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与中国文学的关系

可以结合《狂人日记》《伤逝》《沉沦》等文学名著谈谈!

  具体的难找,你看看这些吧

  中国现代文学课导修集成

  侯桂新

  本学期初曾语诸生,要就中国现代文学课上的导修篇目,写下个人阅读心得,置诸网上,以为参考。导修过程中,由于大部分篇目都是重读,甚至是多次重读,因而我在课堂上的总结,不作泛论,重点在于自己此番重读所获新的发现。诚然,自以为新,实则未必不与他人暗合。如今课程结束,不避浅陋,略为申述如下,不求有关学术,权当读书笔记可也。

  一、五四文学革命(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一言文学革命,通常会想到胡适,实则胡适所言乃文学改良,明确提出文学革命的却是陈独秀。不过,陈独秀自己也认为文学革命的首倡之功,毫无疑义要归之于胡适。

  两篇理论文章,情感、态度、用语各各有别,可以“改良”与“革命”区分之。吊诡的是,陈独秀叫嚷着要抗四十二发(?)的大炮冲在前头,炸掉旧文学的大堡垒,尤其激烈反对四六骈文,然而他自己的文章却基本用的是文言——只有一句“说来说去,不知说些甚麽”是大白话,尤其是在列举骈文种种时,自己也用上了四六之言,可谓操着文言反文言矣。

  两文有一共同比喻,即以美女喻文章,确切地说,是以涂脂抹粉头脑空虚的美女比喻没有真情实感内容的套话文章。这一比喻,显出鲜明的传统士大夫文化心理。

  胡适有八不主义(其实原文并没有出现八个“不”字),强调写文章要破坏的八种倾向,陈独秀有三大主义,兼顾破坏和建设。其中有一条是打倒古典文学,建设写实文学,据严家炎先生论证,此处的“古典”和“写实”分别是指“古典主义”和“写实主义”,尤其是前者,并不等同于古典文学或古代文学,而只是其中具有“古典主义”倾向(也即陈独秀文章中所列举的骈文、排律等)的文学。

  文学革命给人印象更深的是形式的更新,以白话代文言,不过从其革命的实绩来看,真正用以区分新文学(现代文学)和旧文学(古代文学)的,恐怕还是在内容方面,包括作品题材的开拓、叙事模式的转折、作家意识的改变等。本文课程名为中国现代文学,何谓“现代文学”?需要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加以理解,当然同时也要考虑到政治学或哲学意义上的“时间”、“时代”。

  二、鲁迅(《狂人日记》、《祝福》、《阿Q正传》、《伤逝》)

  一般把《狂人日记》和《祝福》看作反封建礼教的代表作品,《阿Q正传》视为批判国民性的典型篇章,而《伤逝》则回应“娜拉走后怎样”的现代女性解放命题。

  鲁迅作品的深刻所在,其一是他善于营造悖论。狂人发狂,乃吐真言,一旦病愈,便去候补,然则我们怎样才能清醒地认识世界?涓生和子君获得了宝贵的自由,这自由却令他们付出了生离死别的代价,人在社会中,何处得自由?《祝福》所写,却是一个农村打工女因被剥夺祝福的权利而致疯狂。读鲁迅的小说,通常至少要读出一层转折,而不能顺流直下也。

  鲁迅作品另一个深刻的表现,是其中多有警句。如《伤逝》中的子君说:“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可谓掷地有声。《狂人日记》中有两句话,一是“从来如此,便对么?”二是“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一个人在生活中,如果能够兼具这两种精神(质疑与研究),一般来说多少会有些出息。至少,能够做到心中有是非,尽管不一定要处处对人说。

  阿Q是说不尽的,因为人人都是阿Q,至少在某些时候是,因此不说也罢。同学们在恋爱和求职过程中,必然会有所感。

  三、叶圣陶(《遗腹子》)

  此篇属初读,何谓“礼教吃人”,这篇小说有着生动的刻画。一对夫妇为了生儿子,竟然到第七个方才如愿,然而却夭逝了,以致男的跳河,女的发疯。一个外国人可能会万分惊讶,难道中国人除了生儿子就没别的事干了么?然而,这确是现实。不只是二三十年代的现实,也是现在仍到处发生的事实。小说有夸张吗?不。课上我给同学讲的两桩亲人和熟人的事例,与小说所写惊人相似,甚至更为悲惨。

  从艺术上看,这篇小说最妙的是结尾,平淡中的讽刺,力道很足。

  四、冰心(《超人》)

  冰心的小说,我很喜欢的是一篇《寂寞》,对儿童心理举止的刻画非常细腻。《超人》则名气较大,是问题小说的代表作。

  这篇小说所写的问题不是我关注的重点,我联想到的是另一重大问题:知识分子和下层百姓的“双向启蒙”,也就是双方的互动问题。“双向启蒙”是我想到的一个表述,用以描述新文学中大量描写知识分子和以工农兵为代表的老百姓之关系的作品。这类作品有一个基本模式:在双方的交流互动中,知识分子在理性上给予民众启蒙,而民众则以其生活实感令知识分子得到源头活水,保持心灵不致过于干枯,情感不致过于冷漠,理性不致过于片面。从这一角度理解后来的延安讲话,也会得到一些新的理解。版权所有,不再多赘。

  五、许地山(《商人妇》)

  很多人都知道许地山作品有宗教色彩,到底怎样?详细分析《商人妇》一篇就能大致了解。小说中的惜官先后接触到伊斯兰教、佛教和基督教,助其度过人生一个又一个关口。下层百姓对宗教的皈依,大体出于实用目的,不足为据。似我等过于相信理性和无神论者,实在难以对宗教产生认同感,对这类作品也终究感到有点隔。譬如惜官说,人经历时是苦,回想是乐,过去是苦,将来是乐云云,很容易让人想起内地从前盛行的宗教是麻醉老百姓的精神鸦片说。当然,我们都生活在各种各样的精神鸦片中。

  六、郁达夫(《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

  大胆描写自我性心理性行为,在现代文学中是第一遭,《沉沦》的文学史地位,正由其题材和写法得来。此后整个二十世纪,几乎每一部在性题材方面较前有所深入的作品,都会引起轩然大波,有的即成名作。《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白鹿原》、《废都》、《上海宝贝》……从袒露的尺度和描绘的细致方面,将性描写进行到底,成为作家的策略和关注重点。当然要看到,内地这样的环境实在有助于这一现象的产生。同时也要看到,艺术还真是艺术,包括文学、电影等等,都留下了不少的性经典,其感染力确是不同凡响。倘若不是艺术呢?那就连尺度都不存在了,恐怕连纯客观的自然解剖人们也不会给予太高评价。陈冠希的照片,就是如此。

  文学给予人的想像空间,是很奇妙的一件事。一个作家碍于社会道德,不管在作品中如何“厚颜无耻”、“诲淫诲盗”,只要写得好,人们同样尊重。照相机留下的实录,看过便索然无味了。从这个角度说,艺术不能死亡,也不会死亡。

  《沉沦》很鲜明地体现了所谓“浪漫主义”。这是深植于作家的个性气质的东西。如果看郁达夫的《日记九种》,作家的形象就愈发鲜明了。你可能被其浓烈的情感火热的心肠所裹挟,而忘记去想他在男女关系和做法上是不是一个很糟糕的人。

  《沉沦》的主人公,个性气质和鲁迅笔下的狂人也有不少相似处,譬如总想像自己被偷窥,以及对待“大哥”的态度等。

  《春分沉醉的晚上》,可以从双向启蒙的角度去读。

  七、凌叔华(《绣枕》)

  很精致的小说,大家闺秀的风度。

  八、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

  丁玲就是女作家中的郁达夫,而莎菲女士甚至比《沉沦》中的“我”更多一层自我反省。莎菲的心理矛盾产生的原因,简言之就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男人德貌双全实在不易。其实这是一个永恒的问题,而且男人女人都一样。古话说女子无才便是德,这话由古人说来,含有虚伪或委婉的成分,古人心里想的,恐怕更多的是女子无貌便是德,很多奇女子其实是德才兼备的,譬如齐国的无盐,诸葛亮的老婆等等,都是其貌甚丑,但才识过人,德行无缺。

  今天的莎菲们可能没这么多痛苦,帅哥面前,先享受红苹果再说,即使不能长期在一起,作为周末和节假日的幽会对象还是很不错嘛。明星的粉丝们可能尤其这样。

  九、新诗

  出乎意料,同学的解读相当细致,尤其是对闻一多《死水》和郭沫若《炉中煤》的分析。本来我对《炉中煤》中的比喻——以煤炭对青年女郎的爱慕比喻自己对祖国的爱——感到十分别扭,经过同学一番相似性对比(当然主要是吸收学者的“研究成果”而来),也觉得这块黑煤炭是有几分可爱了,呵呵。

  出一道思考题:以上两首诗都表现“爱国”,而且闻一多和郭沫若都有不少“爱国诗”,为什么朱自清要说闻一多几乎是抗战前唯一的爱国诗人?

  《死水》是格律诗,极其整饬,以致被称为豆腐干体。戴望舒的《雨巷》,历来也以其音节被称道,不过诗人自己最爱的还是后期的自由体诗。《雨巷》所写的邂逅故事,其实是一个梦幻或想像,雨巷中的姑娘如何走近又飘远,都是个人遐想,可注意的是,即使是在想像中,“我”竟然对姑娘无动于衷,毫无表示,只是远远观望,诗中除了首尾两节,主体部分的“我”消失了。为什么?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则不然,以“我”的行动为贯串。

  卞之琳的《断章》是一首哲理小诗,其主客易位的相对主义观点,可以让人保持必要的谦虚。

  十、散文

  鲁迅《立论》:要不要说真话?这个要看场合,不能一概而论,所谓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心中有没有真话,有没有独立判断是非的能力?这个更加重要。文末的“he,he,he”很绝,即是鲁迅《复仇》一文中所谓“无言的词语”。

  周作人《故乡的野菜》:文章的分段很有意思,在语感上,不是常见的意尽段止,而是在一件事讲完之后,并不分段,马上接着讲另外一件事。可以感知到作者的思维状态。

  朱自清《背影》:情感的朴实真挚对于怀人散文的重要,于此充分体现。父母按理是我们最熟悉的人,然而有几个人成年后好好写过自己的父母?或许是我们对父母的认识一生会发生多次变化,一提笔真不知从何说起,但也很可能是由于缺乏一种谦恭的理解吧。重读《背影》,惊讶的是它居然这么短,只有一千余字。而我个人的写作经验,一般写散文要至三千五百字左右,才觉得比较充分。现在人的写作是愈来愈兑水了。此外,《背影》中的人物对话很少,很简短,却很原生态,朱自清的话是口语,他父亲的则有白话有文言,显示当时处于一个语言的过渡时代。我一直很想知道中国人是什么时候开始叫“爸爸”的,现在只能看到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已有人这么称呼,最早呢?《红楼梦》、《老残游记》中的人没有这么叫过。此词从何而来?留以备考。

  梁遇春《“春朝”一刻值千金》:文章妙趣横生,关键是派定“迟起就是艺术”,然后多围绕迟起的“艺术”特性作论。也就是先假定一个事实上未必成立的论点,再展开论述,作为游戏文章,往往会收到不凡效果。

  十一、 茅盾(《创造》、《子夜》)

  《创造》是初读,感觉不错。茅盾说用这个小说证明自己仍在“革命”,后来很多研究也如此说,真是莫名其妙,因为从文本看,末段的讽刺意识无论如何是掩盖不了的。君实对理想爱人的“创造”不是结果难料,而是肯定失败了的。然而这也是一个永恒的难题,恋人和夫妻大约一辈子都在相互的创造与反创造中过日子吧,很多人老了,还一直在唠叨自己的伴侣身上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而想改变之,这就陷入一种可怜的境地了。改了半辈子都没改好,还要说?

  在写法上,小说的开头,以静物暗示人物的身份和活动,我很怀疑几十年后刘以鬯的一个短篇《吵架》是从这得到了灵感。

  《子夜》(选读第一章)值得注意的两点:一,对人体尤其是的关注。茅盾早期小说钟情于对女性人体的描绘,被认为呈现出“的都市”,《子夜》第一章中,吴老太爷的眼光除了外人,也落到自己女儿的上——带着厌恶的心理,这样的描写在其他作家笔下还真鲜见。关于这方面,可参考陈建华的著作。二,对都市的描写。第一章的开头,笔下的景象和节律,几与新感觉派作家所描绘的无二。二者究竟有何分别和联系,需要细加考辨。

  十二、 巴金(《家》)

  鸣凤之死,在现代文学史上展现了又一类女性的悲惨命运。觉慧与鸣凤之爱,新旧夹杂。

  《家》对于巴金的青春激情型写作是一个很好的展示。选读的章节中,有一段话描写觉慧先后以不同语气六次自言自语“我是青年”,完全是舞台剧的效果。

  对巴金来说,青春、青年已经上升为一种至高无上的价值观,他在不同年代几番为《家》撰写后记,文末竟然重复自己对作品价值的判断:自己最喜欢的一点是作品描写了青春,而“青春是最美丽的”。无怪乎他的读者也主要是青年。

  青年一代又一代,百年传诵《家》、《春》、《秋》。

  十三、 老舍(《断魂枪》、《骆驼祥子》)

  《断魂枪》对东西文明的思考不再赘述。从《骆驼祥子》中可以看出老舍的感觉极好,能够将人一些非常细微的感觉准确地呈现于笔端。比如,小说写到祥子无法摆脱由虎妞等人织成的天罗地网时说,祥子感到自己在天地间越来越小,几乎要缩成一个小点,但又还不够小,没有小到足够从地上消失。

  老舍对“小人物”的描写,不是一个“同情”所能概括,他是真正钻到了人物的内心,和人物感同身受。他的心理和语言描写,在现代作家中是超一流的。

  小结:以上对作品的分析只是片鳞只爪,一己之得,有些还与作品无关,延伸到所谓社会人生。其中也有一些重点,例如不少作品都关乎个性解放尤其是女性解放、两性关系的命题,部分作品关乎个人与社会、传统的关系问题,等等。如果说文学是人学,那么中国现代文学尤其是人学,在带给我们审美享受的同时,它对于一些永恒命题的揭示经得起反复咀嚼。

  感谢我的导师许子东教授对于篇目的选择以及课堂上的精彩言说,毫不夸张地说,这深化了我对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认识。感谢选课同学友好的合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0-02
中国文学体现了古老中国特色的内涵,比如鲁迅的《狂人日记〉里面包含了许多古文色彩,中国文学倾向于中国的特色文化和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所结合的,而外国文学就有外国的特色了,比如说〈鲁滨孙飘流记>与当时欧洲社会航海潮流的历史背景相结合
第2个回答  2008-10-02
外国文学不包含本国文学
世界文学包含本国文学
套用一句俗近几年来,王吉鹏在鲁迅比较研究领域开垦出一片沃土,在鲁迅与外国文学、文化比较方面,有同李春林合作的学术著作《鲁迅世界性的探寻——鲁迅与外国文化比较研究史》、《鲁迅与外国文学关系研究》;在鲁迅与中国文学、文化比较方面有学术著作《鲁迅民族性的定位——鲁迅与中国文化比较研究史》、《鲁迅与中国文学比较研究》、《鲁迅与中国作家关系研究》; 话: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但世界的不是中国的!个人认为,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的区别,总结起来就以下几点:
1 文化底蕴
2 文化阶级
3 大众层次
4 政治区别
5 国力差异
6 民族差异
7 地域局限性
8 社会潜藏的消极面与公开的不公平现象象征主义正式展开于十九世纪六儿十年代,当时西欧各国社会形态已基本进入现代化,人的传统生存意识和观念面临了深刻冲击。让.鲍话根源与理念世界因之产生了破裂,人类固有的生存适应能力与生命活动范围的应有距离消失。

到了二十世纪中期以后,西方国家在经历了许多经验教训后才复右盲目扩大城市会千万一定的灾难性后果,因为都市化既可被视为社会有机体发生作用的有效手段也是容易导致人与自然失望的歧途。法国著名文学家福楼拜当时尖锐指出了热心扩建城市的动机:大量由直线和篇章平面构成的城区,大量无生命感的单调建筑,是追求利润的结果,它使建筑普遍下降为“技术”,丧失了应该有的神化梦想空间。他也认为庆艺术上为了追名,画家只是想着绘画本身的可塑成分的操作,最终影响到各艺术门类都去寻求奇闻趣事,或盲目创造某种语言风格。
第3个回答  2008-10-02
外国文明只与五四以后的中国文学有关系,《狂人日记》《伤逝》《沉沦》这些都是仿照西方的文学体裁、叙事手法写的白话文
第4个回答  2008-10-02
我认为有一个相同的地方,他们都是借人和事来批判当时的黑暗社会,表达对当时社会的不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