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年长江洪水冲垮的大堤为什么建在古河道

如题所述

1998年特大洪水灾害,坚固的长江大坝决堤了,大坝决堤的后果是导致滚滚洪水南下,长江中下游地区遭到了严重的洪涝灾害。特大洪水灾害,导致全国29个省市不同程度受灾,受灾面积3.18亿亩,成灾面积1.96亿亩,受灾人口2.23亿人,经济损失1660亿元。
(图为:决口处)
1998年特大洪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九江大坝决堤是原因之一。九江大坝为何决堤,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暴雨集中,连续恶劣的天气影响自1998年6月起,大暴雨、大雨就连着下了一个月都不停,鄱阳湖、洞庭湖水位急剧上升,并且开始超出警戒水位。自6月份起,长江流域出现3次持续的大范围降雨。7月份左右,水文站监测的洪水量巨增,宜昌水文站监测到的洪水量为1215亿立方米,汉口站监测到的数据为1648亿立方米,汉口站的水文数据比1954年超出了120亿立方米。
1954年,长江的蓄洪量为400多亿立方米。1998年时,蓄洪量仅有100亿立方米,有效蓄洪量50亿立方米。1998年的特大洪水量约为100亿立方米,所以长江无法容纳如此多的蓄洪量,导致洪水泛滥,沿江阻挡洪水的大坝抗洪能力吃紧.
(图为:抗洪抢险的战士)
二、自然蓄洪,河湖调节功能减弱长江特大洪水灾害的形成,在于上游植被遭到长期破坏所致。建国以后,随着人口的增长,长江上游地区的原始森林和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滥砍滥伐行为频繁。再者就是围湖造田,长江中下游地区大量湖泊被填平造田,湖泊的蓄水调节功能丧失,大量行洪洲滩被占用。第三是一些水利设施的建设,不合理的水利工程破坏了江河的自然生态功能,加剧了洪水灾害。
三、大坝地形,九江大坝地形特殊九江地理位置特殊,长江进入九江段后进入了“地上河”模式,九江地形较高,大坝修建起来时高出了周边的城镇很多,这种地形类似于黄河。大洪水来后,大坝抵挡不住洪水冲击,最终漫过大堤、冲毁城镇。大量驻防官兵被紧急调来加固堤坝,昼夜进行抗洪抢险.
8月7日中午,虽然官兵们早有预备,但危险还是来临了.一名巡逻战士发现堤坝上正在往外涌一股股浑浊的泥水,大坝最下面的地方出现了裂缝。这个情况被马上报告上去后,战士们用沙包和自己的被子垫在湖底下,堵住了漏水.
但是,刚刚堵住了漏水,另外一边就喷出了一大股水来,水越冲越大,战士们根本抵挡不住。随后又紧急调来车辆、轮船去堵塞这个缺口,几吨、几十吨的卡车推进去都挡不住这个缺口.后来又紧急调动一艘1600吨的货轮带着满船货物沉入湖底,这才勉强堵住了这个缺口.
四、人为因素,大坝修建存在的问题九江大堤决口,经过五天五夜军民的合力抢修才将这处决口修补,挡住了洪水肆虐.九江大堤的决口,除了自然因素外,人为因素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在九江湖口县投资千万元的大堤是新修的大堤,但在洪水来临时抵挡不住洪水,作为一处新修的大堤,其抗洪能力远远不如预期.
在当时讲究速度、赶超发展的思想下,很多工程并未能保质保量,在大坝设计、建造上存在一些问题.在1954年时,长江的蓄水能力能达到400亿立方米,为何到了1998年还不足100亿立方米了.除了自然生态的破坏外,不合理、不科学的水利工程建设非但没有起到作用,反而破坏了自然的调节能力.
恩格斯曾经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
1998年特大洪水的教训警示我们: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平衡,人类才能保住共有的家园,才能避免大自然的报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