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太丘与友期行》元方入门不顾,元方是否失礼

如题所述

元方才七岁,从年龄的角度来说,是可以理解孩子对友人这种不守信不礼貌的人充满鄙视,对这种无理取闹的人态度决绝,显示了他的清高风骨。但是,友人知错就改,应该胸怀大度。

《陈太丘与友期》这一章出自刘义庆编写的《世说新语》,记述了陈元方与来客对话时的场景,告诫人们办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同时赞扬了陈元方维护父亲尊严的责任感和无畏精神。

扩展资料

《陈太丘与友期》全文仅有103个字,却叙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关于守信与不守信的一场辩论),刻画了三个有鲜明个性的人物,说明了为人处世,应该讲礼守信的道理。如此有限的文字,却包含了这样丰富的内容,真可谓言简意赅了。如果不是在语言的精炼上造诣高深,要做到这一点是很难的。

《陈太丘与友期》的精炼语言,体现在文章的始终。一开头,文章以“期行”、“期日中”、“不至”、“舍去” 、“乃至” 等几个关键词语,把事情、时间、起因交代得清清楚楚,而且,在这些交代中,还把两个不同的人物形象(一个守信,一个不守信)一下子推到了读者面前。

文章的结尾,虽只客寥数语,但却字字生辉。“惭”、“下"、“引”三个动词,把友人知错欲改的心态及行为刻画得入木三分。对元方鄙弃“无信”的那股倔强劲儿,也用“入门,不顾”四个字,描绘得惟妙惟肖。就在最能体现文章中心思想的第二层 (子斥友人)中,尽管作者用了比开头和结尾要多得多的笔墨,但文字仍然十分精炼。

单就叙述的句子来说,在叙述友人问元方时,由“问”到“怒”,感情急剧变化,充分表现了友人那粗鲁无礼的性格。而在叙述元方批驳友人的怒斥时,则选用语气平和的“答曰”、“曰”这类词,这对表现元方不惧怕友人的怒斥、知书达理、善于应对的性格,起到了绝好的作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2-27
失礼:元方毕竟是晚辈,而友人则是长辈,对长辈如此当然是不正确的,既然人家有心认错,就应该给人家台阶下。所以失礼。
不失礼:元方年仅七岁小孩子也不会懂那么多,只管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还不会顾及他人感受,并且友人犯错在先,所以说不失礼。
╮(╯▽╰)╭我要是这样对客人早就挨说了... ...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5
元方才七岁,从年龄的角度来说,是可以理解孩子对友人这种不守信不礼貌的人充满鄙视...对这种无理取闹的人态度决绝,显示了他的清高风骨。但是。友人知错就改,应该胸怀大度。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2-12-13
是片面性的,可以说是失礼,友人以认错,元方却是置之不理,对长辈不敬,也可以说是没有失礼,客人已经认错了。元方应该原谅他。
因为友人已经知错了 就要原谅
而且友人是父亲的朋友 自己的长辈 要尊重
第4个回答  2014-09-21
我认为并不失礼。1.此人失信于太丘,却不知自责而当子骂父,其品行之恶劣可见一斑。2.虽此人已知错,但元方毕竟年幼,说话直,心中怎么想就怎么做,没有半分犹豫,也可见他的品行端正,两袖清风。如此说来,元方此举并无过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