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赵括,如何在长平之战中打败秦军?

一定要够专业哦~
关于百度是否存在军事发烧友的测试贴。

临阵换将,本属于军中大忌。赵王听信流言,更换主讲本就使军心不稳。赵括虽有很高的军事素养,但是他从未做过主将带兵打仗(要说有点战场上经验的话就是跟他爹赵奢攻齐)。本就没有威信,却在刚上任就大批撤换将领。临阵换将,军心不稳,将士不能用命,此败因一。秦国因赵取上党,怒而攻赵。但秦军却需要从韩借道,大家知道,秦国刚刚和韩打完仗,虽然因为临时的利益两国结成盟友,但韩也担心秦军顺手牵羊,所以秦韩两国关系并不稳定,所以秦军利在速决,而赵括却做了敌军希望他做的事情,那就是与秦军交战。狂妄自大,不明敌我形式,不懂以逸待劳,此败因二。
从大的形式来讲,秦国自商鞅变法已历百年,就经济实力来说要比赵国要强,但就一场局部战争来讲,那个时候经济实力的差异还不足以影响一场战役的战局。秦军素来能征善战,而赵国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来,战力也不可小觑,虽然我们不能想今天的战争局势一样分析出孰强孰弱,但赵军对秦军怎么也会有压倒性的优势,所以比较明智的选择就是坚守。
首先,看到自己没有威望的劣势,在军中树立威信,不管是甜枣还是上脚,要让军中上下一心,将士用命。
其次,充分利用上党地区的群众基础,坚壁清野,巩固防守。上党就是因为不愿落入秦手才要赵国攻取,相信那里的人民额愿意帮助赵军抵抗秦国的攻击。
再次,挑拨离间,使秦韩联盟破裂。前面说了,秦韩联盟其实并不稳定,秦军借韩道攻赵,本身怎能没有顾虑。即使计策用后没有使两国翻脸,秦军只要听到韩人有反秦的消息(即使来自路边社),还能继续攻打赵国吗?
最后,以逸待劳,骚扰秦军。赵军的背后就是赵国,而秦军的背后是什么呢?所以就后勤来说谁更有保障大家心里应该都有数吧。赵军时不时的派几对人让秦军烤烤火,看看烟花。先不说秦军损失多少,让赵兵当演员,扮成韩人吓唬吓唬秦军估计效果就已经不小了。
其实说一千道一万,纸上谈兵是不可信的。要是真把赵括老先生搬出来估计一般人说不过他。况且我在这里夸夸其谈,焉知武安君这位超级猛男有没有辣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1-05
赵括失败不算冤,现期根据历史,为赵括翻了案,但是最高的评价,也就是赵括水平高于廉颇,认为比白起水平高的一位都没有,想都不敢想。主帅能力差距,后勤资源差距,地形不利,士气不高,装备落后,缺少骑兵。那么问题来了,如果穿越成马服子,满打满算两个月,怎么击败强大的对手呢?
打仗靠什么?先是人,人是关键,队伍要想好,关键看领导。如果穿越了,队伍里首先要打造领导核心。什么梦中杀人,望梅止渴的事情可以搞,赵王和政府等着咱们胜利的消息,本帅就是赵司令在部队中的代表,我爹那时候一举破秦,秦国至今还胆寒,我这青出于蓝胜于蓝,我爹是政治干部转军事,我是根红苗正国防生,建立信心,树立核心地位。核心有了,下一步是讲爱民,军队和老百姓,咱们是一家人,保持驻地秋毫无犯,多帮助老乡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做好军民鱼水情,没准儿哪个老乡就能告诉你在秦军队伍里看到王龁带一个大领导看地形这种天大消息。
思想是第一要义,时间太紧,部队文化水平也不高,搞清楚为啥而战就不错了。纠正部队出境作战错误观念,三晋本来是一家,上党自古是晋国领土,跨过丹河,保家卫国,秦国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用正确思想指引部队。先是建领导小组,抓专项工作。军队反腐必须搞,国难当头,上下一心,搞出资金来,反正买不了物质,涨涨津补贴,取得一线战士拥护。动一动干部,保证执行有力。部队要学习消化,要对赵王和你的系列的讲话入脑入心,做合格士兵。别急着建支部,百人队讨论就可以了。宣传教育要跟上,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尤其是对敌宣传,不要跟着陕西反动派走,山西人不打山西人。训练不用大搞,战时从简,但是拉歌还是必要的,可以鼓舞斗志。早晨一二三四像首歌,唱给妈妈和赵国;晚上日落西山打靶归,增加凝聚力。上战场可以唱个有感染力的,小苹果就不错。要抓看齐意识,树先进典型,找战斗英雄做报告,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想当将军不论出身,看军功。打破函谷关,解放受苦受难的陕西人民,天下从此太平。然后就是选敢死队,尖刀连,硬骨头团,部队收好军旗花名册,带上三天干粮 ,破釜沉舟…………两个月差不多就能做到这些,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必胜矣。如果你真这么落实到位,真的,别说六十万,八百万都能赢,别说陕西人,日本人都不好使。
第2个回答  2009-01-05
赵括生于公元前二千二百多年的战国时代,他的父亲“马服君”赵奢是赵国的名将,曾多次打败过强大的秦军和凶悍的匈奴。

可能是受家庭的影响,赵括自小就熟读兵书战策。与人辩论起兵法来,更是头头是道。据说,有时就连赵奢也辩论不过他,这使他的名气大震。因为在别人看来,能辩论过马服君的人,水平与能力就算赶不上赵奢,可能也差不了哪去。当时如果有学位制的话,估计赵括考个博士当不在话下。

马服君不愧为一代名将,就在大家都在对赵括称道的时候,做为望子成龙的父亲,赵奢清醒地了解赵括的弱点―视战争如儿戏。这对统兵将领来说,是致命的。赵奢曾告诫过赵括的母亲,说我死后赵国万不可用赵括为将,否则将带来亡国的后果。

如果历史不给赵括以机遇,那么赵括可能就黯然地终其一生了。然而,长平之战好象就是为了验证马服君的话而特意发生的一样。

长平之战爆发于公元前261年,起因是秦、赵两国为了争夺一块地盘―韩国先要献给秦国,后又送给了赵国的上党郡。韩国献给赵国上党,是为了让两虎相争。赵国贪图小利,得到上党郡,直接引起了与秦国的冲突。年初,秦将左庶长王龄率军径取上党,打跑了占据上党的赵军。赵王听说秦军抢了上党,也派军去夺。在统兵将领的人选上,赵王并不糊涂,派出了久经沙场的一代名将―廉颇。廉颇率军来到了上党东面的长平。与秦军遭遇,先后打了两仗,但都败了,还战死了一个裨将(副将),两个重要的据点也被秦军占去了。不过廉颇还算聪明,看看打不赢了,干脆躲在深沟高垒的营寨里,高挂起了免战牌,不打了。
廉颇不出战,急坏了赵王:上党还被秦军占着哪,派你廉颇去是指望你能夺回上党,不是做缩头乌龟的。但廉颇深通“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为将之道,无论赵王怎样催促,他就是坚守不出。赵军不出战,同样也急坏了秦王:如不能消灭在长平虎视上党的赵军,上党随时可能易入赵国之手。秦国的宰相范睢为了促使赵王撤换廉颇,就用了离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流言说“秦国最怕马服君的儿子赵括为将”。赵王听了,终于不顾蔺相如和赵括母亲的反对,命赵括去代替廉颇,以实现他击败秦军占据上党的战略意图。

公元前260年7月,赵括率援军来到长平,接替了廉颇。他到长平后,积极地贯彻执行赵王的战略意图,准备大举进攻,企图一举击败秦军,夺回上党,以报赵王的知遇之恩。

秦王得知赵括替代了廉颇,也增加了军队,并秘密地调来武安君白起为主将,改命王龄为裨将,并严令军中:“有敢泄露武安君为将者斩”。这个白起是何人――他是我国古代战功最为卓著的军事家,在他之后,只有汉初的韩信可与之比肩。据说赵王任命赵括为将前,曾问赵括有没有信心打败秦军,赵括想了一阵后回答:“秦国除了用白起为将,我需费点心思对付,其余的秦将全不在我的话下”。你看,既然连一向自负的赵括也不敢轻视白起,可见白起的名望之高。秦王如不采取保密措施,一旦赵括知道了他的对手也换了,说不定他也象廉颇一样不敢出战了,那秦军就真的无计可施了。

白起来了以后,为了全歼赵军,制定了后退包围的作战计划。八月,赵括果然向秦军发动了大规模的出击,结果被秦军诱进了布置好的口袋阵里,最后全部被歼灭,赵括自己也在企图突围中被箭射死,结束了悲剧的一生。
第3个回答  2008-12-20
长平大决之起因

秦军取韩国野王,隔断韩国上党郡与韩国本土的通路,困上党,上党郡郡首冯亭与韩王商议后决定献上党于赵,结成韩赵同盟,共抗强秦。在此不得不先论赵国是否该收下上党。上党本是富饶之地乃韩国六大粮仓之一,赵国有东上党郡,如果得此西上党,则可在赵国西面筑起一道防线,又能得韩国之结盟,战国之势,国力强劲以国民数量和地域广袤为准,得一上党郡,得50万百姓,其获利几多,赵王心中自有计较。而因此开罪于秦,我以为,秦国当时不断蚕食山东诸国,取魏国河东之地,逼死楚王,并挟楚国太子为质换取千里楚地,又攻韩国,拔野王,燕国因乐毅抚养幼年秦昭王而与秦交好,又是北方荒蛮之地,故尔幸免。秦对六国蚕食至此,唯对赵国不敢动,是其真不敢动?非也,它在积攒实力,拓得一地,修养生息数载,和赵国一场死战是在所难免的。赵国不灭,山东诸国都敢抗秦,赵国一灭,山东六国尽灭矣。这也是为什么范睢定国策为远交近攻和后来秦始皇非要先灭赵国不可的原因所在。这就像极了当年的日本,要称霸全世界,必然会先灭中国。而中国与其一再退让,来避免根本不可能避免的战争,还不如早做准备,与之一决。中国是一再退让了,而当年民风彪悍的赵国却不然。经常有人借赵国受上党中韩国移祸之计来说孝成王是庸才,实在是有失偏颇,实在是典型的中国人思维,只知避祸。因此,秦赵早晚要一决高下,而拖下去对赵有利还是对秦有利?秦国自商秧变法以来已逾百年余,又有巴蜀做粮仓,不断蚕食六国之地。每过一年,秦国国力就强劲一年。而观赵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来军事实力大增,然而赵国后来经历了沙丘宫变,赵惠王一直没有时机推行赵国的二次变法。因此赵国的经济在七国之中只能算中游,与魏韩相当,比燕齐稍强(齐国经历了乐毅灭齐之战后)。可以这么说,秦国的经济实力当5到6倍于赵国,而军力比赵国稍强。

长平大决之点将

廉颇,对于老廉颇,大家一直都心存敬佩,我也是。廉颇的确是个老将,沉稳持重,无懈可击。这里不得不提下白起之为人,白起是战国之世最杰出的将领不假,白起是无一败绩的常胜将军不假,然而其中我们不得不看到白起打仗,是不打无把握之仗的,他打仗挑着打,这也是他最后身死的原因。古人历来重名声,看重自己在历史上被寄予的地位超过金钱甚至自己的生命。为何廉颇三年高垒防守,白起却不为将?在下私以为,即使白起为将,廉颇死守,白起亦不能胜也。然而白起不为将也可以将之看作是一种战略运用,那就是,秦国要拖垮赵国。(而在往后秦国两次攻邯郸,以及六国四十万大军攻秦时,白起为何不肯出战,这里面就耐人寻味了,在下私以为其中赌气者有,怨秦昭王将杀降之责推给他者有,觉得打不嬴应该占的比例更大一点,而后者也直接导致了秦昭王和白起的彻底决裂,最终赐死。)SKY兄的帖子里说及赵国不能守下去是因为相持战对赵国不利,在下以为这点是正确的,两国实力对比已在上文中提过。赵国之所以强,是强在军事。长期对持,就算上党离邯郸近又怎样,粮食还是得消耗那么多粮食,军械还是得消耗那么多军械。而秦有韩国野王之地,有魏国河东之地,早已经开始屯田出粮。在对持的第三年,赵国增兵到近50万,国内粮食空虚,蔺相如说齐国予粮,齐不予(远交近攻效果的体现)。虞卿出使魏韩,魏韩却罢免了信陵君和冯亭。军队骑墙观望。粮车屯而不发。这些都是为何?非蔺相如虞卿无能,外交战是国力的比拼。弱国无外交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秦国私下里重金贿赂了各国多少权臣,许诺只要各国按兵不动就给他们多少好处,这些我们从正史上无从得知,但观诸国前前后后判若两人的表现,大体也能看出一二了。相持三年,秦赵两强都有所削弱,但是赵国已经是伤筋动骨,秦国却只是皮肉之痛。孝成王几次催促廉颇出战,廉颇却是老军人的硬脾气,一切都从战场形势来分析,出战无利,故尔不战。然而从战略形势上来看,对持战却已经是顺着秦国的脉络在往下走了。常有人说赵国是中了反间计,然而当时的赵国能臣有平原君赵胜,蔺相如,虞卿,田单,客卿乐毅,孝成王本人也不是无能之辈。民间流言或许起了点作用,但起了多大的作用在下以为值得商榷,孝成王一个年轻君王,临阵换将的大事必定与诸臣商议过,蔺相如觉得不妥,而赵胜,虞卿,田单皆无异议。
第4个回答  2008-12-21
难道军事发烧友才能回答?
个人不属于军事发烧友,但是对历史和兵法有兴趣,文学也很感兴趣,自认为果真身临其境怕是难为,纸上谈兵还是能堪胜任的。

两军交战,最重要的情报。
善谋者,非在于心思诡秘,迥异常人,盖因料敌如神也。何以料敌?知其将,方明其趋向;能辨敌我战力,乃知优劣偏差;善用地形之便,可得天地之和也。
故首战在于侦骑与无间。
秦骑天下扬名,侦骑难于之相较。可四散侦骑惑其神志,实则就地寻找识途居民,一面收集地形情报虚拟地图,一面暗中许其重赏,吩咐代为察探地形。
两军对持,军令严明,此时欲将细作打入敌军怕是不得,而秦军此次入侵蓄谋久矣,必于我军藏有细作,可外松内严,避免军情外传。

大战将始,当明敌我胜劣。
如今秦军新败韩,士气正胜,然耐力不足,久战必疲。是故初时不可冒进,应迂回骚扰,磨其士气,待其衰,再谋胜败。
可于两军交界处山岭间分兵采取游击,秦骑虽强,终不得纵横山间,我小股军队于山游击,一则阻其侦查,二则四散骚扰,三则提供情报。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前军大战,最忌后院起火,廉颇旧事可见一斑。当恩威并施,警示朝堂百官,又婉言逢迎,买通后宫嫔妃稳住君心。

交纵联合。
稳守月余,于我军阵前深挖战壕,广修陷阱,一则待秦军士气衰败,二则拱卫王城。
与此同时,遣使分使魏、韩、齐三国。
齐国与我国唇齿相依,然势弱胆小,可痛陈厉害,也不必其出征,命其协助我国保卫国土即可。
韩国此战中受到秦国侵略,本就心怀怨隙。考虑到其举朝上下软弱惧战,一面诱惑其出兵牵制秦军,与我军联合以报前仇,事成后更有酬谢;一面加以威胁,如不出兵则将受我军与秦军夹击,逼其应承。
魏国位于我国与秦国之间,且与我国交好,秦国交恶,当赠与重礼请求代为掩饰,同时派遣重要人物以为人质,请求借路行军,并缔结盟约战事开始时联合进攻秦军。

出奇制胜。
选取一善守稳重的将领镇守长平,精兵尽数挑选出来,其余士兵留守长平与辅助防守的齐国军队死守。
挑选出来的精兵采取急行军,借路魏国绕道秦国北疆,祥装全力攻打秦国咸阳。
此时我军长平部队稳守,敌军必然回救,本就开始下降的时期此时必然跌落低谷。
可再次出使三国,通知魏国出兵,韩国报仇的同时诱惑齐国出兵分羹,以防后顾之忧。

四面埋伏。
咸阳乃当世大城,城坚壁厚。故前计并不强攻,此时秦军西回,受到北、南、东三路夹击,军士疲惫不说,行军速度也极慢,我军利用这段时期在通往邯郸的险要地段埋伏,待秦军至,散布谣言“咸阳已经沦陷”,让其陷入混乱,而后死守险要路段,等待三路大军集合,四面埋伏可成。

晕,开始怎么混成赵国邯郸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