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护理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2023年护理分级标准:根据对病人病情的轻、重、缓、急及病人自理能力的评估,给予不同级别的护理,同时可分为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三级护理。

一级护理用于病情重或较大手术后病情不稳定的病员,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护理比较繁琐。根据病情制订出护理计划,各班按护理计划护理。每隔1个小时巡回观察一次病人,严格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瞳孔、意识等变化,做好特别记录。

二级护理适用于病重期急性症状消失,大手术后病情稳定,但生活不能自理者。注意观察病人病情,观察特殊治疗或特殊用药后的反应及效果,每2h巡视一次,根据病情可在床上或室内轻度活动。三级护理适用一般慢性病、轻症、术前检查准备阶段的病人,正常孕妇等,每日巡视2次(新标准是3个小时巡视一次),掌握病人病情及思想情况,注意病人饮食及休息。

护理分级的重要性

首先,医生和护士之间对护理级别的界定认识不一致。由于我国没有对临床医生进行系统的护理专业知识培训,医生不能很好地界定特级护理和一、二、三级护理,经常依据感觉或经验确定护理级别。部分医生对护理级别的内容及要求不够清楚,导致医嘱下达不规范,给护理工作及病人带来了负面影响。其次,护理级别与病人实际需求存在一定出入。

分级护理制度规定由医生根据病情来决定护理级别,护士根据护理等级为病人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但在实际过程中,当护理级别与病人病情有所差异时,护士也只能去执行医嘱,不能与病人的实际护理需求相一致,这严重影响了护理质量。再次,分级护理措施实施不能到位。

不同的医生对分级护理的掌握尺度不一致,使得护理级别下达不规范,导致护理措施实施不到位,从而导致病人得不到相应的护理服务。与此同时,分级护理不合理容易带来医疗纠纷。分级护理划分不当,致使护理措施实施不能到位,易引起一系列的医疗纠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