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意失荆州讲的谁的故事?

如题所述

关羽大意失荆州的原因有三,一是没有弄懂诸葛亮与刘备的隆中对确定的战略方针。诸葛亮曾分析到,曹操拥百万之众,占据中原富庶之地,挟天子以令诸侯,羽翼已丰满,诚不可与之抗衡。孙权承父兄之业,已历三世,文武咸服,团结一心,况有长江之险,当下也不可与之争锋。虽然刘备得了荆州部分郡县,但荆州乃兵家必争之地,北有曹魏,东有东吴,易受两面夹击,一旦两面来攻,以刘备的军事实力很难确保无虞。且诸葛亮临行再三嘱咐,东和孙权,北拒曹操,可保荆州安全。但关羽没有搞懂或者本就不愿执行这个战略计划,才使得两面受敌,最后兵败被杀。二是性格决定命运。关羽性格中的缺点是致命的,刚愎自用,骄傲无度,尤其是盲目的看不起东吴,看不透孙权的阴谋。本来孙权早就对荆州有觊觎之心,从孙坚开始就有吞并荆州的野心,这一点关羽确实大意了。本来孙权开始还顾点同盟的脸面,欲与关羽结秦、晋之好,被狂傲关羽一句"虎女焉嫁犬子"的伤人无底的恶语断送了荆州的前途。三是用人不当,拒纳忠言,对南北夹攻缺少对策,导致失败。北伐开始重罚先锋,又让糜芳、傅士仁去守钱粮重地,王甫苦谏不听。守荆州老窝又非所托,虽有烽火台示警,奈襄阳至长江防区遥远,如何救得及?最想不到的是,东吴取荆州后安抚百姓,攻心战术甚效。关羽军心瓦解,怎仅得起战场上的两面攻击。关羽大意失荆州造成了刘备势力的衰弱,使诸葛亮的隆中决策失去战略意义,也为后人留下千古遗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6
大意失荆州主要讲述三国名将关羽因为自己的疏忽大意失去荆州三郡的故事。



  荆州占据天时地利,对蜀吴两方都非常重要,一直是曹操和孙权想要争夺的地方。但是镇守荆州的将领关羽勇猛异常,所以孙权和曹操一直没有得逞。后来,曹操趁关羽出兵攻打自己管辖的襄樊地区时,听取司马懿之计,暗中联合东吴夹击关羽。东吴的大将军吕蒙接到消息后,一边派人给关羽献上礼物以示友好,另一边却暗中出兵准备偷袭荆州。关羽收到礼物后,以为吕蒙对其并无威胁,于是撤出了大半的军队去围攻樊城。而吕蒙趁机扮作商队,靠着夜色骗过了荆州的守军,一举偷袭了荆州。知道荆州被吕蒙占领后,关羽非常生气,但是樊城也久攻不下,只好退守到麦城。



  关羽一时大意从而丢失荆州,这是对蜀汉政权实力的一次大削弱,也是关羽军事生涯中的一大败笔。
第2个回答  2014-04-27
都说关羽大意失荆州,你竟然不知道!荆州是三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交叉汇聚点,赤壁鏖战曹操败北,刘备借荆州后无意归还,因此东吴对此事耿耿于怀,蜀丞相诸葛亮启用关羽据守荆州,可以说刘备已经将半壁江山托负给关羽。 孙权为联合刘备抗击曹操,把自己的妹妹嫁给刘备,后欲娶关羽的女儿做子妇,本是巧妙的政治联姻,此时关羽也应以大局为重,应权衡利弊,即使不同意,也应婉言回绝。可是关羽缺乏远见卓识,不仅侮骂东吴来使,更说出“吾虎女岂配犬子!”之言。如此的做法,使得关羽与东吴的关系降至冰点。然而关羽在下属面前,又总是太骄横,“南郡太守靡芳在江陵,将军傅士仁屯公安,素皆嫌羽轻己”。外不足连接,内尚难和谐。由此,关羽的失败已经注定。在荆洲貌似稳定的气氛中,已掺杂了某种凶兆。而关羽却不自知,导致荆州被吕蒙和陆逊设计而重回东吴之手。荆州失陷给蜀造成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
第3个回答  2014-04-27
荆州是三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交叉汇聚点,赤壁鏖战曹操败北,刘备借荆州后无意归还,因此东吴对此事耿耿于怀,蜀丞相诸葛亮启用关羽据守荆州,可以说刘备已经将半壁江山托负给关羽。孙权为联合刘备抗击曹操,把自己的妹妹嫁给刘备,后欲娶关羽的女儿做子妇,本是巧妙的政治联姻,此时关羽也应以大局为重,应权衡利弊,即使不同意,也应婉言回绝。可是关羽缺乏远见卓识,不仅侮骂东吴来使,更说出“吾虎女岂配犬子!”之言。如此的做法,使得关羽与东吴的关系降至冰点。然而关羽在下属面前,又总是太骄横,“南郡太守靡芳在江陵,将军傅士仁屯公安,素皆嫌羽轻己”。外不足连接,内尚难和谐。由此,关羽的失败已经注定。在荆洲貌似稳定的气氛中,已掺杂了某种凶兆。而关羽却不自知,导致荆州被吕蒙和陆逊设计而重回东吴之手。荆州失陷给蜀造成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说得是关羽镇守荆州,奉刘备令攻打魏将曹仁,率军之初却不听司马王甫之劝轻视东吴,后被吕蒙白衣渡江袭占荆州,关羽亦被俘杀。
采纳哦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