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布置作业应注意什么

如题所述

学生拒交、拖交作业是每一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碰到的事,教师把原因归结于学生的懒惰、脑子笨、学习态度不端正是片面的。事实上学生拒交作业、拖交作业的原因很可能出在教师自身,教师布置作业不合理:难度太高、量太多、题目太单调、题型太单一,这些的都可能导致学生拒交、拖交作业以及抄袭作业。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会发现:有些教师每天布置大量的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但学生的成绩却并不理想:而有的教师每天布置作业的作业量很少,但学生的成绩却令人满意,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就在于教师所布置的作业上。笔者认为布置作业也是技巧的,应注意三个方面:
一要适度。“度”指难度。教师应根据自己上课的深度来把握作业的难度,根据学生智力的高低和掌握知识的深浅,选择一定比例的难易题目,使学生差的学生能做到一些基础知识题,掌握基础知识;使成绩好的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做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题目,深入低地学习新知识,有助于提高解题能力。教师应该知道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有差异的。因此教师不能整齐划一地要求每位学生。题目难度太高,会使成绩差的学生即使用尽全力,也做不出来,因此丧失了信心;难度太低,会使成绩好的学生感到太轻松。事实上,作业的适度问题也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不同的学生区别对待,才能发觉每位学生的潜力,是他们都能“吃饱、吃好”。
二是适量。“量“很难把握的,应根据学生所读年级的高低和所学科目的地位来具体把握,不能一概而论。“少而精”可以说是适量的最高要求。有些教师能以少量的题目取得最佳的效果,奥秘就在于此。适量对教师来说关键是选题,教师要在成百上千的题目中挑选出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题目,也并非易事。教师往往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喜欢搞“题海战术”。大量布置作业,这种方法显然是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而且使学生疲于做题产生厌烦心理,结果一抄了之或拒交作业。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学习资料泛滥,各类低质量的参考书,复习用书充斥书架,教师在选用时,要摒弃“多多益善”的想法。做到“精挑细选”,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是新颖,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题目新;二是题型要有变化。学生比较喜欢接受新事物、新变化,如果教师布置的作业没有心新意,经常是一些相同类型的题目做了又做,学生就感到缺乏新鲜感,以至产生心理饱和现象,一些成绩好的同学会有“老是这种题目,一点劲也没有”的想法,严重一些会出现拒交作业的现象。同时,经常一种题型会使学生感到厌烦。因此,教师针对这个问题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布置新颖的题目,调动、激发学生解题的兴趣;二是经常交换题型,不要一种题型做到底,各种题型的题目都要布置几个,这会使学生做题不感到单调。
四是评价合理,突出科学性家庭作业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巩固和发展。因此,检查家庭作业要善于抓住时机,如:利用语文课堂时间通过考试或抽检学生的读书笔记、周记来检查家庭作业完成的质量;还可利用课外时间,如利用每天早晨10分钟的晨会时间,检查课外阅读作业,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喜闻乐见的活动:每学期的读书汇报会,朗读比赛,“六¡一”文艺汇演,艺术节、科技节、元旦书画展等。这些,可让学生发挥特长,尽情施展才华,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了解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情况。对家庭作业的评价要因人而异,要以表扬和鼓励为主,从正面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完成家庭作业,突出科学性。通过以上措施,改变了以前布置家庭作业只重书面作业、轻口头作业,重作业数量、轻作业质量,重知识巩固、轻能力培养的现象,真正减轻了小学生的课业负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培养了学生乐于读书和勤于写作的习惯,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质,有效地实施了素质教育。
布置作业是日常教学过程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它不仅是对教师课堂效果的评价,也是对学生掌握布置作业的技巧,合理地布置作业,将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1

教师布置作业有哪些要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