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名妓都有谁?

如题所述

四大名妓之:柳如是  柳如是,本姓杨,初名云,一名影怜,又名爱。后改姓柳,名隐雯,字如是。后又改名为隐,号河东君,是明末清初秦淮河畔如云佳丽中的一朵奇葩。她天生丽质,书画双绝、美艳绝伦,无数风流才子以一睹红颜为幸,然而她气格孤傲,心怀天下,多情重义,非一般青楼女子可比。幼即聪慧好学,但由于家贫,从小就被掠卖到吴江为婢,妙龄时坠入章台,易名柳隐,在乱世风尘中往来于江浙金陵之间。由于她美艳绝代,才干过人,遂成秦淮名姬。她留下了不少值得传颂的轶事佳话和颇有文采的诗稿《湖上草》、《戊寅卓》与尺牍。   柳如是曾与南明复社领袖张缚、陈子龙友爱,与陈情投意合,但陈在抗清起义中不幸战败而逝世。柳氏择婿请求很高,许多名士求婚她都看不中,有的只停留在友谊阶段。最后于崇祯十四年她20余岁时,嫁给了年过半百的东林领袖、文名颇著的大官僚钱谦益。钱氏娶柳后,为她在虞山盖了壮观华丽的“绛云楼”和“红豆馆”,金屋藏娇。柳氏后生有一女。   然而柳如是“人生的幅”绝不仅限于男女之事,叹赏她是反清复明的义士。清兵到来之时,她劝钱谦益自尽殉明,谦益不从,她亦自尽未遂。后来她和钱谦益一起参与郑成功等人的复明运动,她倾尽珠宝,助饷义军;以自家为地下联络点,为义军传送密信;义军起事前夕,她亲赴舟山慰问……反清复明在柳如是这里,体现的是其对汉文化的坚执与痴情。   柳如是就是一部活生生的传奇!这位风尘女侠气节铮铮,足以令无数须眉汗颜,如出污泥之白莲,为世间留下不尽清芳。她一生体验充盈,终以一束白练了却了四十七岁的英年。有歌词说:“好花俏丽不常开。”伤哉斯言,空留下我们这些后世的尘俗中人,在此强作解人,谬托知己而已。 生平  明末清初名妓,生于1618年,本名杨爱,一说杨朝,杨影怜。十岁那年因家庭窘迫被卖入娼寮。娼门卖俏所必备之技艺,便是她人生的第一章,因天资聪慧,容貌俏丽,诗文丹青精彩,颇负申明.柳如是虽为妓女,却非常憎恶卖笑生活.柳如是爱恋过江南正义人士宋徵舆、陈子龙,但是,情场履受挫折,极不如意.后嫁予东林领袖钱谦益,是常熟驰名才子。早在明末已驰名文坛,家中府第连云,肥田千顷,奴婢过百,财力雄厚。因被指控纳贿舞弊,革职在家已十二年。当时,钱已六十岁,早年也是功名事业心极重之人,满怀匡济澄清雄心壮志,只是宦途坎坷,迭遭大挫,才变得低沉颓放,终日在秦楼楚馆中厮混,成果得了个“东林浪子”的外号。崇祯十七年初,李自成农民军颠覆明朝统治。[1]   这场事变,倒是折腾出钱谦益几分血性来,积极参与到反清复明奋斗中去,家中资产几乎用尽。钱谦益85岁因贫病交加逝世于家中,时柳如是不足五十岁,钱谦益的丧事由她一手操办。但钱谦益尸骨未寒,族人就眼红他的良田美宅,更欺负柳如是是个女流,就结伙聚众闹起事来。原配陈氏等失宠多年,早对柳如是恨之入骨,每日堵门叫骂不绝,千两银子散光了,众人还是喧集如故。柳如是气得发抖,在安排好钱谦益的后事和惩办闹事一班人的计策后,悬梁自尽,这一年,柳如是49岁。一代风流,玉殒香消,钱谦益和柳如是分葬与常熟虞山故宅的拂水山庄,两墓相距约二十米,钱谦益的墓碑上写“东涧老人之墓”,柳如是墓前石碑上书“河东君之墓”。钱、柳二墓自康熙三年归葬,至今已三百三十多年,今保存完好. 编辑本段四大名妓之:苏小小  苏小小家先世曾为东晋官,流浪到钱塘后靠祖产经营,成了当地较为殷实的商人,她的父母只有她这么个女儿,十分宠爱,因她长的娇小,所以叫小小。苏小小十五岁时,父母谢世,于是变卖家产,带着乳母贾姨移居到城西的西冷桥畔。   她们住在松柏林中的小楼里,每日靠积蓄生活,尽情享受于山水之间。因她玲珑秀美,气韵非常,在她的车后总有许多风流倜傥的少年。没有父母的管束,苏小小也乐得和文人雅士们来往,常在她的小楼里以诗会友,她的门前总是车来车往,苏小小成了钱塘一带著名的诗妓。   有一天苏小小在游玩之时碰到了一位俊美的公子――阮郁。两人一见倾心,阮郁到苏小小家访问,受到美人的礼遇,晚上便同榻而眠。苏小小从此与阮郁形影不离,每日共同游山玩水。可是阮郁的父亲听说他在钱塘整日与妓混在一起,非常赌气,把他逼回了建业。苏小小整日企盼,却不见情人回来,终于病倒了。   幸好她还不是太逝世心眼的人,一些可心的高雅公子进屋来,陪苏小小聊天,她渐渐恢复了车马盈门的往日生活。   当时的上江视察使孟浪因公事来到钱塘,身为官员不好登苏小小之门,于是派人请她来府中,没想到苏小小架子很大,催了几次方来,孟浪决定难为她一下,于是指着庭外一株梅花让她做诗,苏小小从容不迫地信口吟出:梅花虽傲骨,怎敢敌春寒?若更分红白,还须青眼看!孟浪赞佩不已。   佳人薄命,苏小小在第二年春天因病而逝。这时鲍仁已金榜题名,出任滑州刺史,赴任时顺道经过苏小小家,却赶上她的葬礼,鲍仁抚棺大哭,在她墓前立碑曰:钱塘苏小小之墓。 虽然苏小小结交都不是什么转变历史的大好汉、或者皇亲国戚。但她却是史书上记载的第一名妓女。而且其初恋情人是历史著名的放荡文人阮郁。所以她的名妓资格当之无愧。 编辑本段四大名妓之:李师师   李师师是开封人,本姓王,父母双亡,被一李姓歌妓收养,改姓李,人称李师师。长大后不但亭亭玉立,艳若桃李,且歌喉婉转,在诸教坊中独领风骚。崇宁、大观间,正值豆蔻年华的李师师已名噪当时的都城开封。她不仅是一名俏丽、仁慈、多情,而且是一名民族意识强烈,深明大义的奇女子,她美艳绝伦,才干出众,善词曲,工歌颂,在京师汴梁高张艳帜,名动京华,连天子之尊的宋徽宗赵佶也忍不住一亲芳泽,驰名词人周邦彦躲在床底谱就新词《少年游》,刻画师师与徽宗的一段风流韵事,成为后世词坛佳话;她又一身正气,敢爱敢恨,有“红妆季布”之称,梁山首领宋江潜入她家,为她写下了壮词《念奴娇·天南地北》,至今为人传颂李师师是北宋末年色艺双绝的名妓,她慷慨有快名,号为“飞将军”。   宋徽宗本是猎艳好手,李师师很快便成了他的猎物,于是金屋藏娇,香温玉软,二人极尽缱绻。尽管后宫佳丽三千,粉黛如云,但宋徽宗视之皆如粪土。《大宋宣和遗事》说李师师曾被册封为李明妃、瀛国夫人,国学大师王国维则说李师师从未进过宫廷。   惋惜乐极生悲,好景不长,《李师师外传》记载:“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年)冬,金人牧马南寇,四郊多垒,边圉孔棘,李师师慷慨解囊,将宋徽宗前后所赐金钱悉数捐入官府,以助军饷,并弃家为女道士。金兵破汴(即开封),主帅挞懒知师师花容月貌,便指名索要,欲献给金太宗。师师“乃脱金簪自刺其喉,不逝世,折而吞之,乃逝世。”一代名媛就此香销玉殒。被囚在五国城(今黑龙江省依兰县)的宋徽宗得知消息,不禁涕泣不已。   对她一生的所做所为,有这样一首诗作了高度的概括:芳迹依稀记汴梁,当年韵事久传扬;紫宫有道通香窟,红粉多情恋上皇。孰料胡儿驱铁马,竟教佳丽逝世红羊;靖康奇耻谁为雪,黄河滔滔万古殇。 编辑本段四大名妓之:陈圆圆   陈圆圆原姓邢,名沅,字圆圆,又字畹芳,幼从养母陈氏,故改姓陈。她殊色秀容,花明雪艳,能歌善舞,陈圆圆本为昆山歌妓,曾寓居过秦淮,由于她色艺超群,更与重大历史事件相系,所以清人便将她列入了“秦淮八艳”之中,并说她是“前朝金陵倡家女”。她艳压江南的“声甲天下之声,色甲天下之色”的昆腔名角。她的声悠悠荡漾着醉人的魔力,所者无不叹道“余音绕梁,三百不绝;她的美是那样的舒适、秀淡,浑身高低,抖落着与青春的气味;她的才时刻都反衬出男人们的冒昧无知,理性与聪慧畜于她无懈可击的判定与反响能力。   崇祯末年,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威震朝廷,崇祯帝日夜不安。外戚嘉定伯周奎欲给帝寻求绝色美女,以舒解皇帝的忧虑之心,遂遗田妃的哥哥田畹下江南觅艳。田畹寻得陈圆圆后,被其姿色醉迷,遂私下占为己有。陈圆圆其实是个外交能手。为了报恩,让田畹送自己献媚皇帝,之后为报平安,又去谄谀吴三桂。到李自成兵败,圆圆尚能完身回到吴三桂身边,她周旋于三大历史人物之间,手段何等机灵。   后来吴三桂在云南颁布独立,康熙帝出兵云南,1681年冬昆明城破,吴三桂逝世后,陈圆圆亦自沉于寺外莲花池,逝世后葬于池侧。直至清末,寺中还藏有陈圆圆小影二帧,池畔留有石刻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19
自古美人如名将 不许人间见白头-------绿珠

数千年的漫长历史,一直是男性为中心的宗法社会,妇女始终处于等而下之的地位,不知有多少女性被默默吞筮了青春乃至生命。绿珠,这位广西博白孕育出的钟天地之灵气的奇葩,却如一道耀眼的闪电,在短暂的一生发出夺目的光华,她的肉体的代价虽值到珍珠三斛,然而她的精神的价值却谁也无法估量。最终的坠楼而死,已超越了为石崇守节的意义,而是向不公开的命运发出最强烈的抗争,千载而下,芳名不朽,不知赢得了人们多少的歌颂!

倾城名花 薄命红颜 钱塘名妓------苏小小

苏小小,南齐钱塘名妓,能歌善舞,公艺倾绝当时,然而造化弄人,在西泠与阮朗相遇,一见钟情,结为伴侣。不幸被阮郁始乱终弃,后小小又累遭官府中人欺辱,一代薄命红 颜,终于含恨夭折风流,用生命唱出了一曲凄美的哀歌。 苏小小的生可谓古典唯美主义的绝唱。她年方十八,偶遇风寒,贾姨娘劝她自重,她却已为自己富贵荣华享尽,无可留恋,不再进药,芳年逝世,独留春香芳影于人间。难怪后世文人咏之不绝。清初诗人袁牧更以与苏小小同为乡亲为荣,刻一印“钱塘苏小是乡亲”。

蕙心兰质 旖旎才情 巴蜀女诗人-----薛涛

薛涛,字洪度,生于代宗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文宗太和六年(832年)。她人品风流,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又能吟咏书写,当时城里的浮浪子弟争相和她交游,以博得她的欢心为荣。 钟灵毓秀的巴山蜀水,孕育了薛涛这位流芳千古的风流才媛。她花容朋貌,才华绝世,名重一时,。历事剑南川西十镇帅幕府,并制造出芳名百世的“薛涛笺”。然而到了后世封建文人那里,她却蒙受了“轻薄桃花逐水流”的不白之辱。
“玉箸垂朝镜,春风知不知?”薛涛之诗恰如其人,质朴如白衣处子婷婷独立毫无俗态,表白其胸襟,荡荡然如一泓清水。

才貌双全 传奇一生 北宋名妓------李师师

极富传奇色彩的名妓李师师幼年不幸,父母双亡,以至沦落风尘。她美艳绝伦,才华出众,善词曲,工歌唱,在京师汴梁高张艳帜,名动京华,连天子之尊的宋徽宗赵佶也忍不住一亲芳泽,著名词人周邦彦躲在床底谱就新词《少年游》,描绘师师与徽宗的一段风流韵事,成为后世词坛佳话;她又一身正气,敢爱敢恨,有“红妆季布”之称,梁山首领宋江潜入她家,为她写下了壮词《念奴娇·天南地北》,至今为人传颂。
在经历了不尽的风流韵事之后,李师师这个撩动人心的痴情女,最终的结局却众说纷陈,飘游不定。。。

才情斗八高 胆识过须眉 秦淮八艳之首------柳如是

柳如是,明末清初秦淮河畔如云佳丽中的一朵奇葩。她天生丽质,一适周道登,再爱宋徵舆,三适陈子龙,最终与钱谦益白头偕老,敢爱敢恨,视封建礼法如无物;豪迈不让须眉,忠心为国,明亡时力劝丈夫殉节,自己投水以殉国;胆识过人,伉俪情深,为救夫君愿以身代死。钱谦益作诗赞颂:从行赴难有贤妻!才华横溢,秦淮名妓中堪称第一,诗文雄健浑达,神奇妙旷,脱尽红粉闺气......柳如是就是一部活生生的传奇!
这位风尘女侠气节铮铮,足以令无数须眉汗颜,如出污泥之白莲,为世间留下不尽清芳。

冲冠一怒为红颜 争得娥眉匹马还------陈圆圆

明清鼎革,风云变幻。刚愎自用的崇祯、趋炎附势的田弘遇、反复无常的吴三桂、骄傲自大的李自成、粗俗狂妄的刘宗敏、阴险狡诈的牛金星,专权好色的多尔衮......这些权重一时,注定要被载入史册的男人分为三方,书写了一段错综复杂,惊心动魄的历史。然而,一位乱世佳人突然出现于这一舞台上,顿时成为这个男人世界的焦点,起到了所有男人起不到的作用,使历史法码失去了平衡,让这些男人,不失时机、不惜代价地改变了自己的行为,于是风云突变,改变了他们自己的归宿,更改了中国的历史。
陈圆圆,这位秦淮河畔的绝代佳人,竟引江山易色,地覆天倾;帝星殒落,霸王为僧,当世枭雄,为之搏命;生灵涂炭,倾国倾城......

空谷幽兰 艳冠群芳 传奇才女------董小宛

自古江南多才俊,秀水青山育红颜。晚明之际,这里诞生了一位名扬江南、技压群芳的才女——董小宛。她与才子冒襄,珠连壁合的佳话,随着《梅影庵忆语》而流芳百世。更衍移了她进宫为董鄂妃,顺治皇帝三千宠爱集一身的动人传说。
董小宛出生烟花,阅尽人间的悲欢冷暖,但却有着超然脱俗的清秀与灵气,她聪慧绝伦,才艺超群,引得无数才子佳人惊奇赞叹。她重情有义,度尽劫波,终得与如意郎君,长相厮守;她气节凛然,助夫胥奔走民族大业。虽然年仅二十八岁即花名凋零,然“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传 奇一生。

乱世名姬 柔肠侠骨-----李香君

李香君体态娇小玲珑,肤色莹白如玉,绰号“香扇坠”,在秦淮八艳中,她没有顾横波、陈圆圆那样的艳丽妩媚,也没有柳如是、马湘兰那样超群的诗画才情,但传剧《桃花扇》一出,“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香君忠贞刚烈之名,几乎举世皆知,在秦淮群芳中赢了最高声誉。 她忠于爱情,矢志为侯方城守贞;忠肝义胆超越男儿,在魏逆权臣阮大铖面前公然唱出“于儿义子从新用,绝不了魏家种”,宁不教须眉愧煞。其凛然正气如寒冬傲梅,足以令杜牧的名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由此改写!

倾倒西东方的清末名妓------赛金花

寒金花名噪大江南北,更倾倒西方,是晚清大名鼎鼎的人物。她一生姻缘分分合合,极富传奇色彩,由妖冶风流的妓女,到状元郎之妾,钦派公差夫人,又沦为青楼名妓,可谓几度沉浮。
国家危难之秋,八国联军打进北京,烧杀淫掠,赛金花凭着自己高超的手腕,用美色服联军主帅瓦德西,以己之力拯救斯民,誉满京华,达到一生辉煌的顶点。然而天妒红颜,在阅尽人间冷暖之后,叹别苦影,孤守余生。

不信美人终薄命 自古侠女出英雄 民国侠妓------小凤仙

小凤仙因与护国运动名将蔡锷的传奇经历而名载史册。她天生丽质,性情孤傲,不公世道使她沦落风尘,在北京八大胡同高张艳帜,成为南帮翘楚。结识革命党人蔡锷是小凤仙一生命动的转折点。深明大义,侠骨柔情的她与蔡锷将军情投意合,互为知音,而小凤仙帮助蔡将军历尽艰险,逃脱虎口,更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一代侠妓的芳名自此长存。
第2个回答  2013-09-19
诗妓苏小小 李师师 击梁红玉 名姬陈圆圆
第3个回答  2013-09-19
柳如是、苏小小、李师师、陈圆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