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的风土人情

蒙古族的风土人情

1.

多彩的服饰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蒙古族的服饰似乎很简单,无非就是一件袍子,
一双靴子而已。
其实,
蒙古族的服饰是非常复杂而丰富多彩的。
不仅各地形制
有别,而且有年龄、婚否及盛装与常服之别。

蒙古族服饰主要包括首饰、袍子、腰带、靴子四个部分,如下:

头饰
是蒙古族首饰中最绚丽的部分。
如"顾古冠"
是元代蒙古族已婚女子流
行的高冠,
高约
1尺,
顶部为四边形,
上面包裹着五颜六色的绸缎,
缀有各种
宝石、琥珀、串珠、玉片及孔雀羽毛、野鸡尾毛等装饰物,制作精美,绚丽多
姿。

蒙古袍

春秋穿夹袍,夏季穿单袍,冬季穿皮袍、棉袍。其式样和
颜色因地因人而略有差异。
一般蒙古袍的特点是宽大袖长、
高领、
右衽,
多数
地区下端不开衩。
袍子的边沿、
袖口、
领口多以绸缎花边"
云卷
"
图案或虎、
豹、
水獭、
貂鼠等皮毛装饰。
既美观大方,
又具有良好的实用功能。
冬天防寒护膝,
夏天防蚊虫叮咬、
遮暴晒。
行可当衣,
卧可作被。
鄂尔多斯等地的蒙古人还喜
欢在袍外套穿长短不一的坎肩。

腰带
扎腰带既能防风抗寒,骑马持缰时又能保持腰肋骨的稳定垂直,
而且还是一种漂亮的装饰。
男子扎腰带时,
多把袍子向上提,
束得很短,
骑乘
方便,
又显得精悍潇洒。
腰带上还要挂上
"
三不离身
"
的蒙古刀、
火镰和烟荷包。
女子则相反,
扎腰带时要将袍子向下拉展,
以显示出娇美的身段。
鄂尔多斯等
地区扎腰带还有一定的讲究和规矩,
未婚女子扎腰带,
并在身后留出穗头,

旦出嫁,便是
"
布斯贵浑
"
(蒙古语,意为
"不扎腰带的人")
,代替腰带的是紧身的坎肩,以此来区分未婚姑娘和已婚妇女。

蒙古靴子
蒙古人爱穿靴子,
蒙古靴分分布靴、
皮靴和毡靴三种,
根据季节
选用。布靴多用厚布或帆布制成,穿起来柔软、轻便。皮靴多用牛皮制成,结
实耐用,防水抗寒性能好。其式样大体分靴尖上卷、半卷和平底不卷的三种,
分别适宜在沙漠、
干旱草原和湿润草原上行走。
毡靴用羊毛模压而成。
蒙古靴
做工精细考究,
靴帮、
靴靿上多绣制或剪贴有精美的花纹图案。
靴是蒙古族人
民在长期的劳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创造出来的,
非常适应自然环境。
骑马时能
护踝壮胆,勾踏马镫;行路时能防沙防害,减少阻力,又能防寒防蛇。

蒙古礼帽

一般用精致呢料制作,
是一种椭圆形的、
四周有一圈宽边檐
的帽子,多为黑色、棕色或灰色。帽筒前高后低,帽顶中央稍凹陷,帽筒与帽
檐相接处,缀以花纹镶边。穿蒙古袍或西服,佩带礼帽,显得文雅美观。

蒙古坎肩

蒙古民族服装的配套服饰之一,是蒙古长袍的一种外套。蒙古
坎肩始于元代。蒙古妇女穿坎肩,一般不扎腰带。坎肩无领无袖,前面无衽,
后身较长,正胸横列两排纽扣或缀以带子,四周镶边,对襟上绣花。

蒙古包

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子。建造和搬迁都很方便,适于牧业生
产和游牧生活。
蒙古包古代称作穹庐、
"
毡包
"

"
毡帐
"


《黑鞑事略》
记载:
"
穹隆有二样:
燕京之制,
用柳木为骨,
正如南方罘罳,
可以卷舒,
面前开门,
上如伞骨,顶开一窍,谓之天窗,皆以毡为衣,马上可载。草地之制,以柳
木组定成硬圈,径用毡挞定,不可卷舒,车上载行。
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
小,
但其基本构造都是一样的,
由网状编壁
"
哈那
"

条木楞子
"
乌尼
"

圆形天
窗和门等构成,外面蒙上毡子,再用鬃毛绳子勒紧即可。蒙古包规格的大小,
是由每顶包所用编壁(一般高一米五六,长
2米多)的数量来决定的,如4
扇、6
扇、8
扇、
10
扇、
12
扇、
18
扇、
24扇等等。普通牧民一般多住
6至8扇编壁的。

蒙古包的门一般朝向东南方向。
蒙古包看起来外形很小,
但包内使用面积
却很大。
而且室内空气流通
(除天窗外,
编壁墙底部还有一层围毡,
夏天可掀
开通风,冬天放下保暖)
,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

现在游牧生活逐渐被定居所代替,
草原上富裕起来的牧民建起砖瓦房,
蒙古包越来越少了。
为纪念和显示蒙古包的民族特色,
现在内蒙古的好多城镇用
水泥和砖建造蒙古包用做开饭店或酒店。

2.

禁忌礼节

火忌

蒙古族崇拜火,
认为火神或灶神是驱妖辟邪的圣洁物,
所以人们进
入蒙古包后,
禁忌在火炉上烤脚,
更不许在火炉旁烤湿靴子和鞋子,
不得跨越
炉灶或脚蹬炉灶,不得在炉灶上磕烟袋、摔东西、扔脏物。不能用刀子挑火、
将刀子插入火中,或用刀子从锅中取肉。

忌蹬门槛

是蒙古族禁忌之一。
到牧民家做客,
出入蒙古包时,
绝不许踩
蹬门槛。
农区、
半农半牧区的蒙古族也有此禁忌。
在古代,
如果有人误踏蒙古
可汗宫帐的门槛,即被处死。这种禁忌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水忌

也是蒙古族禁忌之一。
蒙古人认为水是纯洁的神灵。
忌讳在河流中
洗脏衣服或向河流中扔脏物。
这由于草原干旱缺水,
牧民逐水草放牧,
无水则
无法生存。所以牧民习惯节约用水,注意保持水的清洁,并视水为生命之源。

白节,
蒙古语称查干萨日(白月、正月)
,意为新年、春节。古代蒙古人
以白色为纯洁、
吉祥之色,
故称春节为白节。
白节在正月初一。
过白节是从古
代沿袭下来的习俗。
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时,
就非常重视过白节。
腊月三十晚上,
全家即穿上节日盛装,
欢聚一堂,
拜贺新年,
彻夜不眠。
通常全家老少先烧香
拜佛,然后晚辈向长辈献哈达或磕头、敬酒、礼拜。初一清晨,家族亲友开始
互相拜年,到正月十五或月底才结束。

祭火,
是蒙古族最古老的祭祀活动之一。
也就是祭火神、
祭灶神。
普通农
牧民的祭火一般都在农历腊月二十三;
贵族和台吉则在腊月二十四。
有个别的
地方秋季祭火,在婚礼上还要祭火。

蒙古族传统节日

1.

马奶节

蒙古族传统节日。
以赞颂骏马和喝马奶酒为主要内容,
故名。
主要流行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和鄂尔多斯牧区。
通常在农历八月下旬举行,
日期不固定,为期一两天。为欢庆丰收,彼此祝福,除准备足够的马奶酒外,还以全
羊席等款待宾客,
并举行赛马、
请民间歌手演唱祝词、
向老蒙医献礼和乌兰牧
骑文艺演出或放电影等活动。据传,那达慕盛会即源于此。

蒙古族习俗谈

蒙古族自称“蒙古”

“蒙古”这一名称较早记载于《旧唐书》和《契丹国
志》
,其意为“永恒之火”
。别称:
“马背民族”


蒙古族历史悠久,
13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落,建
立了统一的蒙古贵族政权。
1219年西征,版图扩大到中亚地区和南俄。
1271年,改蒙古国号为元。
1279年,灭南宋,统一全中国。
1368年元朝灭亡。

1947年5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内蒙古自治区,成为中国
建立最早的一个自治区。

蒙古族群众崇尚礼仪,讲究礼貌,热情好客,待人诚恳。
当有来客
拜访时,首先为其看狗,微躬身施礼,互相问好,再引入蒙古包。来客一般由
女主人接待,倒茶、上奶食,炒米,炸果子,递烟。遇有就餐时间,主人要热
蒙古族风俗习惯

情劝留客人,客人越随便自在,主人就高兴满意。

献哈达
是蒙古族迎送、
馈赠、
交际、
奖赏,
定亲时使用的重要礼品之
一,表示敬意和祝贺。哈达一般用丝织品制成,长度在
1.2-1.5m
之间,颜色
有白、银灰、浅兰、黄、红等,所献哈达的长度、质地、色泽要依据接受者的
身份和与自己的关系而定,每种颜色代表一种礼俗。

敬酒
是蒙古族群众招待宾客礼节的主要一环。
酒具一般为银碗或银
盅。敬酒时,男主人必须头戴帽子,衣着整齐,斟好酒后,双手托起哈达捧银
碗、唱敬酒歌,以辈数或年龄大小依次敬酒。

旧时,
等级制度非常严格。
一般诺颜去贝勒家时,
先把骑马拴好,
经贝勒
允许后,方能进家拜见。贝勒去部下家时,待部下或家人出迎后才进屋。

过去,
官方往来,
则以本地土特产品或地方风味物品做见面礼和回赠
礼。
平常人家往来,
一方如给一方赠送哈达或点心糖果等物,
接受方还其盛具
时,必须盛放些物品,绝不能空空返回。

牧区牧民的主食还有蒙古包子(纯羊肉馅)
、酸奶面条、奶油卷儿配
羊肉汤等。

奶食分奶食品和奶饮品两种。
奶食品有奶油
(黄油)

白油、
奶皮子、
奶豆腐、奶酪等。牧民一般喜欢在白油内参入“树木勒”
(奶蛋子)灌进羊肚
内存放。是冬季喝茶泡炒米的理想佐料。

奶饮品有奶茶、酸奶子、其格(发酵马奶)和奶酒。

奶茶是砖茶、盐、鲜奶相兑而成。

草原是歌的海洋,歌的故乡,生活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的蒙古族
人民和汉、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兄弟民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和智慧共同创造了物质文明,同时又创造了深厚的音乐文
化传统。无论是在辽阔广袤的草原,浩瀚无垠的大漠,还是在富饶的农区乡
间,到处都飘扬着优美动听的音乐之声。这些丰富多采的音乐成了人们生活
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一直伴随着勤劳勇敢的蒙古族和其他兄弟民族建设
自己的家园,创造美好的新生活。

“那达慕”在蒙古族语中是“娱乐”或“游戏”的意思。是内蒙古地
区蒙古族传统的群众性集会,多在夏、秋季节祭敖包时举行,一般一年一次大会。主要内容有摔跤、赛马、射箭、歌舞以及贸易活动。规模大小不一,
是时正是草原上气候怡人、绿草如茵、百花盛开、牛羊肥壮的黄金季节,节
日期间,牧民们身穿节日新衣,乘马驱车,从四面八方汇聚一处。一时草原
上五彩旗帜如霞云飘扬,蒙古包如点点珍珠,一片节日气氛。近年增加了马
上射击、文艺体育表演、图片展览、电影放映、文教卫生宣传,以及庆丰收、
交流生产经验、选举模范和进行物资交流等新的活动内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