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城市中“坊里”与“闾里”有什么区别啊?

坊里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闾里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市划为区坊闾邻。一般5户为邻;5邻为闾,20闾为坊,10坊为区。

里坊,是中国古代居住区组织的基本单位,也是城市规划建设的基本单位。在先秦称为“里”、“闾”或“闾里”。从北魏开始,出现了“坊”的称呼。唐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全城共建108坊。元大都规划设计时仍延续了里坊制,全城分为50坊,坊与坊之间是宽阔平直的街巷,犹如棋盘。
明朝时,将北京划为28坊,两坊合并称“昭回靖恭坊”。清代属镶黄旗。南锣鼓巷曾叫罗锅巷,乾隆15年(1750年)绘制的《全城全图》改称为南锣鼓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6-10
1、坊里是城市居住区的基本单位。有正方形及矩形,大的面积达到80多公顷,小的也有近30公顷。有封闭的坊墙,有定时启闭的坊门。夜间实行宵禁,管制严格。除大官及贵族以外,一律在坊内开门。

2、闾里是古代城镇中有围墙的住宅区。【出处】:《周礼·天官·小宰》:“听闾里以版图。” 贾公彦 疏:“在六乡则二十五家为闾,在六遂则二十五家为里。闾里之中有争讼,则以户籍之版、土地之图听决之。” 唐 韩愈 《寄卢仝》诗:“水北山人得名声,去年去作幕下士。水南山人又继往,鞍马仆从寒闾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