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中国应该改进的地方

已推出的就不必了:如征收燃油税等

没有实行推出的,大家又认为对环境有好处的政府调控手段就随便说说吧~多多益善~

仇保兴:我们这个大会已经开了几年了,我们的《节约能源法》、《民用建筑条例》也将即将出台,但是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展,如果更大范围、更快速度的在全国推广绿色建筑,实现建筑节能,又遇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障碍与问题。这些障碍与问题如果不解决,我们将难以跨越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发展的门槛。这些障碍与问题之一,北方地区,因为供热剂量进度缓慢,影响建筑节能工作整体进度。总体来讲我们热改问题有三个,一个是由暗转明。第二,按面积收费转用热量收费,对温度的可调变为不可调。既有建筑供热改革片面追求,水平连接式分户计量而陷入困境。我们的工作计量是15年前开始的,到现在为止分布计量工作仍然举步艰难。第三,新建住宅分户计量由于计量表性价比不合理,供热企业积极性不高而举步艰难。第四,由于分户剂话不到位,严重影响业主对围户结构节能改造的积极性。

我们的对策,对策之一,既有建筑的改造应该实施以单幢计量加热分配表和温控阀的方式进行。也可以采用户末端。对策之二,在新建的住宅中强制推行分户计量。凡是供热企业,不强制推行住宅分户计量的,对供热企业进行优惠政策。第三,对优异的热计量生产企业给予扶持,现在缺的是比较好的、小流量的热量。第四,推行热费个人帐户,先波后计量的方法,确保供热改革三项内容同步推进。千万不能因为我们的分户计量没有到位而单方面的推行。

第二个障碍,南方地区建筑重围护结构轻遮阳实际节能效率不高。问题在于南方典型地区的建筑抵消阳光热的空调效能达总量的40%以上。第二,室内外的温差比较小,再加上木窗、玻璃墙盛行,使建筑的围护结构基本失效。第三,外遮阳产品少,性能差,难以有效推广。

针对南方地区的建筑或者绿色建筑的发展,就必须首先着眼于实现建筑的西面、东面、南面实行外遮阳和立体绿化应成为建筑节能优先方案。

我们也经过测试,就像北京这样的地区,夏季,甚至盛夏的时候,标准窗(外遮阳、内遮阳)就相当于400瓦的电放在外边,如果是内遮阳是400瓦的电灯放在窗子里面,如果是外遮阳就相当于把400瓦发热的电放在窗外面,所以这对空调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第二,外墙保温,在深圳海南岛等地区目前来讲不应当是节能的重点,而这样通风很难控制单纯的落地窗和大型落地窗面积应成为节能基本手段。

第三,对无法安装外遮阳建筑装置,应该在玻璃上加贴热反射膜,或换用LOW—玻璃。盛夏期间,住宅贴反射膜可使室内温度降3—3.5度,节能可达到20%。

开发和推广阳光强度检测,外遮阳窗控制——空调运行(三联动智能控制系统)。

第三个障碍,冬冷夏热地区建筑设计,盲目套用国外寒冷地区的方案

因为我们国家大部分城市夏天热、冬天冷的现象十分突出,部分建筑节能的方案难以实现。像这一条线(PPT)是1月份平均气温,这是世界平均水平,而中国的这些著名的城市,北京在这里(PPT),所以在冬天的时候,我们与世界平均水平气温要低10度,而夏天的时候,我们这些城市又比世界的平均水平要高出七八度。这是北京(PPT),这是杭州,温州要比世界同纬度的城市温度高很多。所以我们在中国的夏天很热、冬天很冷的城市是很多的,这样以来,我们许多地方的大型公共建筑盲目的套用了一些洋专家的设计方案,当然洋专家也有很好的专家,这次我们请了很多很好的洋专家给我们演讲,但是在实际设计方案当中。这就是上海火车南站套用了德国的方案,在这样一个所谓的节能建筑里原封不动的从德国搬到上海来,结果使得在夏季的时候空调耗电比一般建筑高3倍以上,证明这不是节能的,而是耗能建筑。尤其是夏天这些地区的建筑制冷的耗电峰值已经达到总用电量的1/3以上,这不仅是南方城市,还包括北京。(2005年)7月25日仅为782万KW,仅增加的空调用电就达到300万KW。

我们的对策,必须要指出绿色建筑的本质是要适合气候的,所以一定要针对和利用当地气候调节。另外,使所有设计师能够直接免费的拿到本地的建筑节能的公共数据、平台。第三个,对洋建筑设计方案要进行严格审查。在美国的绿色建筑委员会中就有这样的体系,任何一个申请绿色建筑必须要预评估和中间进行跟踪分析,最后确保它的效果。

第四个(障碍),农居节能改造盲目追求城市模式,造成全社会建筑能耗增长过快。比如通过的商品能源,像煤、液化气等商品,一旦用这些燃料来代替、生产就会造成能耗的大幅度增长和二氧化碳的剧烈排放。因为传统的生产生物燃料是二氧化碳零排放的材料,这些材料、燃料得不到控制,反而会造成污染加剧。我国农村每年秸秆的生产量约为6亿吨,大多数未能得到有效应用。

另外一个是农居设计建造盲目追求城市模式将引发能源危机。在北方农户里进行调查,一个农户一个冬天供热要烧7吨煤,比城市还要高出1倍,甚至3倍,这样就导致整个国家的能源消耗增加。

我们再对照之一,农村农居改造要注重借鉴地方传统的节能办法。我们要与自然和平共处,这种生活方式和借鉴方式应该向他们学习,所以利用了北方几千年的方法,就是利用经过处理过的草根,使得冬天和夏天凉快了。陕北的窑洞等都值得大家借鉴,陕北的窑洞唯一不足部分就是如何将它通风,整个窑洞的生活条件就非常好,能耗非常低。

第三个,大力推广各种可再生能源在农民住宅中的应用。比如沼气池,我们现在要推广八千万个沼气池的项目,把秸秆压缩成颗粒状,就使得燃烧的效果大大提高了,方便燃烧。在新农村建设中强调生物质燃烧。

第五个障碍,建筑节能设计与施工,质量监督、竣工验收脱节。根据06年节能专项检查,建筑设计阶段符合节能设计标准的项目为95.7%,施工阶段执行节能设计标准则降为53.8%。住宅节能性质未列入验收合乎市场营销内容,绿色建筑缺乏节能服务公司的全过程指导。因为绿色建筑涉及到传统的结构设计、材料选用、配件、绿色施工以及最后的绿色建筑的运行、物业管理,缺一个环节绿色的效果就达不到。

在这方面我们的对策如下,首先在于对一般性的节能建筑,要从强化施工监管和验收入手,严格执行规范性的标准。我们国家要采取的是一般性的强制性的、规范性的标准和引导性的标准。对绿色建筑我们采用的是能效建筑,最后要通过评估,达到绿色建筑标准才给予优惠政策,以及向社会公布。对一般的节能建筑,要进行强制性和规范性的监督,必须在建筑的围护结构,建筑的外遮阳、建筑的门窗控制等方面进行监督。

第二个,从每幢建筑到每套住宅,要逐步实施建筑节能标识和能源证书制度。就是每一套房子你买到手就知道它的能耗指标,不符合能耗指标的不能验收,不能推向市场。或者优质的绿色建筑应该很好的汇报市场。

第三个,在国家、省、市三个层次组建节能公司或科技中心,全过程指导绿色建筑的设计、施工、装修、调试和运行管理。现在我们国家已经有一百多个能源公司。瑞典这么小的国家都有一千多家,按照这个比例来推算我们国家应该发展五千家节能服务公司。在节能公司核心公司没有成立的前提下,当地政府应当对申报绿色建筑项目进行分阶段的验收。厦门市已经开始了这项工作。

第六个障碍,公共建筑设计追求新、奇、特,管理粗放,已经成为浪费藤原的样板。

我们在建筑设计界流行着一些新的建筑是“罩着玻璃的盒子,套着钢铁脖子,空着建筑身子……”,这些建筑成为人类的杀手。世界上最大的建筑是中国,我们占全球的40%,已经成为某些不负责任建筑设计师的市场,我们有些不知名的建筑师在南方设计全玻璃的房子,他的能耗要比一般的房子高四五倍。一些政府部门带头追求新、奇、特的建筑,这已经成为了反面教材。这(PPT)可不是美国的白宫,这是中国某个城市区域政府的一个房子,这个房子的能耗要比一般房子的能耗高1/3以上。

另外一个是管理粗放,我国大量建筑能耗比西方发达国家高出一倍。比如重庆、上海深圳市级机关办公室单位面积耗电量132、139、117度/年,均高于纽约66度/年,德国67度/年的水平。

在这些方面我们采取了对策,首先就是在所有新建公共建筑必须率先执行建筑节能或绿色建筑标准。我记得电影演员施瓦辛格当了加利福尼亚州的州长的时候,规定都必须达到建筑标准的档次,这一点很值得我们中国学习。

第二个,定期对公共建筑进行能效检查和公开披露。所以我们在几个省市推出最不节能的建筑体系。

第三个,分歧分批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我们已经跟八大委联系了,成立了国债基金来支持这一项,我们跟科技部已经有了一百个绿色项目改造试点,我们跟财政部已经推出了可再生能源在既有建筑里面的应用,这些都有大量国家的扶持政策,光是财政部的扶持政策就是每年十个亿,我们也正在寻求国际的能源组织和环保组织的支持,来扩大建筑节能的试点和推广力度。地方政府和节能公司应该提供优惠政策促进建筑节能改造。

第七个障碍,高强度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应用滞后。

从面临的问题来看,建筑用钢,西方发达国家俄国、东南亚等国家已经很少采用HP33I,基本上普遍采用400MPB,甚至700MPa的钢筋。据测算,用HPB400代替HPB335就可以节省14%钢材。替代HPB235则可节省40%以上的钢材。

另外一个困难就是水泥与混凝土,我们国家在当前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下,消耗的水泥是全球水泥量的40%以上。我国65%的水泥是32.5级,42.5级及其以上的仅为水泥总量的35%,而发达国家42.5级,52.5级及其以上的水泥可占水泥总量90%以上,韩国甚至已开发成功100.5级水泥。

另外一个是轻质墙体材料应用范围小。

我们的基本对策就是制订激励性政策,加快推行高强度建筑钢材和高强度水泥。第二个是发挥墙改基金的作用,促进轻质墙体材料的推广应用。第三个加快新型建材的技术标准和设计规范制订工作。

第八个障碍,住宅二次装修已造成巨大的浪费。

我国每年住宅装修造成的浪费高达300多亿人民币,仅北京市每年的二次装修造成的浪费就达到15亿人民币。

全国一步到位的精装修住宅,在年住宅开发总量的不到10%,而发达国家精装修住宅一般占住宅开发量80%以上。仅仅上海市每年因为拆除旧建筑和新建筑装修而产生的建筑垃圾就在2000万吨之多。这些垃圾的搬运、处理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

在这些方面我们必须要采取对策,就是要优先发展绿色建筑,倡导精装修和节能物业管理一步到位。所谓绿色建筑是指全过程的资源都能得到有效利用,所以要最大可能的来使用可再生的材料,使用节能材料。所谓绿色建筑必须是精装修,而不能搞二次装修。

对策之二,鼓励开发商推行多种可以选择的精装修的样板房,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要。

对策之三,要推行建筑节能的标识认证制度和相应税收优惠政策,高性能的节能建筑必须与相应的精装修和运行管理相结合。所以,节能建筑的专业物业管理已经成为我们国家绿色建筑发展的瓶颈。

在下一阶段,我们跟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对高性能的绿色建筑和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项目给予税收等方面的优惠。

第九个障碍,长江流域推行热电联产,热电冷三联供系统会引发高耗能。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首先在这些地区供热的时间不到3个月,甚至只有两个月,设备的利用率非常低,造成的能耗非常大。非供热期的发电效率仅为一般大型发电厂的50—70%。

第二个由于对住宅集中供热与供冷计量困难,造成新的功能大锅饭。我在杭州也遇到一个集中供暖的项目,到现在为止,过去十年每年要政府拨很多钱,说明它的效率比较低。

第三个,该系统无论采用蒸汽或热水输能,都由于传输管网热损耗极大,整体效率低下。基本的对策之一,除了应用垃圾发电,或者发电厂之外,应该在长江流域的民用住宅集中供热,或者集中供暖系统应该停止。

另外,要制定相关的标准,加快推广应用小户型的热泵技术和产品,在长江领域,在夏天甚至有两三个月要进行降温,它的降温所获得的电和冬天取暖要提供的热几乎是相等的,所以在这些地区开发定源的热泵是最好的。

第三个,对已经应用该系统的地区,尽快强制推行分户计量,杜绝应用造成大锅饭。

第十个障碍,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进度缓慢。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国,但80%的产品出口,在国内建筑一体化应用的比率很低。而生产光伏电池需要大量的耗能、耗材等,也就是把这些污染都留在这儿了,但是这些节能产品都出口了。

第二个,太阳能热水器与建筑一体化设计标准至今尚未出台。我们国家是太阳能热水器利用最好的国家,跟建筑的一体化设计反而成了一个瓶颈。

第三个,光伏电池并网运行,与地源热泵相关的地下空间,地下水管理等法规等未出台,影响地面热泵的运行包括光伏电池的电网发电。

第四个,我们建设部(1995年)就已经发文件推广可再生能源,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手段。中国是最大的市场,在未来三十年,我们还要建四百亿平方米的建筑,就相当于再建一个中国,在这样一个巨大的建筑面积下,到底是可再生能源应用,还是像过去一样与可再生能源脱节呢?这不仅是中国的世界,而是关系到世界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问题,所以我们必须要及时制定出来可再生能源相关的法规。第二个,推广光伏电池太阳能与建筑围护结构一体化的新技术,同时获得热电两种能源收益,防止两种太阳能收益器争地盘。我们和财政部联合推出了可再生能源的补贴制度,每年可再生能源补贴达到十亿人民币以上。但是有的城市拿到了这个项目以后行动不积极,效果并不好,所以我们在所有趁势将实行A角、B角,如果A角推广得好我们就把资金推广到A角,如果不角推广得好就把资金拿到B角。充分发挥国家补贴四两拨斤的功能,加快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步伐。

高层建筑推广能源再生电梯,平均综合节电率可达到50%以上,成效显著。我们国家越来越多的建筑将采用中高层的建筑形式来节约能源,美国跟中国的技术员联合,生产可再生产电器,已经在中国几个地方进行了推广。

我们绿色建筑已经走过了五个年头,从现在开始,如果我们能够解决这十个方面的障碍和问题,同时要推广绿色建筑,就要从健全的结构、评估的标准、建筑的实际管理,都需要整体来创新,只有通过这些创新,才务实地解决我们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才能够大幅度的推进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

参考资料:http://hi.baidu.com/gofimta/blog/item/bc9ae10853279d236b60fbb6.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2-21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说违心一点 发展是重中之重 可是发展必然会带来环境的破坏这必须得承认.虽然中国实行了象你问题所提的征收燃油税问题 并且中国在世界如此的经济危机中油价不减 目的是为了减少对油的使用量
其目的并不是真正的保护环境而已..其实是在为未来打算..现在油储存量 正在以非常快的速度下降 .这样做的目的也只是为长远利益考虑.
个人认为.这个措施应该不是主要针对这个方面.

至于其他的调空手段对环境的影响.主要的头等大事还是在企业排放的污染来看的.国家拨款4万亿 其中有些也是用与对企业污染处理的问题上的.
具体想法还真没有想到呵呵不好意思啦..只是想发表下个人的意见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