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积液怎么治疗最好

如题所述

在门诊中,我接触过不少存在关节积液问题的患者朋友。
多数人一看到核磁共振的检查报告显示自己存在"关节积液"(关节积水),就立刻要求把自己膝盖里的"积水"全部抽出来,不然不安心;有的人则是等到关节积液让膝关节都肿胀起来了,才来求助医生。
实际上,关节积液作为一种常见的关节问题,它并非像许多朋友想的那样"严重",但也绝不是能被轻视的。
(见红圈位置,一例典型的关节积液)
关节积液是怎么产生的
前些天,我写过一篇有关滑膜炎的文章,里面说过"滑膜"对关节的重要作用——
关节滑膜细胞能分泌液体,润滑滋养关节,让关节活动更顺畅。
而关节积液的产生,就和关节滑膜分泌液体功能的失调有关。滑膜炎也正是引发关节积液的重要原因。
(关节周围存在一层薄薄的滑膜,见下图)
关节积液,说简单点就是"关节里的水太多了"
,当关节滑膜受到刺激时(比如感染、活动损伤、外伤等等),它就会"发炎"(滑膜炎),影响正常的液体分泌功能——
滑膜产生大量的被稀释的液体,并异常渗出,就会在关节处形成"积液"。
这些积液已经不是原来正常的滑液了,由于被稀释,已经失去了润滑关节的作用,当它在关节中大量积聚时,就会影响关节的正常活动,引发各种不适症状。
以膝关节为例,当出现关节积液时,往往会有以下表现:
膝关节疼痛;(膝盖痛)
膝关节活动受限;
出现关节伸不直的情况;
把腿伸直放在床上,用手指稍用力按压膝盖的"盖子"(髌骨),会有一种漂浮的感觉(压着会下沉,松开则弹起);
部分患者会出现明显的关节肿胀。(膝盖上方肿胀,见下图)
膝关节有"积液",要不要抽出来?
首先大家要有这样一个概念:
一个健康的成年人关节腔里通常会有2-3ml的「关节液」,保证关节的正常活动,但当关节液超过这个范围时,才属于"关节积液"。
因此,并不是关节里有液体就要立即抽掉的。膝关节有"积液",要不要抽出来,还是要分情况来讨论:
1. "关节少量积液",尤其是没有症状时,不需要进行抽液。
比如可能就是偶尔劳累导致的关节液分泌多了一点点,就算不管它,身体也会自己慢慢把它处理掉。各位患者朋友真的没必要盯着体检报告中的"少量积液"不放,更没必要想着打封闭针。
2. 关节积液特别多,出现了关节肿胀疼痛时,就应该听骨科医生的话,乖乖做关节穿刺抽液,
并按照要求做好康复工作,避免关节再出现积液。
3. 当检查发现关节内可能存在化脓性感染时,也可考虑抽液。
4. 对于需要进行关节内注射药物来治疗疾病时,也可能需要先把积液抽出来,再注射药物。
查出关节积液的4个治疗要点,以及关节积液能否根治
实际上,关节积液是可以"根治"的,但这个需要大家听医生的话进行治疗,并且养成良好的习惯,否则关节积液非常容易反反复复。
在这里,我谈谈关键的几个要点:
第一点,就是要限制活动。
大家要记住,当关节出现损伤时,千万不要有"多动动,才能让关节活起来"的想法。
滑膜炎是引起关节积液的重要原因,让关节休息好了,才有助于滑膜的炎症的缓解,以及改善关节积液问题。因此康复期间,患者可多卧床休息,应避免爬山、远足、暴走、跳舞等活动。
第二点,针对病因正确治疗,别乱用各种偏方。
世界上不存在能吃了/敷了就根治关节积液的"神药",尤其是一些评论中出现的神奇药物,各位患者朋友千万不要上当。
想治好关节积液,关键还是在于找出它的病因来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比如滑膜炎可以考虑微创手术;有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可口服软骨保护剂,避免关节软骨的进一步损伤。有风湿的,就积极抗风湿治疗。
如果膝盖疼痛难忍,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对胃肠道副作用较小的塞来昔布、依托考昔等选择性非甾体抗炎药。
第三点,换季时注意别受凉。
不注意保暖工作,让膝关节受凉是导致关节积液复发的重要风险因素。特别现在处于冬春交际,气温高高低低,各位朋友尤其要做好防护。
第四点,把烟酒戒掉,少吃油脂多的食物。
做好这些事,能降低关节问题的风险。比如肥肉,猪肉,烧烤等食物要少吃。
按照已有的临床数据显示,只要各位患者朋友能按要求积极治疗,关节积液通常能在1~3个月内治愈,但如果大家乱用各种保健品、偏方神药,而抗拒正规的医学治疗,只会让关节积液长期不愈,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