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异体字,为什么会有异体字?

问题如上,帮忙解答,谢谢了。

异体字是指读音、意义相同,但写法不同的汉字。异体字的产生原因是造字的方法不同。

异体字又可分为“完全异体字”(在任何情况下读音和意义都一样)和“部分异体字”(只在某些情况下才相通)。

有时候,异体字特指与官方正体字相对应的规范外的异体字,因而随着各中文地区对正体字的不同认定,哪些字是另一些字的异体字,甚至完全相反。例如:在中国大陆地区“够”是“够”的异体字,而在台湾地区却恰恰相反。


扩展资料:

异体字转正

根据国务院2013年8月19日公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皙”、“瞋”、“噘”、“蹚”、“凓”、“勠”调整为规范字,不再作为“晰”、“嗔”、“撅”、“趟”、“栗”、“戮”的异体字。

同时将“乃、桠、专、钜、升、升、甯、飏、袷、麴、仝、甦、邨、氾、堃、犇、龢、迳、公式、线、釐、脩、絜、扞、喆、秘、叚、蒐、淼、椀、溪、筦、澄、札、吒”等字,除了少数几个字外,在人名、地名、姓氏或化学元素中应用时为规范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异体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7-03
  异体字是一个字的正体之外的写法,字音和字义相同而字形不同的一组字。
  由于汉字是由意符、音符和记号所组成的,意符选取的角度因人而异,音符又不同于拼音文字中的字母,所以,一字多形的现象在汉字的历史上比比皆是。不等于繁体字。
  产生原因:
  有时候,异体字特指与官方正体字相对应的规范外的异体字,因而随着各中文地区对正体字的不同认定,哪些字是另一些字的异体字,甚至完全相反。例如:在中国大陆地区“够”是“够”的异体字,而在台湾地区却恰恰相反。

  分类
  1.形旁不同
  形声字的形旁在很多字里只表示字义的类别,因此,很多意思相近的形旁在某些字里可以通用。比如:咏/ 、歌/ 、猫/ 、坡/、 坑/ 、憔/ 。
  2.声旁不同
  汉字里同音字很多,同一个读音可以用不同声旁来标识。比如:粮/ 、怜/z、绣/ 、胶/ 、裤/  、线/ 。
  3.偏旁位置不同
  一些合体字的偏旁是不固定的。比如:拿/ 、峰/ 、群/ 、够/ 、略/ 、稿/ 。
  4.造字方法不同
  有些异体字,字形差别很大,是用不同方法造出来的。比如:吊/t 、体/  、泪/I 、算/ 。
  5.偏旁多少不同
  比如:汞/、彷/、稀/、声/ 。
  6.繁简不同
  有些字在简化时,笔画少的作为简体字保留,笔画多的作为繁体字较少使用。比如:龙/拧⒀ W、头/ 、对/Α
  异体字不是固定不变的,有些异体字最初字义不同,不能通用,后来由于字义的变化,可以通用,变成了异体字。比如,“闲”的本义是门栓,“ ”的本义是空隙,最初不通用,后来“闲”的本义不用了,“ 暇”也可以写成“闲暇”,“闲”和“ ”变成异体字了。
  为便于人们学习汉字,195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废除了1055个异体字。

  
  具体的说,汉字异体字主要有以下五种类型:
  其一是为语言中同一语词而造、在使用中功能没有分化的一组字,如泪——涙、覩——睹、徧——遍等。在异体字中,这类字数量最多。
  其二是造意不同,但在实际使用中用法相同、功能重合的一组字,如 罪——辠、颿——帆等。这里,罪、颿等字的本义都没有文献用例,可能是字书的编者根据字形的造意推出来的,这也是这类异体字与一般假借字的根本区别所在。
  其三是同一古文字形体由于传承演变、隶定楷化的方式不同,而在楷书平面上出现了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形体,这些楷书字形之间构成了异体字关系。如 宜——宐 等。
  其四是异写字。这种情况主要是针对早期的楷体而言的。异写字之间的差异主要是书写元素、也就是笔画上的差异,它不对构形模式、结构分布和构意产生任何影响。
  其五是讹字。讹字是指传抄、书写过程中字形发生了讹变的字。一般的讹字不能看成异体字,但当它积非成是并进入字书后,讹字与相应的正字之间的关系,与一般的异体字之间的关系便没有什么两样了。因此,这类讹字也应该看成是异体字中特殊的一类。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0
异体字就是跟规定的正体字同音、同义,写法不同而能够被正体字所取代的字,异体字的存在是汉字中较为普遍的现象。
由来:由于汉字特有的造字原则和结构体制,创造它和使用它的人口众多并且分布的地面十分广阔,加之汉字已有四千年以上的发展历史,因此,它所产生的异体字类型多、数量大,是理所当然的。
影响:异体字的使用、流行,给语言文字的学习和应用都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因此,整理异体字是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一项很重要的任务。
通假字是古人的一种用字习惯,即在书写时本来有为A义专门造的A字,但写作的人却偏不写A字,而是写了一个与A同音的B字。A、B二字之间就构成了通假关系。
那么,为什么明明有本字,为什么作者却不写本字而要写通假字呢?这个问题要从四个角度来认识。

首先,正如前面所说,这是古人的一种习惯、一种时尚。比如“早”字,司马迁也曾用过,但因古人经常习惯以“蚤”代“早”,所以司马迁也未能免俗。笔者曾利用电脑统计,在《史记》中共出现通“早”的“蚤”字64次,直接用“早”字才27次;其中“蚤死”14次,“早死”4次;“蚤卒”8次,“早卒”1次。《韩非子》中共出现通“早”的“蚤”字18次,直接用“早”4次;《论衡》中通“早”的 “蚤”6次,直接用“早”36次。所以总的说来,时代越后,通假字越少,时代越早,通假字越多。

其次,唐代颜师古曾指出,古人在记录语言时因“仓猝无其字”而用了个同音字代替。清赵翼在其《陔余丛考》一书中说得更明白:“字之音同而异义者,俗儒不知,辄误写用,世所谓别字也。”第一个如此写的人固然可以说的写别字,但后人效尤,积非成是,便成了合法的“通假”字了。

第三,古书经秦火而几乎被烧光,直到汉惠帝才取消“挟书令”,并从民间征集藏书。但所得甚少。汉代大多数的书籍是靠老年人将脑子里所记忆的背诵出来,写出来,重新“著之竹帛”。由于背诵时只记住一个字的读音,未必能记住它的字形,因而记录时必然会由于方言、口音的差异、记录者的文化程度等影响,而将同一字记成不同的形体。

第四,其实,古人好用通假,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认识上的原因,就是清代学者王念孙、王引者父子在《经义述闻》中常说的“训诂之要,在声音不在文字。”他们认为“凡字之相通,皆由于声之相近,不求诸声而求诸字,则窒矣。”“夫古字通用,存乎声音。”他们强调既有此音,即表此义,音即能表义。读者读出此音,闻者听音则知义。因此,将一个音写成哪一个字形,实在是无所谓的事情。因而古人并不十分在意(更何况当时也没有政府出面来规范语言文字,甚至连一部字典都还没有。所以只好让人随意按照声音来记录)。文盲不识字,请人代读家信,听音即知义。道理就在这里。这种认识是有一定正确性的。因为,说到底,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凭借声音而存在。因而记音才是最重要的。只有能记录下这个字音,就算是完成记录者的任务了。

资料来源:http://www.blog.edu.cn/user2/43411/archives/2006/1080900.shtml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