就要求划界必须同时兼顾当地的村落、河流、山脉、行政区划等因素。事实上,真正使用单一语言的国家只有少数。如果不算印第安语,巴西是使用一种语言的国家,澳大利亚也属于此类。使用单一的阿拉伯语的国家也只有埃及、利比亚,其他国家都是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
除了民族、语言对划界有影响外,还有根据宗教信仰来划分边界的。宗教信仰与语言不同,因为不同的民族可以有相同的宗教信仰,而说同一语言的人却可以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在某些地区,宗教信仰导致了大规模的国内摩擦,从而成为新独立国家划分边界的一个基础。如巴基斯坦与印度之间的边界便是如此。印巴分治之前同属印度版图,并受英国殖民主义统治。二战后,随着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涨,印度版图内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之间矛盾加剧,英国于1947年6月根据英驻印总督蒙巴顿的建议,提出了蒙巴顿方案,主张根据宗教对印度分而治之,分为主要是印度教徒居住的印度联邦和主要是伊斯兰教徒居住的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同年8月,两个自治领宣布独立。现在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边界就是当时根据宗教分布而划分的两个自治领的界线。
(3)几何边界。几何国界是指以经度或纬度等数理位置作为划分国界的根据而划分的国界,不考虑地表上的人文和自然状况,又称数理国界。如以纬度作为两国边界的:美国和加拿大基本以北纬49°作为边界;埃及和苏丹基本以北纬22°作为边界。以经度作为两国边界的:阿拉斯加(美)和加拿大基本以西经141°作为边界;埃及和利比亚基本以东经25°作为边界。
以上我们只是根据边界的形式对当今世界政治地图上的边界作了分类,这并不意味着囊括了划分边界的所有标准。划分边界的标准是多种多样的。如美国政治地理学家德布列杰等人主张①:除了对边界作地貌上的划分和人为的划分外,还应对边界作功能上的划分和发生学上的划分。根据所起的功能,边界可分为①防御性的,②文化分裂性的,③行政管理性的,④意识形态性的等;根据发生学来划分,边界可分为:①先行的,②后来的,③叠加的,④遗留的。英国政治地理学家缪尔对以往政治地理学者关于边界的划分进行了总结,并列表说明划界标准和类型的多样性。
当然,对边界的这些不同分类只是为理论上的研究方便,事实上,任何一国的边界都不是单一的,边界的划分也不是只考虑一种因素,而是自然状况、文化、民族愿望、政治力量、交通运输等因素的综合统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0-29
权利
不可讨论的主权,对自己所有行为不用对其他人考虑后果的权利(国际法除外《你不参加联合国的话,谁都不用理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