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慈溪20年变化 (写作文急用)

慈溪20年内有什么变化

我们90后知道啥啊?

学校还征文。。。。

我都还没活到20年啊。

希望好心人给我点提示

国庆之前要交(很急)

先谢谢咯~

慈溪市概况
慈溪位于东海之滨,东离宁波60公里,北距上海148公里,西至杭州138公里,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南翼环杭州湾地区上海、杭州、宁波三大都市经济金三角的中心,区位和交通优势十分明显。特别是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设,给慈溪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2008年建成后,一座比旧金山金门跨海大桥长15倍的双塔钢筋混凝土斜拉桥将横跨广袤而汹涌的杭州湾海域,从此慈溪将一跃成为连接上海、宁波两大都市的“黄金节点”,融入沪、杭、甬2小时交通圈,这将极大提升慈溪在长三角城市群中的战略地位。全市行政区域面积1154平方公里, 年末耕地面积65.2万亩 户籍总人口101.03万人,辖17个镇、3个街道,共297个行政村、28个居委会、46个社区,市政府驻地浒山街道。
慈溪历史悠久。春秋时属越,秦代设县,古称“句章”,至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始称慈溪,县治在今之慈城。因治南有溪,东汉董黯“母慈子孝”传说而得名。1954年行政区域调整,现市境为原慈溪、余姚、镇海三县的北部组成(俗称“三北”),1988年10月撤县设市。
慈溪自然条件优越,气候常年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市境东南部为低山丘陵区,林木果品繁多;中西部为辽阔平原,土壤肥沃,特产丰富,盛产果蔬等农特产品;北部为杭州湾,拥有长达77公里的海岸线,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海涂资源,近期可围垦开发的海涂近10余万亩,是全省土地后备资源最丰足的地区之一。
慈溪拥有三大传统的区域特色文化:青瓷文化、围垦文化、移民文化。在晋唐时期,慈溪上林湖青瓷远销海外,架起了通往世界的“海上丝绸之路”。慈溪又有“唐涂宋地”之称,悠久的海涂围垦历史,塑造了慈溪人开拓进取的性格,慈溪的移民文化源远流长。慈溪更有对外交流合作的传统,早在秦代,名士徐福在慈溪达蓬山启航,东渡日本,拉开了对外交流的序幕。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三大文化已交织融汇在一起,善于兼容并蓄,注重务实开拓,崇尚合作共赢,讲求开放、诚信,不排他、重吸收,海纳百川的人文精神,已成为慈溪新时期无可比拟的人文竞争力。
2005年,市政府针对宏观环境新变化,牢牢把握发展模式转型这条主线,加大对增长方式转变、统筹协调发展和政府管理服务改善的推进力度,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75.23亿元,人均生产总值37047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0%和14.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61.33亿元,增长16.6%;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0亿元,其中地方级收入23.56亿元,分别增长23.4%和2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01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445元,分别增长13.5%和15.2%,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下降到35.7%和39.4%;全市综合实力和基本竞争力在全国百强县(市)中分别排名第17位和第7位。
全市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20.84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9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3%和5.1%。积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启动建设绿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和东部农业科技园区,稳步实施“西菜东扩”战略,大力培育新型农业市场主体,不断完善为农服务新机制。东部地区已累计建成绿色产业基地4.5万亩,其中2005年新增200亩以上绿色产业基地42个,新发展家庭农场、联户小型农场和规模型特色农庄超过100家。加快绿色农产品认证,36个基地通过宁波无公害产地认证,面积近3万亩,新增国家绿色食品7只。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网络,大力实施种子种苗工程,积极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继续实施万名农民培训工程。
出台先进特色制造业发展纲要和产业导向目录,完善“六个扶”为重点的工业扶持政策。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230.06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14.80亿元,增长24.9%。深入开展“经济规范在慈溪”活动,在知识产权保护、产品质量等重点领域,组织开展了系列专项整治行动,全市已拥有中国名牌产品2只、中国驰名商标2只,浙江省著名商标30只、浙江省名牌产品32只,宁波市知名商标50只、宁波市名牌产品73只。
全市实现自营出口总额31.4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7.8%;实现自营进口总额6.51亿元,增长28.9%;实际利用外资3.01亿美元,增长7.3%;加工贸易进出口额12.3亿美元,增长61.9%,加工贸易比例达到34.5%;加大选商引资力度,引进千万美元以上投资项目达到24个。
全市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124.33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占GDP的比重为33.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5.43亿元,增长13.8%,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之内;加快以五磊山风景区、达蓬山风景区和杨梅观光园为主体的南山旅游带景区建设,积极推进以筹划大桥见证游和杭州湾滨海湿地游为抓手的北部旅游休闲区开发,全市接待各类旅游者175.64万人次,旅游及相关收入达12.05亿元,增长15.4%。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3-18
慈溪市概况
慈溪位于东海之滨,东离宁波60公里,北距上海148公里,西至杭州138公里,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南翼环杭州湾地区上海、杭州、宁波三大都市经济金三角的中心,区位和交通优势十分明显。特别是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设,给慈溪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2008年建成后,一座比旧金山金门跨海大桥长15倍的双塔钢筋混凝土斜拉桥将横跨广袤而汹涌的杭州湾海域,从此慈溪将一跃成为连接上海、宁波两大都市的“黄金节点”,融入沪、杭、甬2小时交通圈,这将极大提升慈溪在长三角城市群中的战略地位。全市行政区域面积1154平方公里, 年末耕地面积65.2万亩 户籍总人口101.03万人,辖17个镇、3个街道,共297个行政村、28个居委会、46个社区,市政府驻地浒山街道。
慈溪历史悠久。春秋时属越,秦代设县,古称“句章”,至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始称慈溪,县治在今之慈城。因治南有溪,东汉董黯“母慈子孝”传说而得名。1954年行政区域调整,现市境为原慈溪、余姚、镇海三县的北部组成(俗称“三北”),1988年10月撤县设市。
慈溪自然条件优越,气候常年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市境东南部为低山丘陵区,林木果品繁多;中西部为辽阔平原,土壤肥沃,特产丰富,盛产果蔬等农特产品;北部为杭州湾,拥有长达77公里的海岸线,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海涂资源,近期可围垦开发的海涂近10余万亩,是全省土地后备资源最丰足的地区之一。
慈溪拥有三大传统的区域特色文化:青瓷文化、围垦文化、移民文化。在晋唐时期,慈溪上林湖青瓷远销海外,架起了通往世界的“海上丝绸之路”。慈溪又有“唐涂宋地”之称,悠久的海涂围垦历史,塑造了慈溪人开拓进取的性格,慈溪的移民文化源远流长。慈溪更有对外交流合作的传统,早在秦代,名士徐福在慈溪达蓬山启航,东渡日本,拉开了对外交流的序幕。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三大文化已交织融汇在一起,善于兼容并蓄,注重务实开拓,崇尚合作共赢,讲求开放、诚信,不排他、重吸收,海纳百川的人文精神,已成为慈溪新时期无可比拟的人文竞争力。
2005年,市政府针对宏观环境新变化,牢牢把握发展模式转型这条主线,加大对增长方式转变、统筹协调发展和政府管理服务改善的推进力度,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75.23亿元,人均生产总值37047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0%和14.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61.33亿元,增长16.6%;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0亿元,其中地方级收入23.56亿元,分别增长23.4%和2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01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445元,分别增长13.5%和15.2%,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下降到35.7%和39.4%;全市综合实力和基本竞争力在全国百强县(市)中分别排名第17位和第7位。
全市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20.84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9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3%和5.1%。积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启动建设绿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和东部农业科技园区,稳步实施“西菜东扩”战略,大力培育新型农业市场主体,不断完善为农服务新机制。东部地区已累计建成绿色产业基地4.5万亩,其中2005年新增200亩以上绿色产业基地42个,新发展家庭农场、联户小型农场和规模型特色农庄超过100家。加快绿色农产品认证,36个基地通过宁波无公害产地认证,面积近3万亩,新增国家绿色食品7只。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网络,大力实施种子种苗工程,积极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继续实施万名农民培训工程。
出台先进特色制造业发展纲要和产业导向目录,完善“六个扶”为重点的工业扶持政策。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230.06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14.80亿元,增长24.9%。深入开展“经济规范在慈溪”活动,在知识产权保护、产品质量等重点领域,组织开展了系列专项整治行动,全市已拥有中国名牌产品2只、中国驰名商标2只,浙江省著名商标30只、浙江省名牌产品32只,宁波市知名商标50只、宁波市名牌产品73只。
全市实现自营出口总额31.4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7.8%;实现自营进口总额6.51亿元,增长28.9%;实际利用外资3.01亿美元,增长7.3%;加工贸易进出口额12.3亿美元,增长61.9%,加工贸易比例达到34.5%;加大选商引资力度,引进千万美元以上投资项目达到24个。
全市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124.33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占GDP的比重为33.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5.43亿元,增长13.8%,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之内;加快以五磊山风景区、达蓬山风景区和杨梅观光园为主体的南山旅游带景区建设,积极推进以筹划大桥见证游和杭州湾滨海湿地游为抓手的北部旅游休闲区开发,全市接待各类旅游者175.64万人次,旅游及相关收入达12.05亿元,增长15.4%。
第2个回答  2008-10-04
要作文,这么急,还这么小气,不可能啊,我也求,200分,没人干
第3个回答  2008-10-04
你是不是育才初中的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