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做通假?通假的形式有哪几种

如题所述

    通假指汉字中的互相通用及假借的用法

详细解释

互相借用。 明 文徵明 《企斋先生传》:"先生昆弟五人,白首同居,有无通假,死丧患难,惠恤惟勤,於伦谊至笃也。" 张元济 《<录>跋》:"书此以识吾友通假之惠,并为是书庆幸焉。"

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本字。

2.形式及例子

一、通假字与本字或音同或双声(声母相同)、或叠韵(韵母相同)。例如:

⑴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六则》)

【解析】句中"殆"与"怠"字音相同。

⑵亡何,其人亡。(《蔡勉旃坚还亡友财》)

【解析】句中第一个"亡"与"无"的声母相同。

⑶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

【解析】句中的"扳"与本字"攀"的韵母相同。

二、通假字与本字形体相似。出现通假现象时,主要存在三种情况:

1、声旁字代替形声字。例如:

⑴出门看火伴(《木兰诗》)

【解析】句中的"火"与本字"伙"的声旁相同。

2、形声字代替声旁字。例如:

⑵徐以杓酌油沥之(《卖油翁》)

【解析】句中的"杓"与本字"勺"的声旁相同。

3、声旁相同的形声字互相代替。例如:

⑶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诗》)

【解析】句中的"帖"与本字"贴"的声旁都相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6-09
通假的意思:
古人在使用文字时,不用表示这个词义的本字,而借用一个与它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这种现象叫做通假。
形式有:
1、互相借用。
2、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本字。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