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那里有寺庙````

因为我有个朋友很迷信```最近运气很不好```老是说给人家下咒了`所以想找个有得解咒的寺庙。越灵越好。要在广州的``希望大家详细一点```满意的话我一定给加分`````
希望大家能详细介绍一下这些寺庙。。我会给加分的。。谢谢

  广州市寺庙简介
  六榕寺留苏东坡真迹

  景点简介

  广州市中心中山六路西北,建于梁大同三年(537),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广州著名的古迹之一。

  六榕寺苏东坡手迹

  公元537年,南朝梁武帝萧衍(中国最著名的信佛君主)的母舅昙裕法师从柬埔寨求得舍利(佛骨)来到广州。广州刺史萧裕为了迎接这一佛教之宝,特地在这里创造“宝庄严寺”。北宋端拱二年(989)重修时,该寺僧人供奉佛教禅宗六祖慧能,以修净业,遂改名为净慧寺。宋代文学家、书法家苏轼于宋元符三年(1100)路经广州时到此游览,看见寺内有古榕树六棵,便题书“六榕”二字。因此,六榕寺大门对联"一塔有碑留博士,六榕无树记东坡"便不难理解了。其中的"博士"实指王勃;如今六株榕树已经没有了,所以"六榕"实际上是历史古迹,仅留追忆罢了。门前"六榕"二字是苏东坡手迹。明代称六榕寺,并沿袭至今。

  六榕寺苏东坡手迹

  六榕寺花塔雄矗寺院中央,高57米,11角形,外观9层内分17层。塔东为山门、弥勒殿和天王殿、韦驮殿,还有苏东坡画像和有"六榕"的石刻等古碑10余方。塔之西为大雄宝殿,高14米,占地面积300平方米。内供奉清康熙二年(1663年)以黄铜精铸的三尊大佛像。佛各高6米,重10吨,仪态慈祥,它是广东省现存最大的古代铜像。大殿南侧现重建了说法堂,榕荫园内有六祖堂、观音殿、僧舍斋堂、功德堂、藏经阁等。

  六榕寺苏东坡手迹

  该塔是与六榕寺同时兴建的,但原塔已于公元十世纪时被火焚毁。1931年重修时在内部用钢筋水泥加固。现塔高57米,八角九级,里面十七层,沿梯级登至塔顶,可俯瞰全市景色。塔的外形华丽壮观,檐角都悬挂吊钟,整个塔好像是花朵叠成的一根花柱,塔顶好似长在最高一朵花上的花蕊心。所以人们一般叫它为“花塔”。塔顶有元至正十八年(1358)铸造的千佛大铜柱,连上面的九霄盘、宝珠及下垂的铁练总重达5000公斤。

  寺内还保存有宋代所铸唐代僧人六祖的铜像,这也是一件珍贵的文物。六祖姓卢,号慧能,广东新兴县人,是佛教达摩禅宗的第六代祖师。

  六榕寺以"六榕花塔"为特色标志,1997年被评为广州市十大旅游景点。

  --------------------------------------------------------------------------------------------------

  交通信息

  乘地铁一号线在公园前站下,或乘56、58路公共汽车在六榕寺站下,或乘5、7、29、85、86、88、102、104、107、124、180、203、217、243、244、253、273、519、552路公共汽车中山六路站下可达。

  --------------------------------------------------------------------------------------------------

  其他信息

  ·门票:8元
  ·开放时间:8:00-17:00

  ·电话:83392843

  陈家祠——瑰丽的民间工艺建筑宝库

  景点简介

  陈氏书院俗称陈家祠,现是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所在地,位于荔湾区中山七路陈家祠地铁站旁。
  书院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动工兴建,历经四年竣工落成,是当时广东72县陈姓合族宗祠。始建时用作广东各县陈氏子弟来省城应科举时学习及住宿场所,也是祭祀祖宗的宗祠。

  陈家祠
  全院占地近1.5万平方米,院东新辟有1.7万多平方米的绿化广场。主体建筑宽80米、深80米,以“三进三路九堂两厢杪”布设,穿插六院八廊,规模宏大,厅堂轩昂,庭院幽雅,全院的门、窗、屏、墙、栏、梁架、屋脊等处处均配上精美的各式木雕、石雕、砖雕、灰塑、陶塑、铜铁铸等艺术品,与雄伟的厅堂浑然一体。主体建筑正 门两边的外墙上,6幅大型砖雕《梁山聚义》、《梧桐杏柳凤凰群》等,其画内建筑物雕工精细、层次分明,人物神态各异、形象生动,花鸟栩栩如生,其砖雕技艺为近代罕见,可说是惊世之作。

  陈家祠

  尤具特色的还有第二进后侧长廊上的柚木屏门双面镂雕,分别雕有历代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三顾茅 庐”、“赤壁之战”等20幅木雕,被赞誉为“木刻钢刀雕就的中国历史故事长廊”。
  中路一、二进间的院子内的石栏杆镶嵌的铁铸双通花栏板“金玉满堂”、“三羊启泰”等展示了中国近代铸铁工艺的成就。 院内石雕、陶塑、灰塑也以表现主题的岭南特色鲜明、工艺精美、精品琳琅满目而称雄岭南。郭沫若曾赋诗赞美陈氏书院的建筑艺术:“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果然造世界,胜读十年书。”
  陈氏书院坐落北朝南,为三进院落式布局,由9座厅堂、6个院落、10座厢房和长廊巷组成。主体建筑占地6400平方米。其整体结构布局严谨、虚实相间,厅堂轩昂,庭院宽敞幽雅,特别是在建筑装饰上集中体现了广东民间建筑装饰艺术之精华。其内外建筑构件上巧妙地采用了木雕、石雕、砖雕、陶塑、灰塑、铜铁铸等工艺装饰。图案题材广泛,造型生动逼真,雕刻技艺精湛,用笔简炼粗放却又精雕细琢。可以说,陈氏书院不愧为一座宏伟瑰丽的民间工艺建筑宝库。

  陈家祠

  1959年,陈氏书院被辟为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以搜集、保藏、研究和宣传展览广东地区历代各类民间工艺品为主。兼及全国各地民间工艺品。馆内辟有多个展厅,常年展出馆藏文物。展品有陶瓷、雕刻、刺绣等工艺精品。其他工艺品种类更多:有广州珐琅、金银工艺、套色蚀花玻璃;有佛山灯色、剪纸、木刻、门面等;有潮州面塑、稿末塑、麦杆贴画的剪纸;还有阳江、潮汕、佛山地区的漆器,以及少数民族地区工艺等。还设有近代家具、书画、文房四宝、茶艺等展厅、专室。 陈氏书院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评为“广州十大旅游美景”之首。

  陈家祠

  仁威庙
  仁威庙是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讲究富丽堂皇,并且是中国各种雕刻艺术事例汇聚的结晶。它的主体建筑略呈梯形,坐北朝南。
  庙内的木雕十分精致,头门均做成木雕的工艺构件,雕刻吉祥纹饰,遍施金彩。
  -------------------------------------------------------------------------------------------------

  美食信息

  双皮奶、荔湾裹蒸皇、牛肉肠、伍湛记及第粥、荔湾艇仔粥、欧成记鲜虾云吞、德昌咸煎饼、擂沙汤圆、陈添记鱼皮、南信牛三星、羊杂汤、银记鲜虾拉肠
  --------------------------------------------------------------------------------------------------

  推荐线路

  · 陈家祠—— 仁威庙——荔湾博物馆(西关民俗馆)——上下九——广州石室——华林寺——抵码头(大钟楼)上船珠江夜游,可参加广州各大旅行社的广州一日游理由内路线
  --------------------------------------------------------------------------------------------------

  交通信息

  ·乘地铁陈家祠站下;
  ·乘85、88、104、107、128、路公交车高基站下;
  ·乘268路公交车陈家祠站下或乘15、52、55、105、124、133、193、196、205、207、231、232、256、275、530、539、555路公交车中山八路站下。

  --------------------------------------------------------------------------------------------------

  其他信息

  ·地址:中山七路恩龙里34号 电话:81817371、818114559
  ·开放时间:8:30-17:30
  ·门票:10元,70岁以上持老人优理发证免标,学生及退休人员凭证半票。

  华林寺五百罗汉堂

  景点简介

  华林寺
  位于荔湾区长寿西路华林寺前街,是广州别具意义的佛教寺院。南朝梁普通七年(公元526年),印度名僧达摩从海路到广州,在华林寺附近登岸并建“西来庵”,是达摩在我国最先传播佛教之地。后人为纪念这位高僧,称其登岸处为“西来初地”,一直沿用至今。西来庵历代均有扩建,清顺治十一年(公元1701年)改称华林寺,是当时的广州佛教五大丛林之一。

  华林寺现主要建筑为罗汉堂,罗汉堂内五百罗汉像在“文革”时被毁,1997年重立木雕的五百罗汉像。另华林寺前原有星岩白石塔一座,6面7级,高7米,每层刻有花纹,具有雕刻建筑艺术价值,现已移置于解放北路兰圃中。

  1963年3月广州市人民委员会公布华林寺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图)华林寺五百罗汉堂

  五百罗汉堂

  由于华林寺没有大雄宝殿,所以五百罗汉堂就成了主殿。而达摩堂建成之前它又是寺中惟一的殿堂。

  走进五百罗汉堂,只见堂门前两旁各立有一个高达殿檐、手执金刚杵、面容威猛的金刚力土镇守着山门。殿门上方高悬“五百罗汉堂”石额。两旁石柱刻有一副对联:“证菩提心现应真相,登欢喜地得自在观。”进入殿门,只见一尊笑口常开且大腹便便的弥勒佛在迎候着您。佛的背后是寺院护法神将韦驮大将军。殿堂北端供奉着三尊大佛:释迦牟尼佛祖居中,兹师佛在左边,阿弥陀佛在右边。殿堂的西墙供奉着全身地藏王。殿堂东墙供奉的是一尊木雕的千手千眼观音立像,与地藏王相对。

  五百罗汉堂殿门向南,由殿门至北端的三保佛像,为南北中轴线。东西两边是回廊,在高1米多的基座上供奉着五百罗汉。原像已在“文革”中毁去,荡然无存,现在的佛像于1997年参照清光绪年间的《五百罗汉图》及有关资料重新雕塑的,造工十分精细。雕像的材利是优质的香檀木,初由浙江工匠精心雕刻而成,再从潮州、汕头、福建、湖北等地买来麻布、泥灰、生漆等各种材料,经接缝、打沟、裱布、上灰、打磨、上漆、贴金等1O多道工序而成,工程于1997年12月竣工。

  现在,大多数新雕塑的罗汉像供奉在台基上,另有数十尊罗汉像紧密排列于“妙相庄严”东侧的高架之上。五百罗汉喜怒哀乐,形态各异,金碧辉煌,真令游人自不暇接、流连忘返。

  达摩堂

  达摩堂是20世纪90年代为纪念达摩师祖而重建的。殿堂坐北朝南,堂前石柱有一副木刻对联写道:“东土禅宗传妙法,西域宝甸辟华林”,是赞颂初祖达摩由西来中国传播宗教文化事迹的。而殿堂北墙正中的白石基上供奉着身穿袈裟、左腿趺坐、右脚曲起、形如印度僧人的菩提达摩塑像。殿堂东西墙壁上挂有两幅雕画,内容是叙述达摩东渡来华的传奇故事,如“面壁九年”、“一苇渡江”、“只履旧西”等。

  -------------------------------------------------------------------------------------------------

  美食信息
  接近上下九,有许多西关美食。
  西关除了古建筑外,也是美食的天堂。上下九就汇集了数十间著名的酒楼、食府。有广州酒家、陶陶居、泮溪酒家,这些都有数十年或百年历史的老字号,还有在荔湾广场中新建成的"西关人家",这些地方都可以品尝到广州地道的菜式,讲究饮食的朋友不可不去。荔湾的小吃也很著名,有老牌的南信双皮奶、伍湛记及第粥、欧成记云吞面……绝对可以令你大饱口福。
  --------------------------------------------------------------------------------------------------

  推荐线路

  · 陈家祠—— 仁威庙——荔湾博物馆(西关民俗馆)——上下九——广州石室——华林寺——抵码头(大钟楼)上船珠江夜游,可参加广州各大旅行社的广州一日游理由内路线
  --------------------------------------------------------------------------------------------------

  其他信息

  ·联系方式:020-81393175
  ·乘车线路:2、3、6、61、82、204、号公共汽车可达该寺(在带河路站下车)。
  ·景区门票:免票
  ·开放时间:8:00-17:00(节假日照常开放)。

  光孝寺
  景点简介

  光孝寺座落在广州市区的光孝路北,是岭南年代最古老、规模最大的一座名刹,民谚有“未有羊城,先有光孝”之说。光孝寺也是古代中外高僧经常驻锡的佛教道场。是中印佛教文化交流的策源地之一。寺内有福楹联写道:“禅教遍寰中兹为最初福地,抵园开岭表此为第一名山”。概括地说出了光孝寺在中国佛教史上的重要地位。

  光孝寺的历史源远流长。公元前二世纪,寺址是南越王赵他的玄孙赵建德宅居之地。三国时,吴国贵族虞翻流放南海,居此讲学,时人称为“虞苑”,因苑中有不少河子树,又名诃林。虞翻死后,家人赠宅为寺,名“制止寺”,这里作为寺庙的历史从这时开始。
  内容简介
  “未有羊城,先有光孝”。比丘尼踏着的,便是岭南名刹广州“光孝寺”的地面。

  这里,原本是南越王玄孙的宅居三国虞翻流放南海,居此讲学,为“虞苑”。虞死,赠宅为寺,名“制止”东晋隆安元年,改名“王圆寺”唐贞观年间,王圆寺重修,又易名“ 明法性寺”宋时,又名为乾明禅院、崇宁万寿寺、广孝禅寺等直至宋高宗绍兴二十一年,才改为今天这个名字光孝寺,已用了800多年光孝寺也是几经风雨的。1921年,一度改为“警官学校”、“美专学校”。抗战时,成了“伪救国军司令部”解放后,华南歌舞团的舞蹈学校又设在这里。佛,与兵为伍,与绘画、舞蹈相合也够苦了。1979年,政府拨款60万重建大雄宝殿、六祖堂1986年,光孝寺归还佛门。

  一千三百多年前的一天这里发生了一场有趣争论,慧能来到这里,堂内的蟠动了,一僧说,是“风动”:一僧说,是“幡动”。说“风动”者,论无风幡不自动。说“幡动”者,论有风山何以不动。慧能播言: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自己心动这,便是有名的“风幡”典故悠悠扬扬,如这钟声,一直响到今日。

  寺内有两座铁塔,东铁塔和西铁塔。东铁塔是五代南汉大宝十年铸就,西铁塔是五代南汉大宝六年铸就。东铁塔是七层四焦,高635米,是我国仅存的年代最早、体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铁铸佛塔。

  一年一度的光孝寺水陆大法会是十分盛大的。一般七天,多者为四十九天参加法事的僧人或几十或上百,诵经设斋、礼佛拜忏、追荐亡灵,供品多为饮食。为“超度”水陆一切鬼魂,普济“六道四生”。光孝寺,是一个给人希望的地方。

  近年来,光孝寺在海内外各界人士的支持下,准备用5年时间分五期工程逐步重新修建殿堂,第一期工程是修建头山门、长廊、钟楼、鼓楼和千菩萨殿,已经破土。五期工程全部完工后,在占地3万多平方米的寺内,届时,一座千年古刹将重展风貌,重现昔日的历史原貌,又展现岭南寺庙建筑特色。

  广州光孝寺热心帮助瑶胞群众,1996年捐资12万元,为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山联乡修建公路。今年该路已建成通车,瑶胞群众推举乡长到光孝寺送上一面锦旗,上面写首:“帮民铺富路,助民奔小康。”

  1996年10月30日,光孝寺隆重举行新成法师进院升座庆祝典礼。是日,千年古刹装扮一新,到处张灯结彩,幢幡迎风,梵音悠扬。光孝寺监院明生法师率全寺僧众在山门口恭请新成方丈进院升座,新成法师于山门说偈行进院礼仪后,于弥勒菩萨、韦驮菩萨前上香、说偈,随后转向大雄宝殿,广东省佛教协会会长、广州市六榕寺住持云峰法师在大雄宝殿为新成方丈送位;在法堂,退居方丈本焕老和尚为新成送座。当天,两万名各界人士及信众盈庭满院,盛况空前,整个庆典仪式圆满。

  新成法师现年78岁,为了传持如来家业,重振佛门宗风,不顾年事已高,四处奔波,内理僧团伤事活动,又兼省、市佛协工作和十多处寺庙管理工作,任劳任怨,孜孜不倦。与此同时,新成法师还一直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积极投入赈灾救灾、“希望工程”以及资助教内修建寺院、办学办刊等事业,贡献卓著,受到了佛门四众弟子、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的交口称赞

  桂殿兰宫:道教神庙仁威庙

  景点简介

  仁威庙是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讲究富丽堂皇,并且是中国各种雕刻艺术事例汇聚的结晶。它的主体建筑略呈梯形,占地2200平方米,坐北朝南。庙内的木雕十分精致,头门均做成木雕的工艺构件,雕刻吉祥纹饰,遍施金彩。而顶部为五山风火山墙。正脊是石湾文如塑造的陶塑人物瓦脊,上有"同治丁卯"字样。它的精美的木雕、粗犷的石雕、剔透的砖雕,曾被誉为“桂殿兰宫”。
  仁威庙是一座供奉道教真武帝(北帝)的吉庙,取“仁威并施”之意,始建于1052年,有940多年历史,是现存广州最古老的寺庙之一。它以其精美的木雕、粗犷的石雕、玲珑剔透的砖雕等岭南古建筑艺术著称,曾被誉为“桂殿兰宫”,名声远播海内外。庙宇建筑庄严古朴、富有鲜明的岭南传统古建筑工艺特色,是广州明清建筑风格的代表,也是广州市目前整体结构保存较完整的道教古建筑,具有重要的文物和道教文化价值。
  仁威庙历代多次进行过重修、重建,其中清朝乾隆年间和同治年间进行过规模较大的重修。整座庙宇坐北朝南,原有占地面积2200平方米,深五进、尚保留有碑记20多块。1993年8月被广州市政府确定为市级文物单位。

  历史上,仁威庙一直是广州市西部和南海、番禺、顺德等地信仰道教群众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新中国成立后,仁威庙的宗教活动仍延续不断,“文革”后,仁威庙得到修复,广州市道教信徒多次要求恢复为道教活动场所。2002年12月,经广州市、荔湾区政府批准,仁威庙移交给广州市道教协会,作为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开放。仁威庙成为广州市继三元宫、黄大仙祠、纯阳观之后的第四间经政府登记开放的道场。

  据悉,在广州市、荔湾区宗教部门的指导下,广州市道教协会日前成立了仁威庙重修委员会,拟投入资金对仁威庙进行全面维修,使仁威庙办成一个集岭南特色、历史文物、道教殿坛于一体的宗教和旅游胜地。
  -------------------------------------------------------------------------------------------------

  美食信息

  双皮奶、荔湾裹蒸皇、牛肉肠、伍湛记及第粥、荔湾艇仔粥、欧成记鲜虾云吞、德昌咸煎饼、擂沙汤圆、陈添记鱼皮、南信牛三星、羊杂汤、银记鲜虾拉肠
  --------------------------------------------------------------------------------------------------

  推荐线路

  · 陈家祠—— 仁威庙——荔湾博物馆(西关民俗馆)——上下九——广州石室——华林寺——抵码头(大钟楼)上船珠江夜游,可参加广州各大旅行社的广州一日游理由内路线
  --------------------------------------------------------------------------------------------------

  交通信息

  ·8路车总站

  --------------------------------------------------------------------------------------------------

  其他信息

  ·地址:中山七路恩龙里34号 电话:81817371、818114559
  ·开放时间:8:30-17:30
  ·门票:10元,70岁以上持老人优理发证免标,学生及退休人员凭证半票。

  三元宫简介:

  三元宫坐落于应元路越秀山的南麓,是广州市现存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道教建筑。三元宫为东晋南海太守鲍靓创建。初名越岗院,唐称悟性寺,明代重修时改名为三元宫(道教以天、地、水为三元)。 三元宫的整体布局是:以正对山门的三元殿为中心,坐北朝南;殿前拜廊东西连接钟鼓楼,殿后为老君殿;两侧自南而北,东为旧祖堂、斋堂、客堂、吕祖殿,西有钵堂、新祖堂、鲍姑殿等建筑。各殿堂建筑总面积约2000平方米。三元宫主殿三元殿宽20.27米,深16.85米,建在北面高一级的石台基上,与钟、鼓楼和拜廊连成一片,在广州古建筑中独一无二。 三元宫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广州流行的上元诞、中元诞、下元诞的宗教民间节庆的主要活动场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0-08
光孝寺
工作时间] 6:00-17:00
[价 格] 门票:5元
地址: 越秀区光孝路109号

六榕寺
开放时间:8:00-17:00
[价 格] 门票:1元,六榕塔门票10元。
地址: 广州越秀区六榕路

南海神庙
价 格] 50元以下
地址: 近郊黄埔区南岗镇庙头村

广州市道教三元宫
价 格] 5元
地址: 应元路11号

华林寺
地址: 广州市荔湾区长寿西路华林寺前街

大佛古寺
地址: 惠新西街22号

黄大仙祠
地址: 广州市芳村区古祠路1号黄大仙祠
第2个回答  2008-10-08
华林寺:华林寺站、带河路站
六榕寺:六榕寺站
光寺寺:西门口站
海幢寺:海幢公园站、海珠区委站

另外还有大佛寺:大南路站、北京路口站
能仁寺:白云山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