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黄的历史沿革

我想知道 地黄在各个朝代的应用 谢谢大家 新手上路

网上资料,希望有所帮助

http://cache.baidu.com/c?m=9d78d513d9d431a84f9b9e697d66c0171d4381132ba1d60209d2843994732c43506793ac56200770a0d20d1416df4c48adb0687d6d4566f58cc9fb57c0fed76d3888507f2c5dd01005d36ef28b13388662c401b7f804f0caf725e5a4c5a3af4322ce44737c97868d4d7113dd18f20340e1b1ed3b022e63ad9d35728f2860599d3431b2508ee6251f039686d84b3ac73da66506e7db22c04f05c317b36c1d3344d72ec77c&p=8f7bd40e9d9712a059bd9b7d49&user=baidu

1 地黄的原植物
《图经本草》记载:地黄"二月生叶,布地便出,似
车前,叶上有皱文而不光.高者尺余,低者三四寸,其
花似油麻花,而红紫色,亦有黄花者.其实作房如连
翘,子甚细而沙褐色.根如人手指,通黄色,粗细长短
不一其描述与当前所用地黄原植物一致.
《本草衍义》称"地黄叶如甘露子,花如脂麻花,
但有细斑点,……,茎有微细短白毛"[ 4 ].如果当时的
甘露子与现在所指为同一植物的话,则其描述可能
有误.李时珍曰:"其苗初生塌地,叶如山白菜而毛
涩,叶面深青色,又似小芥叶而颇厚,不叉丫.叶中撺
茎,上有细毛.茎梢开小筒子花,红黄色.结实如小
麦粒.根长四五寸,细如手指,皮赤黄色,如羊蹄根及
胡萝卜根"[ 4 ].可见其描述的叶片与《图经本草》相
近,根的描述与目前的野生地黄接近."曝干乃黑,生
食作土气."也属地黄的特征,但其地黄插图中,花的
形状更象旋花科植物."结实如小麦粒"可能是参考
了陶弘景的记载"生渭城者乃有子实如小麦"[ 4, 7 ].
《本草蒙荃》中地黄插图的花果部分也绘成了麦穗
状.可能作者当时未见地黄开花状态,或所指为其他
植物.
《本草乘雅半偈》称"汁液最多,虽暴焙极燥,顷
则转润."反映了根含糖量大,易吸潮的特性.清代
《药性蒙求》"以怀庆(地黄)肥大而短,糯体,皮细,菊
花心者佳."菊花心即地黄形成层的形状,这是历代
药商鉴定地道货的标志.《植物名实图考》"小儿摘花
食之,诧曰蜜罐."揭示了地黄花冠基部有蜜腺.其插
图首次比较确切地反映了地黄的形态特征.
可见随着时代的进步,虽然对地黄的认识有过
曲折,但多数描述与玄参科植物地黄相一致.
2 地黄的栽培历史
据文献记载,栽培历史悠久[ 9 ],"明朝(1590年)
已有栽培"[ 8 ],《图经本草》称地黄"种之甚易,根入土
即生."又说"古称种地黄宜黄土,今不然."[ 4, 7 ]可见
当时地黄的种植就已有很长的历史,否则不会称
"古".因此,地黄的栽培历史至少已有1 000余年.
又称地黄栽培"大宜肥壤,虚地则根大而多汁."说明
当时就已发现地黄适于在疏松肥沃的土壤上栽培,
并描述了地黄的种植方法"以苇席围编如车轮,径丈
余,以壤土实苇席中为坛.坛上又以苇席实土为一
级,比下坛径减一尺.如此数级,如浮屠,乃以地黄根
节多者寸断之,莳坛上,层层令满,逐日水灌,令茂
盛.至春秋分时,自上层取之,根皆长大而不断折,不
被伤故也."足见当时为得到优良的地黄药材所花
费的心血,同时也反映了品种选择的意识.
《本草乘雅半偈》首次记载了种植地黄不能重
茬.称"种植之后,其土便苦,次年止可种牛膝.再二
年,可种山药.足十年,土味转甜,始可复种地黄.否
则味苦形瘦,不堪入药也."《齐民要术》载种地黄"须
黑良田,五遍细耕.三月以上旬为上时,中旬为中时,
下旬为下时.一亩下种5石,其种还用三月中掘取
者,逐犁后如禾麦法,下之.至四月末,五月初生苗
迄,至八月尽,九月初根成,中染,若须留为种者,即
在地中勿掘之,待来年三月取之为种.计一亩可收根
三十石."30石为1 800kg,已接近目前产量."有草
锄不限遍数,锄时别作小刀锄,勿使细土覆心.今秋
收讫,至来年更不须种,自旅生也.唯锄之如此,得四
年,不要种之,皆余根自出矣."[ 7 ]从其描述可以推
测,其栽培品种具串皮根,否则应每年种植,另外作
者未提及重茬问题,根据目前的经验,重茬能造成严
重减产.
近代地黄主产区药农总结出了倒栽留苗和高畦
种植方法,沿用至今.近年来,地黄栽培技术有了新
的进展,如地膜覆盖技术,夏栽技术,脱毒技术等,使
地黄的栽培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10 ].
3 地黄的产地变迁
《神农本草经》称地黄"生川泽"[ 1, 5 ].《名医别录》
载:"地黄生咸阳川泽黄土地者佳."[ 11 ]陶弘景称:
"咸阳即长安也.""以彭城干地黄最好,次历阳,今用
江南板桥者为胜."《证类本草》认为翼州(今河北翼
县)和沂州(今山东临沂县)地黄优良[ 12 ].《图经本
草》记载:"今处处有之,以同州(今山西大荔县)为
上."[ 4 ]《救荒本草》"千亩地黄,其人与千户侯等;怀
之谷,亦以此减于他郡."[ 7 ]可见怀庆当时地黄生产
的繁荣.《本草品精要》在"道地"项下记载:"今怀
庆者为胜".《本草蒙荃》称地黄"地产南北相殊,药力
大小悬隔.江浙种者,受南方阳气,质虽光润力微;怀
庆生者,多生深谷,禀北方纯阴,皮有疙瘩力大."李
时珍曰:"今人惟以怀庆地黄为上".《植物名实图考
长编》引云娄农曰:"地黄旧时生咸阳,历城,金陵,同
州.其为怀庆之产.自明始,今则以一邑供天下矣."
可见古代对于优质地黄产地的认识几经变迁,
但自明朝以来,即确立了怀庆地黄的道地地位.
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用药量的增加,许多省份
进行了引种,经过试验,目前已经形成了温县,武陟,
孟县,博爱,沁阳等县区(原怀庆辖区)为中心的黄河
中下游沿岸地黄主产区(山西,河南和山东),这与古
代所记载的优质地黄产区位于相近的纬度上.可见
古今对地黄产地的认识十分一致.目前其他地区如
河北,浙江,安徽,辽宁,江苏等省区亦产,但面积较
小,今后的发展重点还应放在地黄的主产区.
4 地黄的栽培品种
品种是重要的栽培学概念,是因不同的形态,用
途,产量,物侯期,抗病力等而加以区别.只要有栽
培,就会出现品种.早在一千多年前地黄就实现了
"野生变家种",《图经本草》虽有"虚地则根大而多
汁"的记载,说明了当时就有块根膨大的栽培类型,
但未提及不同类型.《本草蒙荃》的两幅附图(翼州地
黄和沂州地黄)较早反映了地黄的不同类型,并称怀
庆地黄"皮有疙瘩"这一特征(由于秋季二次生长膨
大形成的疙瘩状突起).《本草乘雅半偈》称"甚有一
枝重数两者."这是"细如手指"的野生地黄所不可能
到达的.这种块根膨大类型的存在是地黄品种选育
的基础.清代《药性蒙求》还记载"今肆中所用鲜地黄
是另一种,出杭州笕桥,其形亦细长不同,其治亦大
热之症."《植物名实图考》所附两图则首次清晰地反
映了地黄膨大的块根,以及叶形和叶缘锯齿的区别,
确切地揭示了地黄存在不同品种.
近代崔大毛(1917)培育出"四齿毛"新品种.李
开寿(1920)培育出抗病虫,抗涝,产量高的地黄新品
种"金状元"[ 13 ].其他著名的农家品种还有"小黑
英","郭里锚","邢疙瘩"等.60年代中国医学科学
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培育出了北京1号等系列品种;
河南温县农科所培育的"8525"等.优良品种的作用
在地黄的生产中越来越重要.
我们将栽培地黄和野生地黄在相同的条件下栽
培,发现所选栽培品种根部膨大成块状,而根部细长
的野生地黄并没有加粗,因此认为块根的膨大是由
于生态或栽培环境所致的观点[ 14 ]是不确切的.
5 地黄栽培品种的记载
优良品种既能保证用药的有效和安全,又能提
高种植的经济效益.不同的品种具有不同的优势,都
是地黄的重要种质资源.根据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文
献中出现的地黄品种(或品系)多达52个.只有少数
品种的形态和农艺性状有比较详细的描述,如金状
元,北京1号,北京2号,小黑英,邢疙瘩等.多数品
种有简单的描述,如:金地黄[ 15 ],白地黄[ 15 ],红薯
王[ 15 ],里外青[ 15 ],野葛杞[ 15 ],莴苣棵[ 15 ],七顶葵[ 15 ],
郭里茂[ 9, 15 ],茎尖16号[ 8, 16, 17 ],金白1号[ 9, 18 ],红金
号[ 18 ],新状元[ 8, 19 ],白状元[ 8, 9 ],四齿毛[ 15 ],四支
毛[ 20 ],四翅锚[ 9 ],大青英[ 8,19 ],金丝钓鱼[ 20 ],穿地
龙[ 20 ],千层叶[ 9 ],大青叶[ 9 ].有些仅有名称,而未见特
征描述,如有性杂交76219[ 16 ],沛育7725[ 16 ],组培
825[ 16 ],叶繁825[ 17 ],郭李猫[ 21 ],A1
[ 21 ],A2
[ 21 ],武陟一
号[ 8 ],151[ 22 ],叶繁824[ 17 ],变异192[ 17 ],抗育831[ 17 ],
红种[ 23 ],北京4号[ 21 ],北京5号[ 21 ],大种[ 23 ],791[ 23 ],
叶繁829[ 24 ]以及北京一,二,四, , , 号[ 8 ]等.
有些可能只是文字书写的变化,如金地黄与金
状元;白地黄与白状元;四齿毛,四翅锚和四支毛,据
产地药农介绍,正确的名字可能是"四齿锚",即具4
个齿的锚;郭里茂和郭李猫也可能只是文字区别.有
时不同文献对某些品种的描述也不一致,如北京1
号:叶片椭圆形[ 20 ],舌状[ 25 ];块根表皮浅黄色[ 9, 18, 25 ],
红黄色[ 20 ];抗斑枯病[ 18 ],抗枯斑病较差[ 8, 19 ],抗病力
中等[ 25 ].小黑英:半直立[ 18 ],平展或半直立[ 25 ];叶片
窄长[ 20 ],卵圆或卵圆状披针形,皱褶明显[ 25 ],叶片
宽,少泡(即皱褶少)[ 9 ];块根呈纺锤形[ 18 ],拳状[ 8, 19 ],
圆球形[ 20 ],拳状或纺锤形,下端钝圆[ 25 ];笼头
长[ 8, 19 ],笼头短[ 9 ].
另外笕地黄,或称赤野地黄[ 21 ],早在清代就区
别用药.曾作为地黄的一个变种,原产于杭州笕桥
镇,我国现已失传[ 14, 23 ].日本仍栽培入药,并与怀地
黄杂交,育出了福知山地黄[ 21 ].
6 建议
由于长期的栽培,历史上积累了众多的栽培品
种,根据我们的初步收集和整理,目前已经发现20
余个形态不同的栽培类型.但由于文献对地黄的记
载过于简单,致使无法将收集的品种对号入座.为了
充分利用这一宝贵的自然遗产,急需在参考有关文
献的基础上,对目前的各种变异类型进行系统的形
态学描述和分类学处理.这不仅有助于相关学科在
开展地黄研究时正确取样,从而相应地提高研究结
果的应用和参考价值,同时也可用于指导GA P基
地建设和临床用药,以保障产品的质量和疗效稳定.
河南(尤其是位于黄河北部的几个县)为地黄的
道地产区,但其形成的原因目前还不十分清楚.相关
因素可能有:(1)产地的环境原因(包括水质,光照,
降雨,土壤等);(2)产后加工方法(包括烘焙和熟
制);(3)历史种植习惯;(4)优良的种质资源.也可能
几种因素皆有.如果是品种的原因,那么哪个或哪几
个品种能代表怀地黄的优良品质还需要深入研究.
在我们调查的过程中,发现新老产区均存在严
重的品种混杂现象.因此建议在进行地黄道地性研
究或不同产地的对比研究时,为提高文献的利用价
值,应高度重视取样工作,最好提供详细的形态描
述,精细的插图或照片,仅鉴定为"地黄"是不够的.
另外,由于不同品种的化学成分有别[ 15 ],药用
价值可能不一.目前混同入药的现象可能是造成有
关中药质量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因此应加强有关方
面的基础性研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